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大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精心整理.doc
11页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朗读全文形成性作业1答案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6次政府机构改革,请你查阅资料,把6次政府机构改革地情况进行简单归纳,总字数不少于1800字. 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82年.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地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地5.1万人减为3万人.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实行了干部年轻化.其成功点不仅在于精兵简政.这次改革地深远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二是根据邓小平提出地“四化”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批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 第二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88年.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机构人员编制比原来地实际人数减少19.2%,并首次提出政府职能转变地任务.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地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我国改革地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尽管由于后来复杂地原因,原定于1989年开展地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但其历史性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地关键”.直到现在,仍然是改革面临地重要任务.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转变了政府职能. 第三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93年.改革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地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地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这次改革提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地行政管理体制目标,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行政管理职能转向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这次政府机构改革适应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需要.如果说过去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到1992年终于“摸”到了这块“石头”,即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强调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98年.国务院不再保留地有15个部委,新组建4个部委,更名地有3个部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地40个减少到29个.这是力度最大地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主要任务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到29个,部门内设机构精简了1/4,移交给企业、地方、社会中介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地职能达200多项,人员编制减少了一半.与此同时,新组建了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4个部委.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消除了政企不分地组织基础.这次改革精简力度很大,一个突出特点是,行政管理从具体地工业经济管理中淡出.除了国防科技工业和信息产业两个管理部门外,这次改革将其他直接管理工业地10个部委都撤消了.同时,在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机构,提出公务人员要减一半,国务院当时3.4万人减了1.7万人. 第五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2003年.这次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地大背景之下进行地.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由28个部门组成.这次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提出政府职能应集中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改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商务部,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国家经贸委下属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目标.这次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地大背景下进行地.改革目标很明确,即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地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这次改革重大地历史进步,在于抓住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地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2008年3月.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这次国务院改革涉及调整变动地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具体内容包括: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更加完善地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能源管理机构.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建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明确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地责任.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改革地重要组成部分.党地十七届二中全会强调,到2020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国务院这轮机构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上地继续和深化,体现了积极稳妥地指导思想. 形成性作业2答案一、 名词解释 1、 功利组织: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地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地主要手段. 2、 棱柱模式理论:所谓“棱柱子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地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地影响. 3、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指地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地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地自然和社会因素. 4、 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地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地方式发挥其作用地. 二、 单项选择题 1—5:A、D、A、A、B;6—10:D、A、A、C、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BCD;4、ABC;5、BCD 四、简答题 1、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地主要职权有哪些? 答:主要职权有:(1)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2)负责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管中适用于特别行政区地其他法律;(3)签署立法通过地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地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政府备案;(4)决定政府政策,发布行政命令;(5)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各司司长、各局局长、各处处长等主要官员;(6)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8)执行中央政府就基本法规定地有关事务发出地指令;(9)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地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10)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账政收入或支出动议;(11)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考虑,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地人员是否向立法会作证或提供证据;(12)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地刑罚;(13)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2、简述双因素理论对我们地启示. 答:双因素理论对我们地启示是:更多考虑人地社会性、情感性、心理性需要,充分重视人地成就欲和事业心在调动工作积极性中地作用.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地改善和文化素质地普遍提高,这点将越来越重要,要尽可能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地转化所导致地激励成本上升和激励手段减少. 五、论述题 1、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地优缺点. 答:集权式组织结构地优点在于:(1)政令统一,不会出现乱出多门,分岐互异地现象;(2)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实现管理效能;(3)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彻执行. 集权式组织结构地缺点在于:(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工切秉承上级地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地工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新精神;(3)上下控制严密,容易形成公文件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地流弊;(4)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制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异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压制民主地弊端,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放无能,分崩破碎,分裂割据等问题. 2、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地法制化? 答:所谓决策法制化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地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组织、决策地民主权利,并组织领导者地决策权力受到法律和人民群众地有效监督.决策法制化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战略方针地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地保证:1)理顺决策关系,完善决策规则;2)决策程序法制化;3、)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地作用. 形成性作业3答案以组织结构地方式为标准对信息沟通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与平行沟通三种方式. 一、请你分别详细分析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地优缺点. (书上P191) 一、请你分别详细分析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地优缺点. (1)下行沟通:指自上而下地信息传递和沟通. 优点: ①领导把组织地路线、方针、政策及意图传递给下属,从而给下属指明工作地目标,明确其职责和权力; ②领导可以把工作中存在地问题与要求传达给下属,与下属协商解决,可以增强下属地归属感; ③下行沟通可以协调组织中各层次地活动,增进各层次、各职能部门之间地联系和了解. 缺点: ①由于信息是逐级传递地,所以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信息地搁置、误解、歪曲,从而影响沟通地效果; ②长期使用下行沟通,易形成一种“权力气氛”,影响士气; ③长期使用下行沟通,会养成下级依赖上级,一切听从上级裁决地权威性人格,从而使下级缺乏工作地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上行沟通:指组织中地成员、群体通过一定地渠道与决策层进行地信息交流,如下级向上级定期或不定期地汇报工作,进行情况或问题地反映,征求意见等. 优点: ①下级和组织成员将自己地看法、意见向上级和领导反映,能够获得一定地满足感,能够增强下级地参与感; ②上级和领导可以通过上行沟通了解下级和组织成员地状况、存在地问题等,作出符合实际情况地决策. 缺点: ①在上行沟通地过程中,下级因地位、职务地不同有一定地心理距离和障碍; ②下级往往害怕领导打击报复、“穿小鞋”,致使下级不愿反映真实情况; 从我国地具体情况来看,上行沟通还有以下缺点: ③管理层次过多,下级地意见不能及时反映到上面; ④上行沟通地渠道不畅通,人民群众缺乏下情上达地机会与途径; ⑤领导作风不民主,存在压制下级意见、打击报复、官僚主义等恶习,致使人民群众敢怒而不敢言; ⑥下级和下属地权威性人格使其缺乏参与感. (3)平行沟通: 又称横向沟通.是指在组织系统中处于相同层次地人、群体、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地信息传递和交流. 优点: ①办事程序和手续简便,节省工序和时间,办事效率高; ②可以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地相互了解和协调,消除相互之间地冲突、扯皮,增进团结; ③可以增进组织之间和组织成员之间地合作和协助,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克服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地弊病. 缺点: 从我国地具体情况来看,政府行政组织体制中地条块分割、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