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儿科护理学第三章.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20069064
  • 上传时间:2023-04-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8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第一节概述一、新生儿分类(一) 根据胎龄分类1 •足月儿:胎龄满37~42周2•早产儿:胎龄满26~37周(1) 早早产儿:胎龄小于32周(2) 过渡足月儿:第37周的早产儿3 •过期产儿:胎龄超过42周(二)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1•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4000克2•低出生体重儿:低于2500克(1) 低于1500克——极低出生体重儿(2) 低于1000克——超低出生体重儿3. 巨大儿:大于4000克(三) 根据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1•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2•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者3•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者(四) 高危新生儿: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 1•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2•异常分娩的新生儿3•出生时异常的新生儿4•孕妇有不良生活习惯史5•曾有新生儿期因疾病死亡史者6•正常新生儿以外的各种类型新生儿及有疾病的新生儿第二节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特点一、几个概念1. 正常足月新生儿:胎龄满37~42周,体重在2500克以上,身长47cm以上,无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2.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满26周,不足37周的活产新生儿3. 中性温度:机体耗氧量最少,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也少,又能保证正常的体温 的适宜的环境温度。

      正常足月儿穿衣、包被,室温24 °C即可达到中性温度要求4. 呼吸暂停:呼吸停止超过15~20秒,或虽不到20秒,但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 现发绀及肌张力减低二、外观特点足月儿早产儿皮肤红润,胎毛少发亮,水肿,胎毛多耳廓软骨发育良好软、薄,紧贴颞部指甲达到或超过指端未达指端乳腺可摸到结节无结节足纹多少外生殖器睾丸降入阴囊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睾丸未降大阴唇未遮盖小阴唇三、各器官系统特点足月儿早产儿体温•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大,为成人的三倍,散热比成人快4倍•依靠棕色脂肪代谢产热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缺少棕色脂肪•易出现体温偏低或不升呼吸系统•频率40-50次/分•节律常不规则•腹式呼吸•浅快而不规则或暂停•咳嗽反射弱,易梗阻•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之循环系统•卵圆孔、动脉导管关闭•心率平均120-140次/分•血压 70/50mmHg消化系统•胃横位,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易溢乳•胎便(生后12小时开始排,3-4天排完)•吞咽反射弱,易呛奶•肝功能不完善,凝血因子合成不足,易出血血液系统•红细胞、血红蛋白高•血红蛋白中胎儿血红蛋白占70%•血小板数量低•维生素K不足,凝血因子缺乏——肺出血、颅内出血泌尿系统•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生后24小时内排尿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原始神经反射(觅食、拥抱、握持、吸吮等)•神经反射弱或不完全•易缺氧,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发育不完善,易脑出血免疫系统•接受母体IgG,不易患传染病• IgA、IgM缺乏,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四、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1.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2-3天出现,体重下降不超过10%, 10天左右恢复2. 生理性黄疸3. 生理性乳腺增大:生后3-5天出现,2-3周消退,男女均可出现4. 假月经:部分女婴生后5-7天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持续1-3天5. 口腔内改变:上皮珠(上皮细胞和粘液腺分泌物堆积)和螳螂嘴(颊部脂肪垫)第三节新生儿与早产儿的护理一、正常新生儿的护理1. 环境:室温 22°C~24°C,湿度 55%~65%2. 保持呼吸道通畅3. 保持体温恒定: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4. 预防感染5. 皮肤与脐带护理:每日在奶前沐浴1-2次;脐带残端1~7天内脱落,每日用75%酒精 消毒。

      6. 喂养7. 预防接种二、早产儿的护理1. 环境:室温 24°C~26°C,湿度 55%~65%2. 保暖:体重小于2kg者,置于婴儿培养箱保暖3. 合理喂养(1) 开奶时间:出生体重在1.5kg以上而无青紫的患儿,出生后2〜4小时喂10%葡 萄糖水2ml/kg,无呕吐者,在6〜8小时喂乳;出生体重在1.5kg以下或伴有青紫者, 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2) 喂养方式:最好用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婴配方奶为宜(3) 喂养方法:奶后宜取右侧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和呕吐现象吸吮 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液4. 用氧气浓度30%~40%吸氧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氧中毒的发生5. 密切观察出血等情况第四节新生儿窒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以产程开始后多见1. 孕母因素(1) 母亲年龄>35岁或<16岁易发生(2) 全身及产科疾病2. 分娩因素3. 胎儿因素二、 临床表现1. 胎儿缺氧表现(1) 早期:胎动增加,胎心超过160次/分(2)晚期: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减慢或停止2. 分类(1) 轻度窒息:生后1分钟Apgar评分4-7分(2) 重度窒息:生后1分钟Apgar评分0-3分三、治疗与护理措施1. ABCDE复苏方案A立即清除口鼻咽部黏液及羊水,吸出新生儿咽部黏液和羊水,必要时用气管插管吸 取B对无呼吸或心率V100次/分的新生儿应进行正压人工呼吸,一般采用自动充气式气 囊进行。

      频率:40~60次/分C用拇指法或双指法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下1/3部位,频率:100次/分,深度:1~2cmD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应用E 每30秒评价1次2. 监护3. 保暖第五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 新生儿窒息后严重并发症2. 缺氧原因:围生期窒息、反复呼吸暂停、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等3. 脑损伤部位与胎龄有关(1) 足月儿:脑皮质、矢状窦旁区(2)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白质区二、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意识及肌张力变化1•轻度:兴奋、激惹,肌张力正常2•中度:嗜睡、迟钝,肌张力降低3•重度:意识模糊、昏迷,肌张力松软三、 辅助检查1.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升高:脑组织受损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神经元受损3. CT:最适合检查时间生后2~5天四、 治疗原则1. 支持疗法:给氧,改善通气,纠正酸中毒2. 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顽固者用安定或水合氯醛3. 治疗脑水肿:一般用速尿,严重者用甘露醇五、 护理措施1. 保持呼吸道通畅2. 消毒隔离3. 加强监护4. 安慰家长第六节新生儿颅内出血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1- 缺血缺氧:早产儿多见2- 产伤:足月儿多见二、 临床表现1. 生后1~2天内出现2.意识改变' 眼部症状颅内压增咼表现4. 呼吸系统表现5・肌张力:早期增高,以后减低6. 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差7・其他:黄疸、贫血等三、 辅助检查1・脑脊液:均匀血性和缩皱红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增高2・CT、B超:提供出血部位和范围四、 治疗原则1. 镇静止惊: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2. 降低颅压:可用速尿3. 止血及对症处理4. 使用恢复脑细胞功能的药物5. 支持疗法五、 护理措施1. 环境适宜,保持环境及患儿安静2. 降温处理3. 喂养:少量多餐,保证入量,必要时鼻饲4. 保持呼吸道通畅5. 观察并发症6. 遵医嘱给药健康教育第七节新生儿黄疸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1. 胆红素生成较多:每日胆红素生成约为成人的2倍(1) 红细胞破坏多(2) 红细胞寿命短(3) 血红蛋白分解速度快(4) 旁路胆红素来源多2. 联结运送胆红素能力弱3. 肝摄取胆红素能力差4. 肝脏酶系统功能不完善5. 肝肠循环特殊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为成人的1%~2%二、新生儿黄疸分类(一) 生理性黄疸生后2-3天出现,5-7天达到高峰,10-14天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205 |J mol/L (12mg/dl),早产儿〈257》mol/L (15mg/dl),一般情况良好。

      二) 病理性黄疸1 •病理性黄疸特点(1) 黄疸出现早(24小时内)(2) 程度重(3) 发展快:每日上升〉85j mol/L (5mg/dl)(4) 消退晚或退而复现(5) 血清结合胆红素〉34j mol/L (2mg/dl)2•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1) 新生儿肝炎: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多见,一般生后2-3周出现黄疸(2) 败血症:由脐炎、脓疱疮引起最多见,一般于1周内出现(3) 新生儿溶血:ABO、Rh溶血最多见ABO血型不合:50%发生于第一胎,母亲AB型或婴儿0型均不发生Rh血型不合:一般不发生于第一胎主要表现:胎儿水肿、黄疸、胆红素脑病(4) 胆道闭锁:大便陶土色,生后1 -3周出现(5) 母乳性黄疸:发生率0.5~2%, 一般喂养后4-5天出现,2-3周达到高峰,可停止 母乳喂养1~4天,待黄疸消退后再喂三、 临床表现1•黄疸2. 胆红素脑病(1) 血清胆红素〉342“mol/L (20mg/dl)易引起(2) 反应差,拒乳,尖叫,肌张力变化等四、 新生儿黄疸治疗原则1. 针对病因,米取积极治疗2. 降低血清胆红素(退黄)3. 控制新生儿感染,保护肝功能4. 纠正缺氧、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五、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皮肤颜色,生命体征、大小便等2. 保暖3. 尽早喂养4. 处理感染灶:3%过氧化氢清洗脐部5. 光照疗法6. 给予补液和白蛋白治疗7. 健康指导第八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1. 早产儿多见2. 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1) 胎龄20~24周出现,35周后迅速增加(2)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二、 临床表现1. 生后2-6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2.生后24小时X线特征性改变(1) 毛玻璃样(2) 支气管充气征(3) 白肺三、护理措施1- 氧疗护理(1)持续正压呼吸用氧(CPAP)⑵简易鼻塞瓶装法:压力5~10叫0 (早产儿2~3叫0),水封瓶置于患儿水平位下 30~50cm2- 气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1) 体位:平卧一-左侧卧位一-右侧卧位(2) 用药后4~6小时内禁止呼吸道吸引第九节新生儿肺炎一、 吸入性肺炎1. 吸入羊水、胎粪、乳汁2. 以胎粪吸入最为严重,足月及过期产儿多见3. 临床特征(1) 出生时多窒息,复苏后可有呼吸快,呻吟,鼻翼扇动,反应差,体温不稳定等(2) 严重时可出现双眼凝视、尖叫、惊厥,呼吸衰竭等二、 感染性肺炎(一) 病因1. 产前感染:生后12~2 4小时发病,以病毒为主2. 产时感染:出生3~5天发病3. 产后感染:出生5~7天发病,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二) 临床特点1. 宫内感染:常有窒息史,多在12~24小时之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