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_3.docx
7页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1-3单元(人教版2024)5.难度系数:0.65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学科素养·化学观念】(2024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期中改编)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我国古代有很多发明和技术就是经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这些发明和技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谷物酿酒 C.火法炼铜 D.使用火药【答案】A【解析】纺纱织布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谷物酿酒的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火法炼铜的过程中有铜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使用火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情境素材·传统工艺】(2023四川遂宁中考)遂宁大英为千年卓筒井采盐遗址保护区,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卓筒井是用直立粗大的竹筒汲卤的盐井,这里的“卤”为地下开采的卤水,含有氯化钠、水、泥沙等物质,下列制盐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锥钻井 B.竹筒取卤 C.滤缸滤卤 D.制盐烧煤【答案】D【解析】铁锥钻井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竹筒取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滤缸滤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制盐烧煤过程中,煤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2022山西中考)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放烟花 B.贴对联 C.剪窗花 D.包饺子【答案】A【解析】放烟花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其他过程都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4.(2024河北保定曲阳期中)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用作燃料 B.氧气用于气焊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氮气用作保护气【答案】C【解析】氢气作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氧气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铜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5.(2024山东菏泽牡丹期中改编)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首次采用“零碳甲醇”作为燃料,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真正体现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下列有关甲醇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B.容易被点燃C.有刺激性气味 D.容易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溶解【答案】B【解析】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6.(2023山东淄博中考)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B.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组分之间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C.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答案】A【解析】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体积分数约为78%的是氮气;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组分之间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7.(2023云南中考)下列空气污染物中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A.NO2 B.PM10 C.CO D.O3【答案】A【解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导致酸雨的形成,PM10CO、O3不能形成酸雨。
8.(2023江苏常州武进一模改编,)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稀有气体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稀有气体中有氦气、氖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氧气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氮气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9.(2023广西中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D【解析】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热现象,放热;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10.(2024广东深圳南山期中)木炭燃烧实验过程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现象是木炭燃烧,产生红热现象B.②中操作应将木炭缓慢伸入瓶中C.③中操作是为了防止生成物污染空气D.对比①②现象可知,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答案】C【解析】①是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产生红热现象;②中操作是将木炭由上到下缓慢伸入瓶中,以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中操作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对比①②可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证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11.(2023广西中考)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答案】A【解析】闻到臭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12.【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4江苏连云港灌云期中)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数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⑥Mg2+比Mg稳定A.①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答案】C【解析】①镁离子和镁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12;②镁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2;③镁离子有2个电子层,镁原子有3个电子层;④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镁离子的质量与镁原子的质量几乎相等;⑤镁离子和镁原子的质子数都为12;⑥Mg2+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相对稳定结构,比Mg原子稳定13.(2024湖北武汉蔡甸期中)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易得电子,④易失电子 B.①带正电,②带负电C.只有①③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①②③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答案】D【解析】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④中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该电子层有2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不容易得失电子。
①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②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氯原子,氯原子不带电①③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④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该电子层有2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①表示Mg2+,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镁原子的电子层数为3;②表示氯原子,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③表示氩原子,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故①②③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14.(2024山东临沂沂水期中)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是a和b B.原子不带电的原因是a和c的个数相等,电性相反C.原子中a、b、c的个数一定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b上【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a粒子带正电,则a为质子;b粒子不带电,则b为中子;c粒子带负电,则c为电子在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种类在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即a和c的个数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而中子数不一定和质子数相等,即a与b的个数不一定相等。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即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b上15.【学科素养·化学观念】(2024山东德州夏津期末)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用了碳化硅(SiC)碳元素和硅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答案】A【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16.(6分)(2024山东淄博沂源期中)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分)(2)下列叙述中:①酒精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②水受热变成水蒸气;③木炭具有可燃性;④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每空2分,共4分)【答案】(1)物理 化学 (2)② ④【解析】(1)白糖熔化过程中,只是白糖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糖变黑生成了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②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7.(12分)(2024安徽宿州泗县期中改编)李明查阅资料发现五氧化二磷有毒,在图1的启发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已知铜粉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1)图2实验中需要提供足量的_______(填“铜粉”或“空气”);在实验中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3利用传感技术实时测定了图1实验过程中压强变化情况解释图中CD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室温下,图2实验测定的数据如表(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硬质玻璃反应前注射器反应后注射器管的体积中空气的体积中气体的体积50.0 mL20.0 mL6.5 mL实验测得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4)图2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答案】(1)铜粉 尽可能消耗装置中的氧气 铜+氧气氧化铜(2)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