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机安全检查交流培训.pptx
215页塔式起重机安全检查经验交流,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聂永红 2016年9月,设备检查前基本准备,了解国家相关规范的基本要求 熟悉被查设备的基本情况(阅读说明书获取) 个人身体状况良好,满足登高爬高需要 配带个人安全保护用品 携带检查用相关仪器仪表和工具等 关注属地天气预报 了解该现场和设备基本情况常用规范类文件,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 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 表格 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5972 建设部令166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部文76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_Q7015-2016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200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地方管理规定 企业标准,设备检查基本分类,塔机检验分类: 1、型式检验(新产品定型或有较大变更) 2、出厂检验(或称交收检验) 3、使用检查: 设备安装前的检查。
设备安装后的检查:外观检查和加载检查 设备周期检查 设备拆卸前的检查 其他检查(有过恶劣性天气大风、冰冻等),安装前的准备与检查,供方车间检查,问题早发现,隐患早消除,进场后的检查,安装过程质量监督管控,,设备资料检查,设备说明书、出厂合格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备案证明 监督检验证明 设备转场保养维修记录 超年限设备安全评估文件 安装告知手续 安装合同及安全协议 各种专项施工方案 地基承载力勘察报告 基础验收及隐蔽工程资料(含附着) 基础混凝土强度报告 预埋件或地脚螺栓合格证 拼装基础产品合格证、安装合格证 塔式起重机安装前检查表 安装自检记录 设备检查及隐患整改资料 运行与维保记录 *****,经验: 各地资料格式要求不一,若检查时间太短,找关键点,模拟意外发生后查证据,相关量化要有数据,签名签章是否真实、齐全、有效 小提示:资料光看不行,一定要问当事人设备使用环境,,工作环境 预防措施,多塔工作有避让防碰撞措施,设备使用环境,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处于低位的塔式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任意一台塔机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m,处于高位塔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与低位塔式起重机处于最高位置的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
设备使用环境,塔式起重机机尾部分与周围建筑物及其外围施工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0.6m,设备使用环境,防护隔离架,,设备安装高度,自由高度或附着后的自由悬高关注点: 1、说明书规定 2、设备基础形式(包括格构柱设计) 3、即时最顶2道附着的间距 4、工程属地规定(台风多发地域)塔式起重机独立高度或自由端高度,不应大于使用说明书的允许高度,设备基础,基础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非标基础须有方案及第3方论证验收 基础应有排水设施、不得积水 塔吊基础应安装接地板式和十字形基础,,桩基础,组合式基础,压重式基础,行走系统,轨道应通过垫块与轨枕可靠地连接,每间隔6m应设一个轨距拉杆钢轨接头处应有轨枕支撑,不应悬空,在使用过程中轨道不应移动 轨距允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值的1/1000,其绝对值不应大于6mm 钢轨接头间隙不应大于4mm,与另一侧钢轨接头的错开距离不应下雨1.5m,接头处两轨顶高度差应小于100mm 塔机安装后,轨道顶面纵横方向上的倾斜度,对于上回转塔机不应大于3/1000;对于下回转塔机不应小于5/1000在轨道全程中,轨道顶面任意两点的高度差应小于100mm行走系统安全,规范要求 轨道行走式塔机应设行程限位装置及抗风防滑装置。
每个运行方向的行程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 行程限位装置其应保证限位开关动作后,塔机停车时其端部距缓冲器最小距离应为1OOOmm,缓冲器距终端止挡最小距离应为1OOOmm,终端止挡距轨道尾端最小距离应为1OOOmm 非工作状态抗风防滑装置应有效 轨道行走式塔机的电缆卷筒应具有张紧装置,电缆收放速度与塔机运行速度应同步电缆在卷筒上的连接应牢固,电缆电气接点不宜被拉曳 轨道的两端头要接地 检查时参照设备说明书实施,基础预埋件主要种类,塔机常用高强度螺栓,8.8级 10.9级 12.9级 注解: 小数点前数字,表示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x100MPa);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屈强比、即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极限抗拉强度实测值之比 高强螺栓连接应按说明书要求预紧,应有双螺母防松措施且螺栓高出螺母顶平面的3倍螺距 重复使用次数: 1、参照原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规范执行 2、回转支撑用高强度螺栓,安装使用为一次性塔机销轴,各种销轴的强度、功能用途等不一,应严格按设备说明书安装,不得擅自混装或随意安装替代件安装应到位,销轴保险(如开口销、销锁片等)要牢固可靠 开口销不准用其他材料替代,规格必须与孔配套。
安装起重臂下弦“开槽销轴”时,必须检查安装过程中是否对结构、锁止板及焊缝有损坏高强度螺栓紧固常用工具,标准节常用连接方式,,高强螺栓安装图,基础预埋施工,1、基础预埋必须按说明书要求实施,埋深埋浅都存在隐患 2、施工前,预埋件的品质必须确认,部件原则要求必须是原厂提供的,必须附带有质量保证文件若出了状况基本都是大麻烦 3、不要随意擅自用标准节替代基础预埋件,没有出问题,并不代表这样做是安全的 4、设备原设计,基础预埋件若有“预埋支腿”和“预埋螺栓”两种形式,强烈建议采用“预埋支腿” 5、预埋件及螺栓市场混杂,谨慎点、建议抽检 6、许多设备厂说明书指出,“支腿”不能重复使用!,基础预埋件与证明文件,预埋基础件,,惹大麻烦了!,某工程事故,,某工程事故,使用中疏于检查,预埋基础,这种做法要小心点哦!#¥**,,预埋基础,“被遗忘的角落”往往“危机四伏”,预埋基础,某水泥厂因基础隐患造成塔机倒塌,接地,,,1、参照塔机说明书施工 2、引上接入线至少2处接地测试,塔机的金属结构、轨道、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线管、安全照明的变压器低压侧等均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重复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结构件要求,主要结构件无明显塑性变形、裂纹、严重锈蚀可见焊接缺陷 结构件、连接件的安装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销轴轴向定位应可靠 平衡重、压重的安装数量、位置与臂长组合及安装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平衡重、压重吊点应完好 塔机安装后,在空载、风速不大于3m/s状态下,独立状态塔身(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塔身)轴心线的侧向垂直度允差不大于4/1000,最高附着点以下塔什轴心线允差不应大于2/1000 塔机的斜梯、直立梯、护圈和各平台应位置准确,安装应齐全完整,无明显可见缺陷,并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平台钢板网不得有破损 休息平台应设置在不超过12.5m的高度处,上部休息平台的间隔不大于10m塔吊主要结构示意图,固定混凝土基础,塔身标准节,顶升机构,平衡重,平衡臂,起升卷扬机,平衡臂拉杆,塔帽,回转机构,起重臂,起重臂拉杆,驾驶室,起重吊钩,变幅小车,塔吊主要结构示意图,检查重点关注 重要结构件关键受力部位 高应力和低疲劳寿命区 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的部位 外观有可见裂纹、严重锈蚀、磨损、变形等部位 承受交变荷载、高应力焊接部位及一些区域,基脚检查,,,,,,表面有大量锈渍的部位,连接部位基本可判断为松动或异常。
塔机的标准节主肢,通过高强螺栓预紧力使主肢结合面产生摩擦力来传递工作载荷,规范要求主肢接触面不得低于70%,理论上螺栓只受拉力如果主肢螺栓全松,螺栓会受拉、弯、剪;如仅一颗螺栓松动,会使另一颗螺栓及相近主肢处严重过载规范要求 主肢接触面不得低于70%,,,,,,节点部位要仔细瞧,这个节点设计?,,,,隐蔽施工过程管控与记录一个不能少,这个塔吊基础有故事,,,?,基础座在2根砼梁上 大小塔吊兼用 采用预埋铁件,塔身垂直度,规范要求: 塔机安装后,在空载、风速不大于3m/s(2级风)状态下,独立状态塔身(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塔身)轴心线的侧向垂直度允差不大于4/1000,最高附着点以下塔什轴心线允差不应大于2/1000 小提示: 结构温差会造成结构变形,要注意太阳照射面,结构产生膨胀给测量带来的误差值,建议最好阴天测量,数据较准确结构,,,,,,,破坏??,,结构外观视频1,,冰涨破坏,,,,新构件安全吗?,,正确看待设备制造商 某全新塔机回转下支撑处的焊缝! 制造商售后检查调试新设备(台州与招行) 制造商售后维修设备(常)附着一定要按方案和说明书施工,该装的一样不要漏,附着框间的距离长和短都有约束,要留个心眼。
偷工减料的安装,今天没有倒下去,并不代表明天设备还安全否?,,,,,,,,,,,偷工减料 无内撑,,,,,,布置预埋和锚固件尽量避免锚件受剪,有类似布置的,请记得勤检查哦!!!,,顶升系统,顶升液压系统,平衡阀,顶升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应有防止过载和液压冲击的安全溢流阀 顶升液压缸应有平衡阀或液压锁,平衡阀或液压锁与液压缸之间不得采用软管连接 泵站、阀锁、管路及其接头不得有明显渗漏油渍 防水罩壳完好 重要提醒: 1.若有顶不起的状况,首先要查明原因,溢流压力不应大于额定工作压力10% 2.顶升下降速度过快(或失速),产生剧烈震荡,异常危险,离重大事故不远! 3.不清楚“平衡阀”的构造和原理,不要擅自拆解和调整 4.每次顶升前,油路要排空气,必须试顶 5,更换液压重要部件的有无记载安全装置-顶升横梁防脱,安全装置-顶升横梁防脱,规范要求:自升式塔机应具有爬升装置防脱功能,且应有效,可靠! 有些防脱装置不能正常使用或被人为拆除,什么原因? 零件变形? 标准节不标准? 其他?,,事故现场:xx市xx高架路XX工地 事故时间:xx年xx月xx日 事故状况:塔吊整机拆降时坠落(剩最后一道附着),导致5名装拆人员死亡,起重臂坠落到附近居民楼,形成危楼,整栋楼居民撤离。
事故原因:顶升中,油缸活塞杆突然断裂(与顶升横梁联接处) 事故处理:场地狭小、道路不畅、时逢雨季、救险3天、围观市民无数、损失惨重、多家企业受牵连被惩罚、多人因责任承受牢狱之灾 全市相关行业负责人,在事故现场开现场教育会 事故诱发的根本原因是:设备??人员??,,,顶升系统,顶升套架定位托轮非常重要,损害或失效非常危险 部分机型,套架仅前后有托轮,要特别小心哦!,顶升系统,,爬爪座受力大须仔细检查,,,,,一次未遂的 重大事故,,某些塔机套架托轮设计,,前部,后部,标准节,定位托轮,顶升套架,左右两侧无定位托轮,侧向受力较差,易出现脱轨诱发意外,风险较大!,顶升系统,油缸 活塞杆,顶升结束,活塞杆应收进油缸 可以避免标准节结构意外受力 对活塞进行保护 建议 可将顶升横梁与活塞杆分离,一般横梁可以挂在标准节上固定,并适当加固确保安全爬梯护圈平台栏杆,塔机的斜梯、直立梯、护圈和各平台应位置准确,安装应齐全完整,无明显可见缺陷,并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平台钢板网不得有破损 休息平台应设置在不超过12.5m的高度处,上部休息平台的间隔不大于10m 爬梯超过2米及以上高度的,必须有护圈,不设护圈的对照规范检查,,司空见惯、视角麻木,一不留神,,#¥**,,吃人口有教训,,,回转机构,基本要求: 回转减速机应固定可靠、外观应整洁、润滑应良好; 在非工作状态下臂架应能自由旋转。
齿轮啮合应均匀平稳,且无断齿、啃齿 回转驱动机构防护罩应完整,无破损 回转齿圈高强度螺栓无松动回转机构,回转螺栓检查,若发现一个螺栓松动,周边的部分螺栓、或者全部螺栓均需更换回转部位高强度螺栓限一次性使用(可多次使用的,遵照设备说明书) 检查回转齿圈润滑是正常,工作是否有卡阻或异响 关注回转齿圈的“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