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生物课堂多媒体使用的几个误区.doc
4页浅析生物课堂多媒体使用的几个误区福建省南安市毓元中学(362300) 杨新福摘要: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地应川于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没有的一些优势,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木文主要就生物课堂多媒体使用存在的几个误区进行探讨关键词:生物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误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都已 建设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有些学校甚至每间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很多老师也早 已告别了以往“一张嘴,一只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Insinuation)o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 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有效 地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它的发展必将引起生物教 学手段的革命性进步但也正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的这些优点,很多老师迷恋、依 赖上了多媒体教学,在日常的生物课堂中大量使用我曾经有一段吋间经常到各学校听 课,发现很多老师开课必使用多媒体,好像如果不用多媒体就不算开课似的但是在听 课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结合我这几年来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浅析一下生物课堂使用多媒体的几个误区1、多媒体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吋可能影响课堂的生动性、束缚学生的思维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生 物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丄,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 使得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然而我们知道,老师在课 堂教学中随吋可能碰上新情况、新问题这要求老师要能根据半吋的实际情况,对教学 内容要灵活把握,对学生反馈的情况要迅速反应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多媒体课件是 很难处理的因此有些老师上课时,就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 各个教学步骤,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着课件指示的思路走下去,教学中不敢“越雷池 一步”,造成了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同吋老师只需点击鼠标 即可以展示已整理好的教学内容,将所有知识通过形象化的图片及动画展示给学生,虽 然方便快捷,但这样会使师生之间失去互动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再也难见 “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实质上是一 种冋归,回归到“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中,与现在的新课改大相径庭。
有吋为了达到 预先设定的答案而导致师生之间缺少灵活变通,有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妨碍了学生冋答问 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部分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内容华而不实,影响教学效果无可否认,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 课件制作不仅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还要求作者要能熟练地掌握一些课件制作的软件 (如 powerpoint、flash> authorweaver^ Aotiou,、MathCA 等),平时还得有一定量的素 材积累(如文字资料、图片、音乐、视频等),这对于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 有些老师由于没有很好的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停留 在最低级的“图片+文字”收集模式,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设计的多媒体 课件全是人篇的文字,而且颜色搭配不好,学生看起來会感到很累这种课件不但不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 学效果,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小的优势反之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 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 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看似 课件很精彩很热闹,实际上华而不实。
一•节课下來,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 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 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3、 多媒体演示代替课堂实验,削弱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生物学科是一门重视实验的学科,课本里有着很多的实验实验真实地再现了科学 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得知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学会操作技能,从而培养科学态度有些老 师在涉及课本实验的教学中,经常想用更加直观的多媒体來帮助学生完成实验,甚至代 替学生的动手操作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多媒体演示虽然能够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 但是学生实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植物嫁接 技术,临吋装片制作,标本制作,解剖方法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才能达 到教学人纲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操作才能熟练如果用观看录像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于 的实践过程,无疑是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有些实验只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 能获得深刻的印象如探究种子萌发时需要氧气的实验,如果教学吋只是让学生看课件 的演示来了解种子萌发吋需要氧气,学生的印象不会很深刻,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
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学生很久都不会忘记有句话说得对:听 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知道了,做过了就记住了所以在教学中该学生动手的实验,不 能用多媒体虚拟技术代替学生的实验操作,否则会失去对学生的科学性培养,削弱学生 的动手能力又如在介绍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等方面的知识时,老师只让学生观 看多媒体而不看实物,就会降低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甚至产生一•些误解如观察叶 的形态时,让学生观察实物就比看录像好得多又如蚯蚓体表的刚毛和粘液,只有亲自 动手摸一摸,才体会到粗糙的刚毛和湿润的体表;另外,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在不同的 时间和地点,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也会有不同的结论而这些,是多媒体所无法展示出 来的4、 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造成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有些老师多媒体课堂教学下,为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整堂课大量采用多媒体 课件,成了典型的电脑“满堂灌”,教师成了机械的电脑操作者,走入了 “使用的多媒 体信息越多越好”的误区这些多图片、文字在演示中往往一•闪而过,学生缺乏充裕的 吋间思考、缺少充分消化的余地,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记忆不 牢如“有丝分裂”这部分内容,应该用两课时进行学习。
第一课时学习植物细胞的有 丝分裂过程,第二课时学习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然后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 程的异同点,最后总结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及意义如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一节课 就把有丝分裂的问题解决了表面上看似知识系统完整,课堂紧凑有效,实际上把两节 课的内容合并为一节课上,在短短的45分钟内,让学生接受过多的新知识,吃夹生饭, 学生往往会消化不良,并无法很好的掌握,实际上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5、 大屏幕投影完全替代教师板书口常教学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时就完全脱离了粉笔和黑板,大屏幕投影完全替 代教师板书,这其实又是另外一•个误区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有些方面仍是 现代教学媒体所无法替代的如(1)板书在黑板上保留时间较长,便于学生总结归纳、 复习巩固板书内容在黑板上保留时间较长,甚至贯穿课堂始终,当一•节课结束时,黑 板上的内容仍赫然在H,因而便于学生总结归纳、复习巩固;(2)板书书写提纲挈领, 重点难点一门了然;由于时间、精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板书书写必须突出教材的精华, 提纲挈领,做到让学生一抬头,便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一 H 了然,从而使学生看得明白, 记得扼要,学得精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板书书写灵活互动,有利于捕捉 课堂闪现的灵感课堂上不同学生的知识面、表达能力等是有差异的,他们对同一现象 的认识和表述会不同,教师不可能课前完全预见,需要在课堂上生成板书这时黑板板 书就能得心应手了——黑板可以随写随看,内容还可方便地增删4)精心设计的板 书不仅赏心悦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一•个教师來说,写好粉笔字是 其很重要的基本功老师写一手好的粉笔字对学生來说有很大的吸引力,不仅能体现教 师逻辑思维、训练抽象能力,甚至可以体现教师形象,对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也有益 处因此在日常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板书的配合,而不能完全放弃书写 板书总之,多媒体教学是先进的,但也必需意识到多媒体必竟只是一种工具在日常的 生物课堂,一•定要有选择性的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明确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 的手段对生物课程中的有些内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习题 解析,概念讲解、原理推导等,就要少用、慎用多媒体而有些内容,如动态的、微观 的、抽象的生物情景,就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去展示要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适 量地使用多媒体,要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法优化组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的局 限性,力争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 刘利霞、王良俊 生物教学的多媒体技术实现及其正确丿应用限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8年笫3期[2] 梁金中 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与克服 《中学生物教学》 2007年第11期[3] 方志梅 多媒体教学应该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高教研究》 2006年第8期[4] 吴前明 多媒体教学新论 《时代教育》2008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