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下科学实验操作.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6168681
  • 上传时间:2021-10-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6.50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第一单元沉与浮实验名称: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课题和页码:《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吗》第15面实验FI的:1、 知道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 能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画示意图,解释物体在水中下沉的原因实验器材:水槽、弹簧秤、大块橡皮(或钩码)、细线实验步骤:1、 测量大块橡皮在空气中的重力2、 测量大块橡皮小部分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3、 测量大块橡皮大部分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4、 测量大块橡皮金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5、 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实验记录单:橡皮自重:N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排开的水量小较大大在水中弹簧秤上的的拉力(N)计算受到的浮力大小(N)现象和结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 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备注:1、 橡皮自重一项不放在表格中,以免学生误解2、 要让学生明白上浮和下沉物体浮力的不同计算方法: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重力•拉力, 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重力+拉力。

      实验名称: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课题和页码:《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第17面实验目的: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2、 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3、 憧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实验类别:演示实验+体验实验实验器材:清水、盐水、糖水、味精水各一杯分别标上序号,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实验少骤:1、 教师演示,把马铃薯分别放入清水、盐水、糖水、味精水中,观察沉浮2、 学生猜测马铃薯时沉时浮的原因3、 学生分组选一种液体做滴液加热实验,观察实验现象4、 讨论分析,概括实验结论实验记录单:1号杯2号杯3号杯4号杯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我们的结论现象和结论: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沉浮状态不同有许多液体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备注:1、 准备不同的液体,比如清水、盐水、糖水、味精水很有意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让马铃薯浮 起来的不一定是盐水2、 可在此弓虽调酒精灯的规范使用实验名称: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盐水)课题和页码:《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第18面实验H的:1、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2、 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 憧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实验器材:盐、烧杯、马铃薯、玻璃棒、不锈钢调羹实验步骤:1、 在烧杯里放入100毫升的水,把马铃薯放入观察沉浮2、 放入一平勺的盐,搅拌至溶解,观察马铃薯的沉浮3、 重复第2个步骤,继续观察马铃薯的沉浮,直至马铃薯浮起来4、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实验记录单:水的量食盐的量沉浮情况我们的发现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现象和结论: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备注:一平勺盐的测量方法是先用不锈钢调羹胃满盐,再用尺子在刮过实验名称:测量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课题和页码:《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I天I》第19面实验目的:1、 知道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2、 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等实验步骤:1、 测出钩码在空气的重力2、 分别测出钩码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中的重力3、 计算出钩码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4、 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实验记录单: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在空气中的重力在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拉力)受到的浮力我们的发现现象和结论: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备注:1、注意弹簧秤的调0 2、浓盐水、浓糖水的浓度要大些,使实验对比更明显实验名称: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浓盐水的轻重课题和页码:《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19・20面实验目的:1、 知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2、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实验器材:量筒、马铃薯、清水、浓盐水、天平实验步骤:1、 把马铃薯放在烧杯里,用天平称出马铃薯的重量2、 把马铃薯放入量筒,利用测排开的水量的方法测出马铃薯的体积3、 向量筒倒入和马铃薯相同体积的清水,称出总重量,然后计算出清水的重量4、 向量筒倒入和马铃薯相同体积的浓盐水,并称出总重量,然后计算出浓盐水的重量5、 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发现实验记录单:马铃薯体积(毫升)重量(克)清水浓盐水现象和结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 原因备注:1、 本实验需要用到量筒和天平,如何规范使用要向学生做一简单说明2、 可联系前一•课马铃薯在淡盐水中没有浮起来,说明淡盐水比同体积的马铃薯要轻第二单元热实验名称: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课题和页码:《热起来了》第27面实验目的:1、 知道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2、 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3、 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实验器材:衣服、温度计、书本、一小瓶温水实验步骤:1、 测量书本在空气中的温度2、 测量书本包在衣服内一段时间后的温度3、 测量一小瓶温水在空气中的温度4、 测量一小瓶温水在衣服内一•段时间后的温度5、 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实验记录单:在空气中的温度包在衣服内一段时间后的温度2分钟4分钟8分钟书本温水我们的发现现象和结论: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备注:1、 温度计一定要准确,要和室温保持一致2、 衣服的测量要避免体温的干扰实验名称:研究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课题和页码:《给冷水加热》第29面实验H的:1、知道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2、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实验器材:天平、酒精灯、试管、气球皮、夹子、烧杯、冷水、热水实验步骤:1、 装满一试管冷水并把试管口用气球皮包紧2、 用天平称出装满冷水的试管的重量3、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冷水4、 用天平称出加热后试管的重量5、 把包了气球皮的试管先后放入冷水杯和热水杯中,观察变化6、 分析实验现象,概括结论。

      实验记录单:加热前的重量加热后的重量放入冷水杯中 看到的现象放入热水杯中 看到的现象装满水的试管现象和结论:加热前的冷水和加热后的热水重量没有改变备注:1、 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2、 加热时不要把试管口对准人实验名称:观察水的体积变化课题和页码:《液体的热胀冷缩》第30-31面实验目的:1、 知道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2、 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3、 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实验器材:烧瓶、烧杯、带塞子的玻璃管、冷热水、红墨水实验步骤:1、 在烧瓶中装满滴加了红墨水的水,塞上带玻璃管的塞子,使水满上玻璃管,并在水的最高处 做上记号2、 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3、 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4、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论现象和结论:水受热时体枳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备注:1、 加红墨水和用玻璃管|=|的是让实验现象更明显2、 橡胶塞要塞紧,水装好后要在玻璃管露出一小段实验名称: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课题和页码:《空气的热胀冷缩》第33-34面实验目的:1、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2、 能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实骑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气球、冷热水实骑步骤:1、 在空锥形烧瓶口套上一个气球2、 把套上气球的锥形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3、 取出锥形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4、 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论实验记录单:套上气球的锥形烧瓶在室温里在热水中在冷水中实验现象我们的发现现象和结论:在热水中时气球膨胀起来了,在冷水中时气球瘪下去了,说明气体会热胀冷缩备注:1、 把放入常温的水观察这一环节省略,以便实验现象更明显2、 在做本实验之前,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比如烧瓶上插玻璃管、试管上蒙气球皮等,比较不 同实验的效果实验名称: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课题和页码:《金属热胀冷缩吗》第36面实验目的:1、 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2、 知道许多同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 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实验器材: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水槽实验步骤:1、 演示在常温下铜球能顺利地通过铜环2、 在酒精灯上加热铜球,然后把加热后的铜球放在铜环上,观察现象3、 将铜球取出放入水中冷却,再把冷却后的铜球套进铜环4、 分析实验现象,概括结论现象和结论:加热前的铜球能通过铜环,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重新冷却后的铜球乂能通 过铜环,说明铜能热胀冷缩。

      备注:1、 铜球要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以便保证实验顺利完成2、 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实验名称: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课题和页码:《热是怎样传递的》第39面实验目的:1、 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变较低的一端(物体)2、 能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现象3、 能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实验器材:铁丝、火柴棒、蜡、铁架台、酒精灯、金属圆片等实验记录单:实验步骤:1、 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2、 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3、 分析实验现象,概括结论现象和结论: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备注:用蜡粘火柴时尽可能要均匀,或者也可以用蜡环来做这个实验课题和页码:《热是怎样传递的》第40面实验目的:1、 进一步知道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变较低的一端(物体)2、 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现象实验器材:蜡、铁架台、酒精灯、金属圆片实验步骤:1、 在两片金属圆片上涂上蜡并先后固定在铁架台上2、 用酒精灯在第一块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

      3、 在金属圆片的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4、 用文字或者图示记录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论现象和结论:在金属圆片中心加热时蜡从中心开始先融化,然后逐渐向边缘融化在金属圆片的边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