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五步法.docx
4页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五步法” 南京市江宁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1100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树立科学的“错误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总是在不同的时间内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错误永远没有消失的时候,正如真理永远存在一样,为此,我们还需要一种恒心,以恒心来对待错误,错误的生命就会显得短暂,而真理的空间就会相对增大一、教师要科学地“预错”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有了正确的“错误观”,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根据地预测学生会犯什么错,什么环节、在哪个点上学生容易发生“错点”教师预错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并引起一些心理震动,教师要能预测审题不充分、负迁移、心理定势、母语干扰等学生的错误原因在学生构建新知识的时候,会受原有的知识图式的干扰,新知识不能一下子就能容进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时就会产生错误试误”即尝试错误,此理论的提出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动物学习的实验发现,人类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反复“试误”的过程。
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简约化的认知过程,而尝试与错误是英语学习的基本方式因此,教师可根据学情“有预见性地”估计学生要犯的错误,并设置障碍二、教师要合理地“设错”教师在科学性地“预测学生要犯的错误”的基础上,合理地“设置错误” “设错”本身带有“游戏”的性质,而游戏本来是学习的最好途径设错”要注意“度”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错误”,对于错误教师不要主动包办去纠正,要给学生时间去研究,让学生因“错”而引起好奇心和兴趣,这对帮助他们更加全面正确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尝试错误”,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我们通常所说的归谬法就是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的一种论证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等出现了共性的错误,教师可以不急于纠正,先放手让学生尝试用错误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拓展思路,不断地否定再否定,直到得到肯定的答案三、学生“真实”地“出错”给学生出错的机会,更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出错的课堂是不真实的,不精彩的,也是没有活力的作为教师要有宽容心,让学生不能有“怕犯错”的心理负担,给学生心理空间和时间去“真实”地出错。
错误”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错误更接近个体的认知水平,基于错误的教学才能降低坡度,达到真理的彼岸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和思维的局限性,大胆出错,不要有患得患失的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做题,真实地反映自己的能力叶澜教授曾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四、学生合作“析错”对于错误在不回避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起来如何变“废”为宝?首先,师生都要善于捕捉,否则错误便稍纵即逝,不经意地被漏掉其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错误这时,教师要学会放手,不要自以为自己是正确答案的唯一知晓者,一下子就把答案公布了,表面上看,似乎省了时间,但实际的效用不大,因为这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要想让它为学生接受,学生必须要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来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应该思考到底学生的错误是不是可以转换为学生成长的契机,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正常的发展学生的错误有可能转化为他们成长的契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并且耐心地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要回避或者禁止错误,要深层次的剖析错误产生的原因,积极思考怎样帮助学生,在不伤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前提下,以激发其更爱学习的情趣为目的,把其错误转化为其成长的契机。
五、学生独立“纠错”学生要能独立纠错是最好的,但由于错误是学生自己犯的,一般很难自己去纠正,除非是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自己能纠正因此,教师在放手的情况下,不是不管不问,听之任之,而是有策略地,有技巧地给学生帮助在纠错时要做到:适时、适度、得法给学生“脚手架”,在学生“卡壳”的地方适时提醒,不要一语道破,给学生自己思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加工,并且细加工,精加工,深加工总之,从以上的“预错”“设错”“出错”“析错”“纠错”这“五步法”中,我们可知:错误之所以是一种资源,其价值有时不仅在于错误本身,更在于教师通过预错和设错,学生试误,出错等亲身体验,集体查错、思错、纠错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学生由感知获得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去伪存真,上升到对知识的真正认识和掌握,即借“错”求真用这“五步法”较好地发挥错误资源的价值,有效地保障“错”有所值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