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引导中小学生合理消费.doc
3页如何引导中小学生合理消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在高消费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这一美德在先今社会真是少之又少消费已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而学校对此的教育却是苍白无力和滞后的,老师们对这方面的意识很薄弱,如今小学生乱消费、高消费的现象已处处存在,我们只有认真开展有关消费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把消费教育纳入学校基础教育,对于丰富素质教育理论体系,促进社会消费行为健康化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小学生由于消费知识薄弱、消费观念尚未成熟,很容易一些不良消费观念误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溺爱消费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许多父母把爱就倾注在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吃什么,买什么长期的爱使孩子们形成了自我的性格他们在消费的时候很少顾及为其辛勤操劳的父母,有的孩子甚至不知孔融为何让梨,因为从来就没有类似的体验试想这样的孩子怎能谈及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呢?二、攀比消费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已成为许多中小学生追求的目标上百元的衣服和鞋已极为普遍;出入卡拉0K厅、电子游艺厅、台球厅的也不足为奇;甚至车接车送、披金戴银的也不乏其人也随处可见。
同学们之间还要互相攀比,看看谁的消费力高,谁身上的名牌多尽管有的学生因家庭条件所限,消费档次稍低一些,但其消费总额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也普遍偏高比如,我班一些女生穿裙子要比谁穿得漂亮,自己的不漂亮哭着闹着还要爸爸妈妈买这种情况,家长给我反映了好几次三、反复消费七八成新的书包、文具说扔就扔,只有新的才好孩子们的道理是,虽然还能用,同学都换了流行的,我不换就太老土了才买的铅笔用过几次,削短了就扔,经常有同学告诉我又在垃圾桶里看到了铅笔,橡皮每每看到这些情况我都深感着急这些反复消费都意味着浪费,孩子们对于节约用钱,节约用料没有一点意识都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愿意看到的四、诱惑消费中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抗拒游戏诱惑能力较弱隐藏在居民楼等地的含有赌博、淫秽内容网吧,令一部分学生迷恋不归我还发现有的孩子为了打游戏,在家里偷爸爸妈妈的钱,把大把的金钱和精力都用在游戏,网络上,令很多家长痛心饮料、零食、玩具等小商品的促销,总是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促销一是分散了学生精力,二是滋长急功近利思想,三是诱发赌博心理让学生饶开促销的干扰,家庭教育不可少,商家思路调整更重要电视上食品广告的泛滥,大大影响了中小学生的饮食结构,广告食品是中小学生难以抵抗的诱惑。
不是广告品牌的食品不吃,不是广告流行的饮料不喝,这在中小学生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五、成人化消费有一次,我发现我们班的一个女生戴了一对亮晶晶的耳环,一问才知道,她看到她妈妈戴起很漂亮,于是用自己的零用钱买的如今在商场化妆品专柜经常可以看到中小学生流连忘返,护肤品也上了学生的梳妆台连男孩子也开始配戴项链、戒指等饰物纯真、自然,永远是孩子独有的美,金银饰物对天真烂漫的学生来说有些多余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些不良的消费习惯,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宣传的错误导向占第一位由于缺乏正确的消费指导,加上影视、书刊、新闻、广播等媒体对酒类、化妆品、儿童食品过量过份地宣传渲染,使原本自制能力差、模仿力强的中小学生“跟着广告走”,步入消费误区二是家长的不良生活方式对子女产生严重影响和误导,一些家长整天泡酒场,跑舞厅,搓麻将,沉醉于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之中,这种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对子女影响极深,危害极大三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长对子女过分娇惯溺爱,缺乏严格的管理教育,人为产生了一批“小皇帝、小公主、小千金、小懒虫和小寄生虫”四是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消费教育很少有人过问。
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再也不能对中小学生的消费问题熟视无睹了我觉得对小学生的消费进行引导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一、学校要正确引导小学生消费学校在引导小学生消费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会他们掌握必要的生活知识1.教育小学生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班队课,告诉学生一些适度消费的观念,从思想上转变他们的看法2.在小学生当中宣传消费常识,进行消费咨询,使他们能自觉抵制错误消费引导学生合理消费,适度消费3.组织小学生参加各种勤工俭学活动,培养他们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组织同学们观看影片,进一步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因地制宜,组织孩子们参加劳动,和农民伯伯一起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知道成果的来之不易4.以身作则要让学生合理消费,我觉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身正为范,自己要起好带头作用,要合理消费,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二、家庭要引导小学生合理消费家庭是小学生消费的经济来源,小学生消费习惯的养成与父母的态度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想教育小学生形成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必须首先从家长做起1.学会对孩子的频繁消费要求合理拒绝家长应该拒绝孩子提出的过高消费要求,决不能任由孩子虚荣心的膨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孩子。
2.公开经济收入,与孩子一起制定消费计划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有助于他形成勤俭节约、认真负责的习惯引导学生参与消费活动,提高消费能力在理论灌输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环境条件,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与消费活动,在消费实践中培养消费技巧如:利用节假日去商尝市尝展销会了解交易情况,鼓励学生在亲友的帮助下购买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家庭物品等通过实际锻炼,可使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有关商品的质地、款式、价格等知识、技能,从而增加学生的生活能力3.寻找恰当机会,让孩子参与家庭经济的管理寒暑假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尝试一下,组织一个月的家庭经济生活,包括买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目的是让他们了解维持一个家庭的艰苦,学会精打细算,学会购买东西,体味一下当家的烦恼消费是一种生活常识,又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它并没有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广泛重视,没有摆上学校的教育日程为此,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小学生健康消费观念的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应开设消费指导课,从小培养中小学生合理消费、健康消费的良好习惯家长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要结合反腐倡廉,解决社会上大吃大喝、讲排场比阔气等不正之风,优化育人的社会大环境。
清除危害青少年的“文化垃圾”,净化刺激畸形消费的广告宣传,特别对那些诱导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超豪华、超富贵、超刺激的情节、画面、场景等坚决予以取缔,对情节荒诞、有害无聊、书价昂贵的书刊予以整顿,以适应当代青少年的正常消费水平将学生的消费观念合理化,让学生合理健康有意义的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