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恩法则(定律).docx
7页海恩法则(定律)海恩法则的精髓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 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海恩法则的应用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许多企业在对安全 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 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 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火灾事故的隐患,长 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 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海恩法则”对 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 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 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 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 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 1.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 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 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 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 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4.在每 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5.在任何程序上 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6.在生产过程 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及时排除。
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以便找出这些小事 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 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 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 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火灾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 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 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在企业经营上的应用“海恩法则”不仅仅用于生产管理中的安全事故发现与防治,还被运用到企业的 整个经营过程中,用来分析企业的经营问题一个企业是否经营得好与它平时的表 现还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企业发生亏损甚至倒闭,都能够从企业的经营中发现这 些征兆人们总结出这些征兆主要表现在: 1.战略管理上,企业是否进行了盲 目的多元化如果经常可以看到企业在与主业无关的领域内投资,说明企业有盲目 的多元化的倾向,长久来说是会对企业造成危害的,企业经营者这时就应该考虑是 否将资金投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是否应该收缩经营业务,把精力放在主营业务上;2.资本运营上。
如果银行和企业关系出现破裂,说明企业的资金链紧绷,企业 的赢利水平下降,或者业务过多,背上了过重的债务; 3.集团内部管理上,是 否存在太多的关联交易企业进行关联交易或许有企业的难处,外人也可能不容易 发现,但关联交易毫无疑问是通往产生财务黑洞的危险路径; 4.人力资源管理上如果员工士气低落,要么说明员工对公司前景担忧;要么说明了企业工作环境 出现了不利于员工工作的因素这时要排除干扰因素,同时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让他们对公司充满热情在职场中的应用“海恩法则”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冷静盯着老板那张脸,它就会是一张 非常有用的风云图我们至少可以了解到是否有事情要发生海恩法则的启示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 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 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 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1. 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 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 清楚楚;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
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 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3.要见微知着,不要掉以轻 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 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4.要鉴以前车,不要 孤行己见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 的借鉴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进行安全整顿时,要把重点放在查找事故苗头、事故 征兆及其原因上,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5.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 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例,只要具 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进行深刻分析和生动教育,以求安全工作 的提高和进步绝不可以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6.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 发生了安全事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就是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绝不能对存欢迎共阅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以免错上加错[1]海恩法则的警示意义实践也证明,只要安全工作做得扎实、管理到位,作业者的安全意识、技能和 防范能力到位,大多数安全事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避免的在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 有一条“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 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必须提前防控1000起事故 隐患海恩法则”实际上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安全生产中,哪怕提前防控 和治理了 999起事故隐患,但只要有一起被忽略,就有可能诱发严重事故而仅仅 只是切割机手柄产生裂纹这样细微的隐患被忽略便命丧黄泉,教训是深刻而惨痛 的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在生产一线,不可避免地隐藏着大 大小小的安全隐患,稍有松懈,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就会受到威胁,就极有可能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实反复告诉我们,将安全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 前预防”和“事中监督”上来,是堵塞安全生产的“致命漏洞”,防患于未然,遏制安全 事故的根本之策 安全生产,关系到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稳定大局,重视安全生产,怎么抓、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海恩法则”告诉我们, 对于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 松[2]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在安全工作领域,有个有名的“海恩法则”,它是由德国飞行员帕布斯■海恩对多 起航空事故深入分析研究后得出的海恩认为,任何严重事故都是有征兆的,每个 事故征兆背后,还有300次左右的事故苗头,以及上千个事故隐患,要消除一次严 重事故,就必须敏锐而及时地发现这些事故征兆和隐患并果断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 消除。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事故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任何重大事故都是有端倪可查的,其发生都是经过萌芽、发 展到发生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每次事故的隐患或苗头都能受到重视,那么每一次事 故都可以避免据报道,为确保“嫦娥一号”卫星的安全,几乎每个系统、每台仪器 都配有应对“意外”的备份,即“故障对策”可见,平时只有精心,关键时才能放心; 平时只有周全,关键时才能安全能不能做到精心、周全,一丝不苟,说到底是事 业心、责任感问题所以,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当消除事故案件“难免” 的消极思想,坚定“可防”的信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把安全稳定 工作抓到位 那么,如何在抓安全工作中有所作为呢?另一条安全规则——“墨菲定律”,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墨菲定律源自一个名叫“墨菲”的美国上尉,他认为 “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 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告诉我们,对任何事故隐患都不能有丝毫 大意,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或对事故苗头和隐患遮遮掩掩,而要想一切办法,采取 一切措施加以消除,把事故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现实中,人们往往等到出了问题之后才忙于做处理事故、案件的“事后”工作,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反思,总结教 训,最后得出“惨痛结论”。
亡羊补牢,加强防范,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安全工作最 好的办法还是将着力点和重心前移,在找事故的源头上下功夫,见微知着,明察秋 毫,及时发现事故征兆,立即消除事故隐患,比如近来政府取缔黑煤窑,每取缔一 座就等于清除了一个重大事故隐患,从根本上防止了严重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安 全责任人要在防止事故上多用一点心,紧绷一根弦,多尽一份力,同时注重群策群 力,让大家多想办法、多出点子,让每个人意识到“防事故人人有关,人人关心防 事故'',如此,防事故的意识增强了,责任到位了,防范得力了,必能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