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游园不值》教案设计.pdf
6页古 诗 游园不值教案设计秦都英才学校阮诗梅【教材依据】本节教学设计选自苏教版(20 1 8.1 2)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 4课 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 游园不值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这节教学设计最主要的教学理念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虽游园不遇,但已经从探出墙外的红杏,感受到了满园的春色,语言风趣幽默,构思奇巧,耐人寻味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设计中,我创设了许多情境,让学生既能领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又能感知诗中蕴涵的道理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一些古诗,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他们对这样抽象,极富有哲理性的古诗接触不多在读诗节奏上需要指导,诗的意境美需要引导想象,诗中蕴含的哲理需要加以延伸为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古诗的“吟诵”和“感悟”环节,鼓励学生对当时情境作多元的解读,鼓励学生加以创新,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 习 古 诗 游园不值,理 解“应怜”“小扣”等词语在诗中的意(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古诗意思,想象古诗所表达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复吟诵和创设情境,品味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古诗所表达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难点:品味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教学准备1、制作课件的幻灯片;2、搜集、筛选并下载本首诗音频;三、教学过程(一)诗意导入,解诗题诗人宋祁曾经挥笔写下“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枝红杏中让他感受到了春意的盎然,春意的浓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另一位诗人叶绍翁的脚步,踏上游园的路,看看诗中的红杏又带给诗人怎样的遐想板书:游园不值放 映p p t l,相 机 指 导“游”和“值”的写法并齐读两遍课题在同学们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细心的同学看了课下注释,知道题目中的“值”该怎样理解生齐答:遇到那“不值”又该怎样解释?(生齐答:没有遇到所 以 诗 题“游园不值”的意思是?(生答:诗人去游园却没有遇到园子的主人二)初读辨音,感诗韵1、诗人叶绍翁兴致勃勃地去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出声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放映P P t 2,生自由读诗句。
2、生尝试齐读古诗,师根据朗读结果评价3、一首诗,同学们光把它读正确、通顺还不够,还需要我们读出诗句的抑扬顿挫,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诗句,注意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生自由读诗句)4、生尝试带着节奏齐读古诗,师根据朗读结果加以评价5、师播放课文录音范读,生翻开课本,听录音范读,划出停顿6、师再次播放课文录音范读,生跟着录音低声朗读古诗7、朗读这首诗时,我们在哪些地方应注意呢?(生举手回答师相机加以指导朗读)8、生尝试学着录音吟诵古诗,师加以指导评价9、生齐声吟诵古诗三)品读想象,悟意境1、同学们刚才在读的过程中,遇到哪些你不理解的字词呢?(放 映p p t 3)看图片 理 解“屐齿”、“苍苔”、“小扣柴扉”在 理 解“小扣柴扉”时,可以让学生把课本当作“柴扉”,继而演示什么叫“小扣”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放 映p p t 4)3、生交流:前两句诗写大概是园子的主人怜惜苍苔,怕我的屐齿把苍苔给踩坏了,所以久久没有人来给我开门4、诗人兴致勃勃地来朋友家游园,他的朋友在家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板书:久不开)诗人进不去花园,他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失望)5、创设情境:从前两句诗来看,诗人进不了花园,他此时的心情是失望的、失落的、扫兴的,那他此时此刻有没有十分愤怒、抓狂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应怜”和“小扣”)为什么这样说呢?生思考回答。
师引导感悟:诗人虽然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光但他却说大概是园子的主人怜惜苍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痕迹,所 以“柴扉”久扣不开,将朋友不在家,故意说成朋友有意拒诗人与门外,写得风趣幽默体现了诗人此时虽失望,但对眼前的景物仍带有一份怜惜和珍爱,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一份难得的静谧6、生带着对苍苔的怜惜之情齐声朗诵前两句,并尝试背诵7、创设情境:虽然主人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子里独自欣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放 映p p t 5)诗人虽不能看到春色满园,但他从哪里感受到了春意?(板书:一枝红杏)如果让你给这枝红杏加上动词,那它是怎样“出墙来”?它又是一枝怎样的红杏?师根据学生回答加以引导补充,鼓励生1:这枝红杏是蹦出来的,它是一枝活泼可爱的红杏生2:是偷偷的钻出来的,因为它知道诗人此时在园子外想要看看它,所以情不自禁地偷偷来跟诗人见面师:这是一枝情深意重的红杏呢生3:它是冲出来的,十分的有力、威猛师:这说明它的生命力旺盛、顽强,小小的围墙阻挡不了它8、此时的这枝红杏好像和人一样,有了感情,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齐答:拟人诗人不经意间看到这枝红杏,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板书:惊喜)师引导感悟:其实,这首诗的后两句之所以被后人广为传颂,除了它本身的语言美、意境美之外,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同学们发现了吗?生1:如果你要想把满园春色关住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春色遍布世界的角角落落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很有想法生2:要想看美景,就必须细心观察,感受师:是呢,如果诗人没有意外发现这枝红杏,就可能感受不到春意了生3:围墙阻挡不了红杏的脚步,困难阻挡不了前进者的脚步师:你总结得精辟简洁,让人恍然大悟师小结:是呀,小小的围墙阻挡不住红杏,这枝红杏仍然探出了头来那么,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也会像这枝红杏一样,总有一天会冲破束缚,来到我们身边所以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不懈,相信美好的明天定会到来9、创设情境:如果诗人此时推开了柴扉,满园会是怎样的春色呢?(放 映p p t 6)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1:诗人会看到满园的杏花、桃花争奇斗艳地开放着师:你用了一个成语,反应真灵活生2:园子里有数不清的花花草草,阵阵清香袭来,引来了许多蝴蝶翩翩起舞师:你的想象实在太美了,很有诗意生3:园子里的景象就像我们学过的 燕子里面描述的: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师:你竟然把我们学过的课文用上了,学以致用,真了不起其他同学也要像他学习,学会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
1 0、(放 映p p t 7)根据古诗内容填空:游园不值 的 作 者 是 一 代 诗 人 o诗人游园赏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 的事,但 他 从“联想到满园的美好景色,心情自然也由_ _ _ _ _转为四)师生小结,再吟诵 游园不值仅仅用了 2 8个字,描绘了诗人虽游园不遇,但 已 经 从“一枝红杏”中感受到了满园生机勃勃的春色,诗人的所见所感跃然纸上让我们一起带着诗人的感情,齐读这一首诗放 映p p t 8,生齐读古诗,并尝试背诵五)布置作业,自拓展课下找一找,背一背还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放 映p p t 9)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古诗意思,想象古诗所表达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所以我特意设置了“初读辨音,感诗韵”这一环节,经过对古诗的反复吟诵,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吟诵这首诗的技巧,吟诵效果显著在今后古诗教学中,反复吟诵必不可少此外,为突破难点,在“品读想象,悟意境”中,通过创设多种情境,学生对于“一枝红杏”和“满园春色”的想象令人十分意外和欣喜,反映出他们非凡的想象力与表达力特别是想象“一枝红杏”时,有位学生说这枝红杏可能知道诗人在门外想要进去看它,却进不去,所以偷偷探出墙头,想来安慰欣慰诗人失落的心情。
这个回答完全不在我的预设范围内,但这位同学的回答又是这么富有创造力,让课堂在这里得以生成这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非常适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于课堂生成与创新在这节教学设计实践课中,也有一些缺憾在课堂导入环节,应该准备一份神秘礼物来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吟诵古诗、回答问题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其实可以联系本单元练习4中 的 绝句(迟日江山丽)来加以拓展,达到课程整合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