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383789477
  • 上传时间:2023-0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9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学问点整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人物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 “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首领,散文与欧阳修齐名; 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概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全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格外奇特〕,我快活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闲逛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清亮,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穿插的藻、荇哪一夜没有 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重点注释】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 至:到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但:只是;闲人:闲适的人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交横:穿插,纵横 盖:原来是5、月色入户 户:窗户6、欣然起行欣然:快活地【重点句子翻译】1、念无与为乐者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相与步于中庭译文:一起在院里闲逛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闲适的人常考点】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月光〔月色〕2、描写月夜庭中风光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全文分三层:答: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闲逛的时间,缘由其次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受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5、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乐观的情怀6、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能表达友情的句子①遂至承天 ②相与步于中庭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①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关系亲切 ③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一样7、作者称自己是“闲人”,有什么深意?答:“闲人”可指闲来无事可做的人,依此解可看出苏轼被贬后失意落寞之情;“闲人”又可指有闲情逸致的人,自此我们又可看出苏轼不以被贬为意,照旧有乐观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

      8、“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答:表达了苏轼乐观旷达的阔大胸襟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闲逛的闲适--种种微妙简单的感情尽在其中10、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答: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整体把握】《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 字,却制造了一个清幽安静的艺术境地,传达了作者简单微妙的心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寒意森森,正“解衣欲睡” 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 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显得跌宕起伏作者或许在想:到底与谁一起赏月,才不致 辜负如此良夜?在这贬居的孤独中,谁又能与我共同赏月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是作者“念”的结果,下笔格外轻淡,实则意味深长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月光下的闲逛,该是如何一种心情!“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亮透亮,“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亮、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奇特境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闲逛的闲适──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浅薄,精巧传神本文由 索罗学院整理其次篇:记承天寺夜游学问点记承天寺夜游 一、 重点字解释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欲:想要户:门欣然:快活的样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考虑,想到与:和为乐:游乐遂:于是,就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步:闲逛于:在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形容水的清亮交横:穿插纵横盖:或许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耳:罢了二、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要睡觉时,月光照进门来,我开心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查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闲逛庭院中的月 光就像一泓积水那样清亮透亮,水中藻、荇穿插纵横,或许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 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三、 品读赏识,把握情感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无聊,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由于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比方,把月色比作积水,正面描写,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比方,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交横的藻荇,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生动写出月光的皎洁皎洁、空明、清丽、淡雅3、 揣摩以下句子,分析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有点圆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有点感动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心有灵犀的喜悦“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沉着闲适4、“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简单情感? “有职无权”,闲适之人,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嘲;不汲汲于名利,能够寄情山水,有心赏识自然美景的人,旷达乐观的人 是一种欣喜; 失落孤独的人自己本当为国家奉献,而现在却无用武之地,沦落至此,有一种失落赏月的欣喜,贬官的悲凉、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第三篇: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东营区一中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课型:授 时间:2023.11.16 执笔:周光学 八年级备课组 学习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的韵味背诵课文,,。

      2.积存:把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意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别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 3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写在下面2. 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字音、读出停顿☆正音: 藻〔 〕 荇〔 〕怀民亦未寝〔 〕遂〔〕☆划分节奏: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 请比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把不清楚的词语、不理解的句子写在下面☆结合语境解释以下加粗的词语: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闲人耳☆翻译以下句子①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我的困惑:4. 在现实生活中,“得”与“失”相依相成,“得”中有“失”失”中也 有“得”请你写 出自己曾有过的一次类似的经受并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启发二.学习·研讨 1. 沟通预习状况2. 初读文章,感知内容,理解文意。

      ①有味地朗读课文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3. 问题探究:①作者笔下的月色有何特点?作者用妙笔绘美景,你认为用笔的奇异之处表达在哪里?②有人认为:作者叙事,写景,抒情都扣住一个“闲”字,对此,你怎么看?试说说你的理由三.稳固·拓展 1.积存:背诵课文 2.拓展:写一句阅读小结〔启发或收获〕:承受“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的形式3.赏识:阅读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期,千里共蝉娟助读资料: 资料一:2023 年法国《世界报》这样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 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会江山风月 ,写下很多传世杰作”确实 , 苏轼 21 岁中进士 ,13 岁以前绝大局部时间过着书房生活。

      他从青少年起便抱有济世之志,可是仕途坎坷,随着北宋的政治风浪,几上几下 ,43 岁(元丰二年) 因作诗挖苦王安石的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任职上苏轼备受监视,近乎流放这期间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闲暇时尽情山 水,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不朽篇章 资料二: 张怀民:1083 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德清超群逸的人 材料三: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获释出狱后,被贬到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城东买坡地耕种养家,本文即写于此时第四篇:《记承天寺夜游》学问点总结《记承天寺夜游》学问点总结一、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闲逛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亮透亮,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穿插的藻和荇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二、构造形式: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1、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谈论2、构造层次:第一层:〔1-3 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闲逛〔表达方式是表达,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其次层:〔4 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层:〔最终 3 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预测试卷三.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模拟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模拟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一.docx 2023年通信工程师《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无线)》试题真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试题精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五.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模拟试卷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