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册重点句子翻译综述.ppt
30页重点句子翻译 《劝学》 •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其曲中规 •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 曲把它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 规画的圆圈 2、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用 火烤使它成为这样的 3、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直了,金属刀具拿 到磨刀石上磨过就变锋利君子广泛地学 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 行为没有过失了 4、假舆假舆马者,非马者,非利利足也,足也,而致 而致千里;假舟千里;假舟楫楫 者,非能者,非能水水也,也,而绝而绝江河 5 5、、君子生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物也 6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上食埃土,下下 饮黄泉,用心一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向上可以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地下 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走得快,但是能到达 千里之外;借助船和桨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 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与常人并无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 物啊 《师说》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 存也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 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是靠他来 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的时间本来 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3、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 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 联系文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 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5、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 ,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 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 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 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 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9、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1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6、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 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 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7、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可羞,以官职高 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8、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 与之同列,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 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那么里面一定 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 10、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 师不一定胜过学生,懂得道理有早 有晚,学问和技艺各有专长,如此 罢了 • 11、我赞许他能够遵循古人从师学 习的风尚,于是写这篇《师说》来 赠送他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在未来的 岁月中可以补救 2、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 追求什么呢? 3、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4、穿在水上轻轻飘荡着前进,微风吹拂着衣裳 5、云气自然而然的冒出山头,倦飞的小鸟也知道 飞回巢中。
展开联想与想象,将句子改写成 散文片段(不少于60字) •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 楚也 2、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 寡人之过也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 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lǐ)之往来, 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封,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 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 仁;失其所与,不知(zh);以乱易整, 不武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 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 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有位吹洞箫的客人,随着歌声吹箫伴奏 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思慕,像抽泣,像 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线延 绵不断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舞动,使孤 独小船上的寡妇哭泣起来 • 2、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 • 3、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 ,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 以共同享受的。
1、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 所并 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 能抗此难乎? 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 之,曰:“必蹶上将军” 4.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 形成矣 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6、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 7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8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 9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 震失色 • 10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 11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 失州郡也 • 12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 1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吾计决矣! 1.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 所并但是您)却打算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 庸的人,又处在偏远的郡县,很快将被人吞并, 这样的人难道可以托身吗? 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 能抗此难乎? 除了刘豫州没有人可以抵挡曹操 ,可是刘豫州刚打了败仗,怎么能够经受住这样 的灾难呢? 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荆州之民附 操者,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这就是 常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 能穿透鲁地的薄绢”啊,所以兵法忌讳这种情况 ,说:“一定会使主帅受挫” • 4.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 之形成矣曹操的军队被打败了,一定撤回北方 ;像这样,则荆州和吴国的势力就会增强,三国 分离的形式就形成了 • 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况且将军可 以用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 6、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这几点(都是)用兵的顾忌啊,可是曹操都不加考 虑的去做 7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霎时间, 浓烟烈焰布满天空,被烧死淹死的人马很多 8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瘦弱的 士兵被人马践踏,陷在烂泥里,死的很多 9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将要同将军在东吴会战孙权把(曹操的信) 给下面大臣看,没有一个不像被响雷震呆了似的 ,面无人色 10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曹操虽然自封是 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 11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 也我可以)坐着牛车,带着吏卒,同士大夫 们交往,逐步升官,仍然少不了当个州郡的长官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 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 出,火且尽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 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5、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 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 取之也 •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再迁为太史令 • 4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 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5.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 之有也 •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 永元年间,(张衡)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 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 •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征召他, 他也不去应召 •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 太史令 • 汉安帝向来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让“公 车”特地指名征召,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 职后,担任太史令。
•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 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这种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成的,直 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 隆起,形状像酒樽,(外面)用篆书文字 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 • 5.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 有也 • 用实际情况来验证它,完全符合,灵验如 神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 种仪器) 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 志不在小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 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曰:“毋(w)从俱死也!” 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 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shu)我 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4.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 急,故幸来告良 5.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 ,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 出入与非常也 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 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 见将军于此。
7.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 至此?” 8.范增数(shu)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 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9.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 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 皆且为所虏! 10.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 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 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天下皆叛之 1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14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 未有以应. 1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 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6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7沛公不胜杯杓(sho),不能辞 18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 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19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 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