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非语言交际行为与外语教学探析.doc
5页教师非语言交际行为与外语教学探析摘要:作为一种交际手段,非语言交际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 用非常重要它既能与语言交际所传递的信息相互补充,又能促进教师成 功地进行课堂师生间的互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课堂教学 效果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行为外语教学作用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 和非语言交际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二者的结 合,而非语言交际在人类的整个交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Samovar (1981: 155)肯定地表达: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往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非语言行为传递的 Miller (1984: 4-6)认为“信息只有7%靠语言传递,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多达93%”,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在语言学快速发展的今天,非语言交际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 视的冇效的非语言交际能促进教师成功地进行课堂中师牛间的互动,缓 解学生的厌烦情绪,缩短教师的说话时间,强化课堂教学效果1.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和外语课堂教学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涉及很多知识领域,关于它的概念的界定也有很多。
Malandro等人(1989: 5)把非语言交际简单定义为“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而Miller (1984: 17)则具体地定义为“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或行动 由发出者冇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冇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 并有可能作出反馈”Samovar (1981: 156)的定义是:“非语言交际指的 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 那些因索这些因索既可以人为地生成,又可由环境造成但现在人们 普遍所接受的一种说法是:非语言交际指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 和环境所产牛的,对信息发出和接受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或意义的刺激, 它包括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身势、语音语调、沉默、空间领地, 等等课堂是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高密度信息交流的场所在英语教 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十分频繁地使用语言或非语言交际手段,交流大量 的信息是实现课堂目标的重要过程(Miller, 1984: 57)虽然语言交际 和非语言交际都是信息传递的手段,并各有其特点,但一般来说,语言 交际比较深刻、精确和明晰,理解判断比较容易,但不够自然,有时容易 作假;而非语言交际则比较自然、亲切、丰富和细微,更能反映表达者的 内心世界。
PatrickW. Miller在他的《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984: 77) 一书中提出,教师授课时的信息88%由非 语言交际传递,只有12%是由语言交际传递的这足以证明非语言交际在 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社会语言和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教学更看重语言的功能意义和社会交往意义,知识的传授过 程是教师与学生语言和非言语交流、反馈的有效结合过程以往人们对教 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即口头表达)、板 书、课堂组织等,并把它们视为教师的基本功,过多地注重语言表达而忽 略非语言渠道传播的大量信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并把它视为是可有 可无的事实上作为一种交际手段,非语言交际比较微妙、含蓄、自然、 亲切,它不但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表达细腻的感情,弥补语言交际的不 足,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而且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技能,重塑教师的行为, 冇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2. 非语言交际行为在教学中的作用(1) 传递信息非语言交际行为能够改变、扩展、否定或增进语言 交际信息,增添一些附加信息量,与语言交际所传递的信息相互补充、相 得益彰,并且由非语言交际手段表达的信息,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非 语言交际手段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人留下更深刻 的印象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不是代替语言交际行为,而是伴随教学内 容的表达同时出现,是对语言交际信息的重要补充因此,这一作用使得 非语言交际手段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2) 交流感情由于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表情性,使得它在教学过程 中在培养学生意向和实现师生感情交流方面,具冇不可代替的作用学生 的全面发展与其非智力因素有显著关系教师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可以非常 直观地表现教师的情感、意志和个性,直接影响到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 成长假如教师把上课看成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与 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然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与接纳,那么课堂教学也得不 到学生的接受与配合,知识的传授效果就有可能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 善于运用非语言交际这一沟通技巧进行感情的熏陶,使教学过程充满人情 味,即建立一种和谐的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3)调节气氛非语言交际手段在教学中可以有很强的调节和控制 作用一方血,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非语言交际手段所反馈的信息,及 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们是否在认真听讲、能否理解等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非语言交际手段,调节和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通过突然停止讲课、盯着某位同学或某一方向,提醒交 头接耳的学生,这样可以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总Z,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具有语言交际所不可替代的教学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语言交际而忽视非语言交际系统,只能是一种 不完美的教学,或者是不成功的教学非语言交际行为是后天习得的结果, 应当成为重槊教师行为规范和优化教学效果的一个冇机组成部分教师要 在人与人交流中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不仅要扎实的语言专 业知识,先进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充分地认识到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中 的作用,从而在自己的教学中能够合理利用这一手段,强化自己的非语言 交际能力和対课堂的学控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强化教学效果的目 的参考文献:[ljMalandro& Barker・NonvetbalCommunication, 2nd[M]. New York: NewberyAward Records, 1989.[2]Miller , Patrick. NonverbalCommunication[M]• Washington : NationalEducation Association, 1984.[3] Samovar , L.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 Califor-nia: Wadsworth, 1981・[4] 陈宝文•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语用功能及外语教学[J]•外 语与外语教学,2008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