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福建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32775290
  • 上传时间:2022-08-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检测六 文化经典阅读1.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从“何以伐为”和“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2)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让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1)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子路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孔子对他的态度你从子路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为什么孔子对子路所言持否定态度?请联系生活谈谈孔子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

      3.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④,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注:①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②三归:市租根据《管子·山至数》的记载,市租按常例应该由国君收取齐桓公称霸后,对于管仲恩赏有加,就将收市租的权力给了他③摄:统辖④反坫(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1)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2)从这两则文字中我们发现孔子具有什么样的仁爱观?4.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5.阅读《孟子》选段,回答下列问题: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①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②者,鹯③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离娄上》)注:①圹:同“旷”,旷野②爵:同“雀”③鹯:一种像鹞鹰的猛禽1)“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这两个比喻阐述了什么道理?(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选自《孟子·尽心下》,反映的也是孟子的仁政思想,请你结合上面选段,谈谈自己的认识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司马牛②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注:①道,通“导”②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魅的弟弟桓魅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

      司马牛逃到鲁国1)根据文段,请你阐述为什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子夏劝说司马牛,是践行孔子待友之道的典范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两则材料所体现的待友之道7.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1)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7.28)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王①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②之!《诗》云:‘王赫斯③怒,爰④整其旅,以遏徂莒⑤,以笃周祜⑥,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⑦志?’一人衡行⑧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注:①王:指齐宣王。

      ②大:扩大③赫斯:发怒的样子④爰:于是⑤遏:阻止徂:往,到莒:古国名,在今山东莒县,公元前431年被楚国消灭⑥笃:厚⑦厥:用法同“其”⑧衡行:即“横行”1)孟子引用《诗》中的话强调了“文王之勇”,什么是“文王之勇”?请简析2)孟子又说:“好勇斗很,以危其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孟子“勇”的理解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儒家向来重视“义利”之辨,强调辨明“义”与“利”的关系下面是先秦儒家有关“义利观”的几段文字: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曰:“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孟子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1)结合选段,请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先秦儒家所认为的“义”与“利”的关系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分析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10.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问有余,必曰‘有’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上》)注: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1)孔子和孟子认为应该怎样侍奉父母?(2)请结合孟子的观点谈谈应该怎样修身?答案与解析专题检测六 文化经典阅读1.(1)以德治国2)示例:不矛盾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对冉有不应用那种道德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2.(1)率真(直率)、不谦逊2)示例:因为孔子主张为人要谦虚礼让,讲究礼节3.(1)①管仲之器小哉;②管仲是仁者2)孔子的仁爱观,主要是看一个人对全社会的贡献孔子否定了管仲知礼而肯定他为仁,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而肯定他的大节大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识上能通达4.(1)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2)示例: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

      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5.(1)是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示例:上面选段,孟子强调的是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得民心者得天下;这里孟子更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认为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两个选段都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6.(1)示例:君子能积极地以敬持身,没有过失,又能待人恭敬,合于礼节,那么全天下的人都会乐于和他相处,把他看成兄弟了,这就是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道理2)示例:朋友有过失或疑惑,应诚挚地帮助他用合乎义理的内容来劝导他;劝导的辞气,沟通的态度方法等,要因人、事、情景不同而深加考虑如果朋友不听,那就停止劝导,以免自取其辱7.(1)目的在于劝诫人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让美德善行流行天下2)示例:孟子这句话是希望我们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养成自己的美德修养美德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听、多看,谦虚好学,择善从之,并且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8.(1)“文王之勇”实际是国君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胆略和威勇,即大勇,孟子认为与邻国交往,不是基于一己的利益而用武,而是为了全天下人民的利益而用武。

      这体现了仁者主政不以大自居,且能以大事小2)在孟子看来,勇有小勇(匹夫之勇)与大勇之分从效果来说,小勇敌一人,而且自身遭难不说,还累及父母家人;而大勇则可以安天下,而且符合道义,是一种勇德9.(1)义利兼顾(义利并重、义利并举),义以生利,以义为上(以义制利、先义后利、重义轻利、见利思义)2)示例:当今社会,儒家“义利观”对我们弘扬社会道义、合理利用自然、尊重经济规律和法治精神等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理应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唯利是图利润的获得,必须受到社会道德规范、国家法律法规等“义”的约束而三鹿奶粉事件、郑州双汇瘦肉精事件等,都是企业见利忘义自毁前程的典型例证10.(1)既要懂得“养”父母(“养口体”),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懂得“敬”父母(“养志”),尊重、满足父母的意愿2)示例:修身的根本是守护好自身守护自身而不使自己陷入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这就能侍奉好父母,反之就不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是所有服侍工作的根本守护自己而使自己归于仁义礼智,就能治国平天下因此守护自己是人一切操守的根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