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所得税培训资料-卢前秀.ppt
24页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相关规定培训,四川成咨税务师事务所天益所,主讲人 卢前秀,2011年3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相关规定培训,培训内容,1、纳税申报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2、企业所得税电子申报系统讲解,3、B类纳税人申报表的填列及相关政策,4、A类纳税人申报表的填列及相关政策,一、征管法的规定,第三节第二十五条: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第二十六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第二十七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经核准延期办理前款规定的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
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第129条:企业在纳税年度内无论盈利或者亏损,都应当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告和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纳税申报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相关规定培训,企业所得税电子申报系统,讲解,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相关规定培训,B类纳税人申报表的填列及相关政策,1、,申报表,2、,填表说明,:分按收入和成本定率核定征收,(1)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计算公式,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所得税法第26条第四款,-免税收入所得税法第26条第一至三款),应税所得率 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3、相关规定:,国税函2009377号,国税发200830号,财税200969号,第8条,总则,税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税法第5条,新增不征税收入),会计:利润总额 收入总额成本税金及附加费用+营业外收支净额,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一、相关政策,(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国税函2008.875,),(二)政策性搬迁补助(,国税函2009.118,)要备案在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后的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9号,),(三)政府补助收入(,财税2008.151,财税2009.87,),(四)视同销售收入(,国税函2008.828,),(五)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国税函2010.79,第二条确认收入的时间,财税2009.59,企业重组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六)关于租金、利息、股权转让、股利红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国税函2009.98,第三条,国税函2010.79,第一、四条),(七)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 收入,国税函2010.79,第8条收入(1)填表说明第三、3条,(八)房地产开发企业附表一的填写,二、,填写附表一(1),一,、,收入总额,(一)销售货物收入;(二)提供劳务收入;(三)转让财产收入;(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八)接受捐赠收入;(九)其他收入。
二,、,不征税收入,(一)财政拨款;(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二,、,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3、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4、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5、其他,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附表二(1),销售(营业)成本应分别与附表一(1)的对应行次的数据配比营业外支出中涉及报批及备案事项在纳税调整表和税收优惠表中加以说明,期间费用按报表数填,二,、可,扣除的成本费用,合理的工资、薪金;,按照规定标准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住房公积金;,按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费;(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不需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汇兑损失;,符合标准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工会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0.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专项资金(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企业参加财产保险缴纳的保险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费用;,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分摊的境外总机构的费用(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并能够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公益性捐赠支出(符合相关条件,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二,、,不允许扣除的支出,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企业所得税税款;,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税法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企业为投资者或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批准的,可以扣除),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纳税调整项目,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附表三,一、收入类,10、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财税2009.87,号,一、收入类调整项目,1视同销售收入(填写附表一)与附表一第13行等,2接受捐赠收入,3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4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5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6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的投资损益:填写附表十一,7特殊重组,8一般重组,9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填写附表七),10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11境外应税所得(填写附表六),12不允许扣除的境外投资损失,13不征税收入(填附表一3),14免税收入(填附表五),15减计收入(填附表五),16减、免税项目所得(填附表五),17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填附表五),18其他,纳税调整项目,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附表三,二、扣除类,2-4项:,国税函20093号,国税函200998号,第4、5、6条,国税函2009202号,第4条,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号,工会,9项:,关联方利息支出,财税,2008121号,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国税函2009777号,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国税函2009312号,15,项:,财税200927号,18项,:,财税200987号,1视同销售成本(填写附表二),2工资薪金支出,3职工福利费支出(附表十四),4职工教育经费支出(附表十三),5工会经费支出,6业务招待费支出(支出*60%与收入表1行*0.5%相比取小数),7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填写附表八),8捐赠支出,9利息支出,10住房公积金:,11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12税收滞纳金,13赞助支出,14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15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16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17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18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19加计扣除(填附表五),20其他,纳税调整项目,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附表三,三、资产类,1、,财税200957号,国税发200988号,国税函2009772号,1财产损失,2固定资产折旧(填写附表九),3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填写附表九),4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填写附表九),5无形资产摊销(填写附表九),6投资转让、处置所得(填写附表十一),7.油气勘探投资(填写附表九),8.油气开发投资(填写附表九),9其他,纳税调整项目,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附表三,一、其他类,1、准备金调整项目,国税函2009202号,第二条,2、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3、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弥补亏损明细表,一、税法的规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特别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国税函2010.79,第7条,二、,表的填列,税收优惠,相关政策,一、免税收入:所得税法第26条,二、减计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第7行填报减计10%收入的部分财税200847号,三、加计扣除:,1、,国税发2008116号,研发费加计报批,2、,财税200970号,安置残疾人备案,3、,财税201010号,财税200923号,等文件国家鼓励安置其他就业人员备案,四、减免所得额(一)-(二)项,实施条例第86条,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号,(三)、,实施条例第87条,财税200846号,(四),实施条例第88条,财税200848号,(五),实施条例第90条,国税函2009212号,五、减,免税:,(一)微利企业:税率20%,实施条例第92条,国税函2010185,号,财税(2009)133号,国税函200844号,财税200969号,第8条报批,从业人数:月平均值(月初值月末值)2全年月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12,(二)高新技术:15%,国税函2009203号,目录报批,国税函2009203号,(四)过渡期税收优惠,国税函2010157号,六、创业投资,实施条例第97条,七、抵免所得税额: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的,可以在以后5年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5年内转让、出租的停止享受,并补缴已抵免的税款国税函2010256号,二、,表的填列,广告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一、税法的规定:,条例第四十四条: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特别规定:,财税200972号,国税函200998号,第七条,二、,表的填列,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一、税法的规定:,1、固定资产:条例第57-60条:,59条: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特别规定:,国税函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