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构成物质的微粒》讲学案.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85022024
  • 上传时间:2022-04-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6.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构成物质的微粒》讲学案考纲要求:1、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 理解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理解原子的结构,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3、 了解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4、 理解物质结构模型化思想及其典型应用,如表示原子、分子的结构,表示物质的类别思维导图中考重难点突破分子和原子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而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走近花圃会闻到花香;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糖块放到水中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生活现象告诉我们,物质芳香油(花的香味源于花分泌出的芳香油)、水、糖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更小的芳香油的粒子、水的粒子、糖的粒子构成的不仅如此,诸多实验如品红在水中扩散、氮气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得到肉眼看得到的液态氮气等,都能说明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我们的科学家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称之为分子、原子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点逐渐得到了证实教材通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图片的展示,更加有力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大量的事实证明,每种物质都是由构成该物质的微观粒子大量聚集而形成的,如大量的水分子聚集形成了水,大量的氧分子聚集形成了氧气,而水和氧气之所以是不同的物质,是由于构成水和氧气的分子不同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而不同种类的分子、原子又构成了不同的物质从而认识物质的微粒性2. 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为3×10-26kg,分子的直径在10-9~10-10m的范围内(人眼的最小分辩律是0.2μm,是分子直径的200~2000倍)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如湿衣服晒干、花香在空气中扩散;科学实验,如氨在空气中扩散、品红在水中扩散等,透析现象的本质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等质量的红糖在冷水和沸水中溶解快慢的实验,很容易得出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分子运动速率越慢3)分子之间有间隔透析生活中的现象,给足球打气、40L的标准工业氧气瓶的压力表显示为150公斤时,能放出约6m3的氧气;分析科学实验,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用注射器抽取空气和水分别进行压缩,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物质三态的变化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都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引起的分子间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但分子大小不变认识和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为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分子基本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物质三态及其转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上述对分子的认识,虽然基本上处于知识储备一、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1.原子的构成原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体积很小,质量占原子质量绝大多数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H原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3.定义式:Ar精确应用: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实际质量就大计算应用: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注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可以用来比较几种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小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离子1.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其他层不超过8个(对前20号元素而言)。

      2.原子结构示意图:(1)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8个(氦为2个)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稳定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元素一般多于4个易得到电子不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荷(4)原子与对应离子的异同不变: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改变:最外层电子数、电子总数、微粒电性(从不带电到带电)、化学性质可能改变:电子层数(阴离子不变,阳离子变少)(5)原子和离子的稳定性对于稀有气体原子,原子更稳定对于其他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离子更稳定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子)1.分子和原子的异同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旦分子改变,物质就改变,化学性质随之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性质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有的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必然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取决于具体的反应)2.分子的主要特点: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闻到气味,氨水、盐酸的挥发等),分子之间有间隙(物质三相变化的本质,压缩气体的原理,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减小的原因),原子也具有以上特点,以稀有气体单质为例可以说明3.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比如NaCl晶体)考点突破例题1下列各种粒子,不带电的是(  )A、 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电子答案:C 解析:原子不显电性,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A、原子核带正电,故选项错误.B、质子带正电,故选项错误.C、中子不带电,故选项正确.D、电子带负电,故选项错误.例题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和   (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和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①分子间有间隔 ②N H(2)①7 得 ②B C和E ③CO+2H2CH3OH;解析:(1)①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反应后的原子种类是N、H、O,故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H; (2)①由微粒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为7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一个电子;②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为8的结构最稳定.则可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知: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C最外层虽然为8,但这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为同种元素,故属于同种元素的为C和E;③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例题3.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 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C、 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 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答案:D解析:A、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个,故A正确;B、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故B正确;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说法正确,故C正确;D、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原子,而非离子,故D说法错误.例题4.(2016•广州)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水分子间有空隙B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H2O分子中有H2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DNaOH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答案:D解析: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错误.B、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速率更快,故选项解释错误.D、NaOH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故选项解释正确.例题5 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A. Fe B.N2 C.CO2 D.CuSO4答案:A解析: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考点过关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B、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C、 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D、 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在加压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由此推断氧气分子变小了B、 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推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此推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3、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B.C.D.4、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 分子可以再分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5、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育》形考任务1-3+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教育学》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Android核心开发技术》形考任务1-7参考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docx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6月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贵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1月云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陕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1(原卷+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