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
41页武汉科技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根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 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及要求,武汉科技 职业学院自2007年11月全面启动评估工作以来,把评建工 作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历史 性机遇,精心组织,层层动员,对照标准,认真开展评建和 整改工作现自评如下:第一部分学院概况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是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 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始建 于1984年,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经成为一所 以电子信息应用技术为主,工、经、管、文等专业协调发展, 初具办学特色,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高等职业学院一、历史沿革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是由原民办东湖大学和原民办武汉 科技工程学校组建而成东湖大学创办于1984年5月,武 汉科技工程学校创办于1993年5月2001年,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鄂教 发[2001]64号)批准以“武汉科技工程学校”为基础,联合 “东湖大学”,筹建“武汉科技职业学院”2002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2] 54号) 批准,教育部(教函[2002] 201号文件公示学院代码为12987 ) 备案,正式组建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教学业务接受湖北省教育厅的管理 和指导,学院党委接受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领导二、办学条件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法定地址在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铁 机村特2号,教学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板桥特1号校园占 地面积130265平方米,建筑面积72555平方米,教学行政 用房面积38709平方米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5个,配置 教学用计算机470台、教学仪器设备668台(套),教学仪 器设备值总计86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16. 1万册,多媒体 教室、语音室有957个座位,校园网能满足学院教学工作和 学习及现代网络服务的需要,各项教学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三、管理体制与内设机构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党政领导由院 长、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副院长、院长助理等组成学院设院办公室(含文明办)、教务处、招生与就业指 导处、学生工作处(含安全保卫)、宣传处(部)、人事处、 财务处、后勤处(含资产管理)、实验中心(含职业技能培 训与鉴定)、教学督导室、图书馆(含教育信息中心)、民办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等机构学院党群机构设院党委办公室、工会、团委等U!学院设有4系1部:电子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语 言与媒体传播系、经济贸易系,基础课部。
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多媒 体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应用英语、 商务英语、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会展策划与管理、会计 电算化、金融保险、国际贸易实务等14个专业学院在校学生1991人教师112人,其中专任教师79 人、兼职教师33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3人,双 师素质教师26人五、办学成效学院坚持“依法办学、跟踪市场、立德树人、回报社会” 的办学理念,立足湖北、面向区域经济、服务基层,为国家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赢 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较好的社会评价学院被省教育厅评 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以来连续三届获“武 汉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院党委每年被评为武昌区“先 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共青团武汉市委授予学院“青年志 愿者吴天祥小组”称号,2008年学院团委被评为湖北省第四 届志愿者组织奖,院团委连续9年被评为武昌区“红旗团委”, 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直机关“五四红旗团委”,2009年被评 为武汉市“五四红旗团委”,2009年获武汉市“青年志愿者 优秀服务集体奖”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 生关注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为企业和社区服务,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青年志愿者参加了中国科协2007 年年会、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服务、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武 汉站黄鹤楼主会场、2008年湖北省艺术馆举办的周韶华艺术 展览等活动的服务工作,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和团市委的 表彰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对学院志 愿者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然与志愿者留影工商管理系学 生骆超在2008年暑假期间自愿自费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 近一个月的出色工作,受到四川茂县政府表彰和学院嘉奖, 人民日报对骆超同学的先进事迹作了专题报道学院董事长、院长艾昌清教授自1973年投身教育事业, 1987年创办民办高校,在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忠诚党的教 育事业,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倾情高等教育大众 化,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院校,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 的赞誉,被省政府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 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曾当选为中共武昌区第八、九 次党代会代表,是武昌区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2008 年被武昌区人大常委会评选为“优秀人大代表”曾参加全 国人大在上海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 改研讨会第二部分评建工作一、加强领导,全员参与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 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的精神,把评建工作作为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促进学院可持续性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于2007 年11月向湖北省教育厅申请参加评估。
为保证评建工作的 顺利展开,学院成立了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艾昌清任 组长,党委书记王柏林、常务副院长刘晰梦、副院长周泽义 为副组长;院长助理郭鹤鸣、万文婷,评建办主任李之栋、 教务处长张凡、宣传处长赵志宏、学工处长崔艳斌、院办主 任胡美蓉为成员同时成立了学院评建办公室、系(部)评 建工作小组等机构学院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 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要求,制定了《武汉科技职业 学院评估工作方案与实施细则》,对学院评建工作进行了总 体部署,分解了评建任务,建立了院长、责任人、承办人三 级责任制,并安排了评建工作专项经费,为开展评建工作提 供了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和经费保证全院上下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感, 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评建工作,形成“人人了解评建、 人人关注评建、人人参与评建、人人为评建做贡献”的良好 局面二、 理论武装,思想先行学院多次召开全体师生评建动员大会,运用院报、板报 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评估工作,编印了 “评估工作指 南”、“教职工评估须知”、“学生评估须知”等评估学习材料, 将近年来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及评建知识汇 集成册,印发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 汇编》4册,做到人手一套。
为准确把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 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文件精神,2007年12 月、2008年4月,学院两次组织全体师生学习教育部教高 [2006] 16号文件,先后进行了评估知识竞赛以及开卷、闭卷 考试2009年1至2月,学院又先后两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 会,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多次邀请有关专家来学院作专题 报告,对教高[2006] 16号文件精神进行了再学习;学院 领导进行了再动员;省科协领导出席会议并对全院师生进行 了再鼓劲学院先后有120多人次到10余所兄弟院校学习 取经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全院教职工进一步统一 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三、 以评促建,讲求实效学院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对照标准,找出差距,抓住重点, 落实整改一)更新教育观念,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学院通过组织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学习教育部教高[2006J16号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到: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一定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办学; 教育部教高[2006] 16号文件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 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充分研讨、 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对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有关文件进行了修 订和完善,进一步明确了以办学目标定位、教育思想以及办 学理念等为主要内容的办学指导思想,树立了科学的人才观 和质量观,办学目标定位更加准确,办学思路更加清晰二)夯实基础设施,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院按照教育部《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及高职 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在没有国家 财政拨款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筹资金,加大 了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特别是评建以来,学院先后投 入资金3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號建设,加大实验中心建设力 度,改、扩建和新建电工电子综合实验室、计算机专业实验 实训室、会计电算化仿真实验室等实验室15个,使教学基 础设施日益满足学院发展及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三)强化质量意识,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加强高等职业学院的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 等职业院校的生命线学院必须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 学质量上,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从严治教,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维护稳定,保障高 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学院先后制(修)订了 221个文件,规范和完善了党群、 行政、教学、招生、就业、学工、人事、财务、后勤等职能 部门的管理制度,编印了《武汉科技职业学院管理制度汇 编》,强化了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监控,保证了教学管理、 学生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有序运行。
学院通过以评促建,为确保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 水平逐步提高、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自评情况一、办学指导思想学院办学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为依据,以教育部教高 [2006] 16号文件为纲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 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区域经济和 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民办高 等职业学院一)学院定位与办学思路1•学院定位办学目标定位:跟踪市场,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以教育部教高[2006] 16号文件为纲领,力求把学院建 设成为一所办学规模适度,专业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综 合效益好,在湖北省有较高知名度的民办高等职业学院办学类型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定位:以电子信息应用技术为主,工、经、管、文 等专业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顺 应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立足湖北,面向区 域经济,服务基层,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 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融“教、学、 做”为一体,推行“双证书”制度。
2. 办学思路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根据学院的办学条件,实施“质 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十 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学院发展目标校园建设目标:立足现有校园和教学区办学条件的改造 与提升,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 东职业教育科技园建设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办学规模目标:三年内在校学生达到3500人专业建设目标:三年内增设专业2-3个,建成1—2个 重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三年内, 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例达到60%以上,具有副高及以上职 称教师达到30%以上,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 学位比例达到45%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5%,建设一支 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二)教育思想观念学院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把教育思想观 念的转变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组织全院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