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郑州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标准答案.docx
15页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历 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7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60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要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即王畿的方言这些规定A.强化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C.实现了文字统一 D.基本消除了地方的语言隔阂2. 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A.反映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 B.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C.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 D.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3. 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
这说明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 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 D.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4. 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5.下表反映了某个朝代的赋税信息,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A.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崩溃B.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6. 宋朝初年,宋太宗命史官重修《太祖实录)时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得以掌握兵权出征,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今人研究都比古人研究更接近历史事实D.官修史书对历史事实的记载易受政治影响《喻世明言》第八卷吴保安弃家赎友《喻世明言)第十六卷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警世通言)第八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醒世恒言》第二十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西湖二集》第六卷姚伯子至孝受显荣7.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 A.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 B.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C.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D.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8.下表为乾隆元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 户数 占有土地及比例土地规模(亩)户数占有土地及比例1亩以下6927.43亩,2.4%1-10亩122494.62 亩,43.6%10-20亩36469.36 亩,41.4%20 亩以上6142.86 亩,12.6%合计2331134.27,亩100%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自耕农经济盛行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土地租佃现象普遍9. 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设有礼部和理藩院。
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管各种“洋务”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反映了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天朝上国观念逐步瓦解C.近代外交的理念渐趋成熟 D.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10.开平矿务局在兴办时,李鸿章批准“距唐山10里内不准他人开采煤矿”,即使“土窿采出之煤应尽商局(开平矿务局)照时价收买,不准先令他商争售这一举措A.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B.旨在实现煤矿业国有化C.增强了官督商办企业的信心 D.有利于商办矿业的发展11.1882年,轮船招商局会办郑观应向李鸿章建议,招商局的经营管理应按股份公司成例,“由众股东公举董事、总理、协理,由总理、协理慎选总管五人,报董事会公决”;在漕粮运输方面“虽有海运委员会总理,本公司亦当委一熟悉米色、公正无私之员,随同海运总理稽查,以免偷换当时这一建议的目的是A.改变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性质 B.维护和扩大商股权益C.减少轮船招商局对市场的垄断 D.扩大官方的经营权力12.19世纪80年代,两广总督张树声在奏议中说,“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
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一认识A.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 B.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C.反对学习西方的技术 D.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实破13.西餐宴席男女主人同时入席,餐桌上男女平等甚至女子地位要比男子高1878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教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寞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 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这反映出A.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 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C.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走向西化 D.洋务运动促进妇女解放14.1898年,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没有提兴民权、设议院等维新派的核心主张变法开始后,他还劝说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应该“勿去旧衙门,而惟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这说明康有为A.试图通过妥协破少变革阻力 B.侧重于提倡除旧布新C.实质上代表守旧势力的利益 D.并不认同君主立宪制15.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士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
门户开放“只是一项原则宣言,美国既不打算、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但奇怪的是,在宣布这项政策后,其他各国瓜分中国的趋势确实缓和了下来,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 B.美国的军事威慑迫使各国让步C.列强希望清政府平稳的推行改革 D.列强在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16.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当时这一规定旨在A.动员一切力量反蒋抗日 B.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实力C.加强各阶层的抗日联合 D.铲除根据地的不稳定因素17.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A.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18.1985年,国务院下发通知规定,企业职工工资的增长应依靠本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
允许具有相同学历、资历的人,随所在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同和本人贡献大小,工资收入出现差距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放弃对企业职工工资的管理 B.拉开企业职工收入档次C.提高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D.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19.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若公民未经允许而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梭伦执政时又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古代雅典的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A.保障城邦民主政治的运行 B.防止公民人数减少影响税收C.彰显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 D.体现法律限制公民人身自由20.从中世纪以来,在西欧就流行着一个传说:祭司王约翰是东方一个强有力的基督教君主西欧的基督徒梦想和这位君王建立联盟,以便共同攻打穆斯林的势力热心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这则材料可以用来佐证A.东西方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 B.宗教改革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动力C.地理大发现中的宗教动因 D.建立宗教联盟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源21.4世纪时,英国的神学教授威克里夫不承认神甫是教徒与上帝之间的中介,也拒绝接受酒、饼是基督血肉之躯的化体说。
他坚持《圣经》具有最高权威,是信仰的源泉,并且提倡教士结婚由此可知,他A.深受路德思想的影响 B.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C.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D.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做了准备22.这场运动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翻天覆地的新时代,道德、科学和政治领域在这一时代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来自欧洲和新世界的知识分子交往密切,形成了友谊、合作和争鸣的网络他们挣脱教会和权威的束缚,努力发现其改造世界的使命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场运动内容的是A.“公共意志”的具体形式就是法律,遵守法律的行为就是自由的行为B.字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而非宇宙的中心C.现代对大自然的考察和现代文学,都可以从这个时代找到自己的起源D.具有智力的强者生而治人23.19世纪晚期时,在英国,首相和内阁是议会多教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除非多教党自身发生分裂,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内阁还可以“诉诸选民公断”,提请英王解放下院,在新议会选举中内阁因处于执政党的有利地位,获胜也不成问题这反映英国A.责任内阁制开始得到确立 B.议会已不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C.立法权对行政权制衡削弱 D.内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