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区域地理复习教案8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
13页学案学案 8 8 中国地理分区中国地理分区[目标定位] 1.了解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2.了解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的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中国地理分区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①________面积广大,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以②________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气候以③________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④__________________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分条件好植被⑤________________为主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土壤东北多沼泽土、⑦______;华北平原盐碱地多⑧______、紫色土、砖红壤资源森林、石油、煤炭、铁矿、海盐等资源丰富;⑨________资源不足⑩____________、水、水能等资源丰富,常规能源缺乏农业华北地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以⑪________为主;东北地区一年一熟,以春小麦、玉米为主一年两熟到三熟,以⑫______为主工业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以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居民生活以面食为主;建筑防寒、保暖;⑬______、⑭______运输;喜爱溜冰以大米为主;建筑通风、散热;⑮______发达;喜爱游泳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西北地区:以⑯______为主的自然特征,由东向西呈现⑰______、⑱__________、⑲______的景观变化,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为特色农业。
2)青藏地区:⑳______为主的自然特征,高原牧场为主的畜牧业,______________○21谷地、______谷地的河谷农业发达○223.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北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省级区域 香港和澳门:香港由 岛、九龙和新界及附近岛屿组成;澳门的重要经○23济支柱是 ○24台湾省: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新建维吾尔自治区:高山、荒漠和绿洲是其自然特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 ○25农业,并且有储量丰富的油气田(2)省内区域 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前沿,形成了外向型经济,城镇化速度快,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交错分布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黄土高原: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3)跨省区域 长江沿江地带: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 ”型经济格局○26【问题思考】1.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是什么?2.同处内陆为什么塔里木盆地为干旱地区而准噶尔盆地为半干旱地区?3.青藏地区气候高寒而青稞、小麦单产高的原因是什么?4.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什么?探究点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差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北方景观示意图材料二 2008 年 2 月初我国全国降水量预报图材料三 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提供的最新数据,2008 年 1 月 10 日至 2 月初,已有湖北等 9 个省份降水量超过 20 年一遇,其中四川超过 50 年一遇,陕西超过 70 年一遇,而甘肃、青海则超过了百年一遇从降雪持续时间来看,1 月 10 日至 2 月初,已有江西、湖南等 11 个省份降雪日数超过 20 年一遇,其中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山西等 5 省超过了百年一遇,安徽省降雪则是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1)材料一中甲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地区的景观,乙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地区的景观2)结合材料一信息,完成下表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河流结冰情况降水耕地类型(3)根据材料二和三中的信息可知,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8 年 1 月中旬至 2 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雨雪天气,对该区域的________作物和________作物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反思归纳】在复习南方和北方地区时,建议注重以下三点:(1)图为先导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提供的各种__________,将各种地理事物在图上一一落实,通过对地图的填、绘、读、析,达到全面掌握对区域图的正确识别、辨认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因此,要从整体图—区域图—局部图的方法入手,步步细化,最后达到熟练运用2)列表比较将南方、北方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列表比较,是复习的有效方法之一3)综合分析南北方自然地理上的差异,造成了南、北方不同的自然、人文特征,只有用联系的、综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理解各种地理事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如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等一、选择题(2011·济南质检)下图是“我国西部部分省区略图” ,读图,回答 1~2 题1.关于图中几个省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是 b 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f 省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桑蚕基地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2.关于 a、b 两省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a 省区南部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产量高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C.河流①位于亚欧板块的内部,下游流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D.平均海拔高,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成为该区发展陆路交通的自然障碍下表为“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草原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三地检测的表层土壤的分析数据” 。
读表,完成 3~4 题pH 值有机质含量SiO2含量Al2O3含量Fe2O3含量CaO含量MgO含量甲4.112.4%62.39%16.02%4.84%2.44%1.18%乙6.98.8%68.58%2.06%13.13%9.87%1.67%丙8.81.29%65.05%3.63%11.06%14.96%1.96%3.由数据可以推断,三地按从东到西排列的顺序最有可能的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C.丙、乙、甲 D.甲、丙、乙4.土壤表层的 CaO 含量不断变化,这说明从甲→乙→丙( )A.降水不断增多,物质淀积层中的 CaO 含量增多B.降水不断减少,土壤淋溶增强,CaO 含量增多C.降水不断增多,土壤淋溶增强,CaO 含量增多D.降水不断减少,土壤淋溶减弱,CaO 含量增多(2011·辽宁八校联考)读某地资料,回答 5~6 题经纬度31°N,104°E 附近海拔(m)505七月平均气温(℃)25.8一月平均气温(℃)5.6年降水量(mm)9765.该地所在地形区( )A.地貌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B.居住景观是“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C.没有 100 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D.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6.该地与(31°N,120°E)地区相比,一月均温较高,原因是( )A.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B.海拔低,气温高C.北部山脉的屏障作用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2011·长沙调研)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
结合图文信息,回答7~8 题香港填海造陆分布示意图7.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C.滩阔岸直 D.河多沙厚8.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 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2010·安徽马鞍山质检)下图为“2008 年年底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面积、人口、GDP 值百分比统计资料图”(注:不含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 9~10题9.按人口从多到少排列,四地区依次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10.我国四地区中 GDP 总值最高的是(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综合题11.(2011·嘉兴测试)读“我国某区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主要地形区的突出地貌特点及形成的直接原因2)指出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3)甲附近河流上有我国一重要水利枢纽,选址修建时,设计者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必要资料?(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乙地区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表:利用方式燃料饲料肥料工艺编制自然腐烂其他百分比(%)501339205请分析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12.(2010·江苏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 1 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 2 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 4 500 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后反思】考点题号错因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答案课前准备区,①平原 ②山地、丘陵 ③温带季风 ④亚热带和热带季风 ⑤温带落叶阔叶林 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⑦黑土,⑧红壤 ⑨水 ⑩有色金属 ⑪冬小麦 ⑫水稻 ⑬铁路 ⑭公路 ⑮水运 ⑯干旱 ⑰草原 ⑱荒漠草原 ⑲荒漠 ⑳高寒 雅鲁藏布江 湟水 ○21○22香港 旅游业 绿洲,H,○23○24○25○26问题思考,1.(1)春季气候干旱、蒸发旺盛;(2)土壤疏松、土壤水分容易蒸发;(3)地下水位高,水容易从孔隙中蒸发,使盐分在土壤表层积聚;(4)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水位升高2.塔里木盆地处在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四周高山海拔为 4 000 米~6 000 米,不利于水汽的进入,降水稀少,形成干旱地区,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准噶尔盆地西北方有许多隘口,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能进入盆地,带来一定的降水,形成半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