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doc
75页1 别了,我爱的中国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1.郑振铎,福建长乐人(1898—1958) ,著名的学者、爱国作家解放前 一直从事进步活动1927 年“四·一二”大屠杀时,郑振铎北京商务印 书馆编辑他对蒋介石反革命地径极为不满,联系商务印书馆的其他编辑 联名给国民党的元老蔡元培、吴稚晖写信,希望他们出来说话,制止蒋介 石的屠杀蔡元培等国民党内进行元老采纳了郑振铎等人的建设,向蒋介 石劝谏但蒋介石反而下令要惩办郑振铎等签名写信者为了避免反动派 的迫害,郑振铎被迫离开祖国去法国巴黎课文写的就是离开祖国时的情 景1929 年初回国,又投身到进步活动中去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等 职,1958 年出国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2.课文描述了作者离开祖国时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抒发了热爱祖国的 思想感情,表达了为驱逐帝国主义、创建新中国而献身的决心课文分三 段第一段(第 1 自然段)写“我”离开祖国时,在码头和祖国、亲友依 依惜别之情第二段(第 2—4 自然段)写“我”出港时见到的景物,抒 发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第三段(第 5 自然段至结尾) 写“我”出国的目的,表达为建立新中国而战斗的决心。
“爱祖国”的全 文中心, “别”是全文的线索课文饱含深情,适宜学生表情朗读和背诵二、教学目标 1.正确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并凭借三次出现的中心句,领会文章中心思 想,感受作者热爱祖国的深情和驱逐帝国主义、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献身 的决心 2.学会 2 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 12 个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5-9 自然段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划找中心句,体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及背诵课文 教案实例教学准备 课文的配乐录音带、句子比较灯片 二、教学时间:2 课时 第第 1 课时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握大意,划找中心句 2.结合第一段学习,讨论课后第 1 题(1)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简介背景 “我”是谁?课题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字? (“别”——写作线索;“爱”——课文中心) 我们离开故乡是什么感情?想想郑振铎被迫出国又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2.初读课文,整本感知 (1)教师放配乐录音,范读课文 听了朗读,你觉得课文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什么感情? (2)模仿教师,自由读全文 哪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 (3)学习提示,划出中心句。
(4)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3.学第一段,明惜别情 (1)自由读,思考并讨论: 写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这时作者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情?哪些看出作者 对帝国主义的恨?出示灯片 A.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B.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用后者?怎么读才能读出作者对帝国主义 的仇恨?(将“不,那不是” “我们” “帝国主义”处理为重音 )自由读 ——指名读——全班读 第 3 自然段为什么要读得亲切些?从哪些词句看出作者对祖国的爱? 在码头是和亲人的惜别情,这儿出港处,作者又是什么“别”呢?(痛别 祖国被帝国主义侵略,悲痛万分 )第二处中心句怎么读?集体朗读第二段,注意朗读的对比 (2)学习第三段 船入公海,郑振铎又想些什么?自由读第三段,思考: 哪些词写作作者“不忍”离去?为什么不忍离去? 既然不忍,为什么又要离去?明明是革命需要,为什么又说“我” “不负 责任” “是个罪人”? 出示灯片,体味用词的准确 驱赶——驱逐消灭——毁灭宣言——誓言 (反映作者对帝国主义的痛恨,誓不两立、决一死战的决心 ) 出示灯片:朗读第 7 自然段时应该( ) 。
a.低沉缓慢b.明快中速 c.激昂渐快d.亲切舒缓 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3.巩固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 5 题 (2)完成作业本第 3、6 题 (3)有表情朗读课文,准备背诵 第第 2 课时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检查字词,进行句子练习 训练朗练,交流背诵方法 进一步领会中心句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检查字词 听写下列字,写出笔画数和部首 悬 盈 暂 驱 毁 誓 润 罪 倚 2.深究体味 (1)体会中心句三次出现的作用 ②出现三次中心句的作用 有利于理清文章结构,有利于突出中心,更好地抒发作者思想感情三次 中心句感情逐次加深,在朗读中有变化2)比较下列课题的异同 再见了,我爱的中国 我爱的中国再见 别了,我爱的中国 (3)学生再次质疑问难 3.指导读背 (1)指导表情朗读 惜别——低沉、缓慢、留恋 痛别——悲愤、激昂转亲切、中速 暂别——激动、高昂、渐快 分段齐读——配乐全文朗读 (2)交流背诵 指名分段背诵,自由试背——个人指名背 交流背诵方法: 分层逐句背诵,滚雪球;借助板书、关键字词背诵,头字背诵;借用录音 机训练背诵 句子练习。
在下列三题任选一题作业 用“即使……也” “宁可……也” “只要……就”各写一句话 在上面三个关联句式中选两个连写 用上三个关联句式写一段话2 一夜的工作一夜的工作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1.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正确划找中心句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 2.何其芳(1912-1977) ,四川万县人17 岁开始发表作品1938 年到延 安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文学所 所长、 《人民文学》编委及《文学评论》主编等职课文是他担任《人民 文学》编委时所写 3.课文记叙了周总理一夜紧张工作的情景,歌颂了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 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热爱和敬仰总理的思想感情课文分三段第一段(第 1 自然段) ,写“我”送稿子给周总理审阅第二段(第 2-6 自然段)写“我”在总理办公室亲眼目睹总理紧张而简朴的一夜的工作 第三段(第 7、8 自然段)写在回来的路上, “我”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激动 不已 二、教学目标 1.正确划出中心句,并借此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感受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通过 朗读和片断练习,培养学生热爱总理的思想感情正确背诵第三大段。
3.学会本课 7 个生字,理解 12 个词语的意思,能区别“浏览”与“审阅” 、 “咨询”与“询句” 、 “简朴”与“简单”的意思、用法的不同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划找中心句,感受总理品德,表情朗读与背诵课文 难点: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仰与热爱之情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观看介绍总理的课外书报、图片及相关电视、录像资料 二、教学时间:3 课时 第第 1 课时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完词,读通课文,统一分段 2.学习理解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定向 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讲清本节任务 2.课内自学 (1)自学生字词 自由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全班抽查——课内 5 分钟抄写,完成作业 本第 1 题——完成下列作业——出示灯片检查修改 看拼音写字shěn yuè( )gōng diàn( )chén shè ( ) jiǎn pǔ( ) láo kǔ( ) 根据意思写词: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 ) 向顾问、专家或特设机构片、征求意见 ( ) 大略地看 ( ) 课内完成课后第 4 题,做作业本上第 2 题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搞清三对近 义词的不同,在书上划出“简朴” 、 “浏览” 、 “审阅” 、 “咨询”的句子读读、 体会。
(2)读通全文,了解大意,质疑问难 3.统一分段 (1)课文主要写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2)以事情发展为序,考虑人物、地点的变化,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 大意 各自分——全班交流分段结果及理由——统一分段 4.学第一段 自由读,说大意,了解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学生尝试做作业本第 5 题, 比较引导和书名号的不同用法 5.练习巩固 (1)修改和完成作业第 1、2、5(1)题 (2)多音字组词 数 shǔ( )shù( )分 fēn( )fèn( ) 转 zhuǎn( )zhuàn( )似 shì( )sì( ) (3)朗读课文 第第 2 课时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2.学习理解二、三段,借助中心句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课文是谁写的?写一件什么事?读了课文,印象最深刻的总理品质是什么?2.划中心句 默读课文,将课文中点明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精神品质的中心句划出 统一划出的中心句,本节课定向:在第二、三段中划出反映总理“多少劳 苦,多少简朴”精神品质的语句,更好地领会中心思想 3.研读课文 (1)按“审阅前” 、 “审阅中” 、 “审阅后”给第二段分层次。
(2)出示灯片,默读填表 指导学习第一层 这一层讲什么?哪些重点词语写出了总理的“劳苦”与“简朴”? 灯片出示第 2 自然段的 3、4 句,教师示范填表时间劳苦 简朴 审阅前今晚上厚厚一叠一个写字台 (工作量重)两张小转椅 一盏台灯 为什么要特别点明“宫殿式的房子”?(对比,更突出陈设的简朴 ) 让学生比较“非常” 、 “极其” 、 “十分” 、 “很” 、 “相当”的程度差别,理解 “如此而已”的意思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些重点词,读出总理的“劳苦”与“简朴” 回顾学法,自学二、三层 回顾第一层学法,出示灯片:默读理解——划重点词语——概括填表—— 朗读体会 四人小组合作学第二层并填表 时间劳苦简朴 审阅中一句一句审阅 画一个小圆圈 不是……而是…… (工作认真负责) 个人自学第三层并填表: 时间劳苦简朴 审阅中公鸡叫明两杯绿茶下午参加活动一小碟花生米 (工作时间长) ③点拨重点句学习 “他不是……问我一两句 ”总理不是浏览是什么?哪些词证明是仔细地 审阅? “花生米并不是……增加了分量 ”这花生米究竟比平时增加了没有?增 加了还好像没有增加,这说明什么? (3)学习第三段。
假如你们也和作者一样亲眼目睹了总理这一夜的工作,回家路上会想些什 么,说些什么? 自由读第三段,思考比较两个自然段的异同 (第 7 自然段从时间上纵向 比,突出新中国总理的伟大;第 8 自然段从地域上横向比,突出社会主义 中国总理的伟大这两个自然段作者感情升华,由热爱到崇敬自豪,总结 全文,点明中心 ) 训练朗读:教师示范——自由学读——指名读——全班齐读——各自试背 ——选人背诵——全班试背 4.布置作业 (1)订正修改填表作业 (2)完成作业本第 4、5(2)题 (3)表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第第 3 课时课时 (一)教学目标 检查字词,训练背诵 感受周总理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热爱总理之情 (二)教学过程 1.检查字词 2.深究课文 课文中心句是什么?除了生活简朴,鞠躬尽瘁,课文中还反映了总理哪些 品质? (虚心谨慎:要我陪他审阅,问我一两句;平易近人:要我一起喝茶,叫 我回去睡觉;一丝不苟:把转椅扶正 )这一夜的工作其实代表着什么?(一生 ) 课文有哪些写法值得学习? (真实、朴素、自然的语言,准确恰当的数量词运用和对比写法 )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讨论? 训练背诵第三段 读写训练 (1)出示灯片,分层次作业。
1974 年 3 月 26 日下午 3 时至 27 日下午 2 时(23 小时内) ,身患重病的总 理的时间安排表: 下午 3 时起床,4 时到尼雷尔总统会谈晚 7 时进餐晚 10 时参加政治 局会议27 日凌晨 2 时半约民航同志开会晨 7 时在 7 号楼办公中午 12 时去机场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下午 2 时休息 根据灯片或课文内容,在下列几题中任选一题作业 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们的好总理,你对工作是那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