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1 新人教版.ppt
25页第 6 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分封制,烽 火 戏 诸 侯,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洛,东周,春秋:,战国:,建立:周平王 洛邑 前770年,一.春秋争霸,1.背景:周王室衰微,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它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2.目的:,3.主要霸主:,吴王阖闾,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春秋霸主,,自然条件优越:地处沿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管仲改革,口号:“尊王攘夷 ”,1、改革内政 2、发展生产 3、改革军制,,4.齐桓公称霸,,国富兵强,称霸标志:,葵丘会盟,(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晋文公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5.晋文公称霸,,条件:,战争:,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成语:卧薪尝胆,小车,骑兵与兵器,6.评价争霸战争,,积极,,消极,给人民带来巨 大的灾难促进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二.战国七雄,齐 楚 韩 燕 赵 魏 秦,(七叔含烟找围巾),1.战国七雄:,2.战国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1,2,3,4,5,6,7,楚,秦,燕,,,,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齐,田氏代齐,,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减灶计,赵,齐,桂陵,大梁,桂陵之战,庞涓,快回来!!,围魏救赵,魏,救命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我离间!,白起,廉颇,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赵王,赵括取代廉颇!,赵括,我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赵括,桂陵之战,魏赵、齐,围魏救赵,魏国遭重创,马陵之战,魏齐,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战 国,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有哪些特点?从两个战例的规模、战争的最终目的比较。
材料一 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小国,楚成王只派了少量兵力阻止楚军一进攻,晋文公立即命令退避三舍到了城濮(p) ,晋军假装败退楚军中了埋伏,一天之内被晋军打得七零八落晋文公下令,吩咐将士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不久晋文公会盟诸侯,当上中原霸主 材料二 公元前262年,秦派兵攻赵,廉颇驻守长平,筑垒(li)固守三年不分胜负前260年,赵王急于求战,中了反间计,起用赵括代替廉颇,大举进攻被秦军分割包围赵军被困46天,赵括被射死,40多万赵军投降后,除204个年幼的被放回报信外,其余统统被杀害或活埋城濮之战(春秋),小,大,长平之战(战国),规模 时间 目的/特点,,短,长,统一/兼并,争霸,春秋和战国的战争有什么不同?,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桂陵之战 吴越争霸 长平之战 城濮之战,,,,,齐桓公在称霸过程中,采用了什么口号来号召诸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尊王攘夷” C.“天下为公” D.“家天下”,,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长平之战,主角是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
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秦国和齐国 B.魏国和赵国 C.秦国和楚国 D.秦国和赵国,,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