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e****s
  • 文档编号:237630852
  • 上传时间:2022-0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9.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XXXX-2010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 Exports classified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s enterprises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 risk classification (征求意见稿 v6) 2010-XX-XX 发布 2010-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XXXX-2010 前 言 本标准根据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桂家祥 于群利 魏红兵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XXXX2010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的要求、程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检疫机构对各类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过程中产品风险分级的技术指导, 也可作为各类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规范的编制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紧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760 消费品安全风险分级通则 GB/T 23694 风险管理 术语 SN/T XXXX 出口工业产品分类管理 通用要求 3 术语术语 SN/T XXXX 和 GB/T 23694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风险风险 risk 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 注 1:术语“风险”通常仅应用于至少有可能会产生负面结果的情况 注 2:在某种情况下风险起因于与预期的后果或事件偏离的可能性 GB/T 23694 3.2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 risk identification 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3.1)要素的过程 注 1:要素可以包括来源或危险(源) 、事件、后果和概率 注 2:风险识别也可以反映出利益相关者关心的问题 GB/T 23694 3.3 风险估计风险估计 risk estimation 对伤害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严重程度赋值的过程 GB/T 22760 3.4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系统地运用现有信息确定危害和进行风险估计的过程。

      GB/T 22760 3.5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 risk evaluation 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实现可容许风险的过程 GB/T 22760 3.6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GB/T 22760 风险等级风险等级 risk grade 按照危害程度和危害发生概率的差异而定出的产品风险高低级别 危险程度确定危险程度确定 determination of risk degree 对产品相关的项目和产品整体风险产生危害的程度进行赋值的过程 危害概率确定危害概率确定 determination of risk probability 对产品相关的项目风险及其产品出口贸易过程风险发生概率进行赋值的过程 3.10 风险分级风险分级 Risk Classification 根据风险评估所确立的产品风险等级的过程, 出口工业产品的风险分级按高低分为高风险、 较高风险和一般风险三个风险等级 4 风险风险分级分级的的要求要求 风险风险分级分级的一般程序的一般程序 风险分级的程序主要包括风险分级的准备、 风险识别、危害程度确定、 危害概率确定、 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结果确定等步骤。

      其一般程序见图 1 图 1 风险分级流程图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的信息有效的信息有效 在风险分级的准备中,从产品特征、质量数据、敏感因子和其他潜在危害因素等方面广泛收集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 5 风险风险分级分级的程序的程序 风险风险分级分级的的准备准备 确定风险分级对象 按工业产品的分类, 明确待风险分级的具体产品风险分级对象宜考虑产品特性、产地情况、用途等因素,在 HS 编码的框架下确定 .2 确定方法 针对选定的风险分析的对象,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识别、危害程度确定、概率确定)和风险评价必要时,采取成立专家组开展风险分析工作 信息收集 .1 产品特性信息的收集,主要包括: a) 物理危害 电气危险: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由于电流、电磁场、静电等造成建筑设施、电气设备毁坏、人员、动物伤亡的危险 机械危险: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由于零部件、加工对象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的机械作用产生伤害的危险 电磁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产生的电磁波对周围环境、人员、动物及设施造成的危害 发热灼伤及火灾危险: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产生热量引起人员、动物灼伤及着火的危害 放射性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释放出放射性物质或引起电离辐射危害人类健康, 影响生物正常生长和生态平衡的危害。

      听力视力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由于声音、光线的强度、频谱对使用者的听力、视力造成的危害 物理环境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对周围水、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造成的物理危害 b) 化学危害化学危害 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释放化学物质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长和生态平衡的危害 伤害皮肤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释放化学物质引起皮肤过敏、刺激的危害 化学环境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化学物质的外泄或污染对周围水、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造成的化学危害 c) 生物危害生物危害 生物致病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由于产品引起的人员、动物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病原体、寄生虫、细菌所造成的疾病、健康危害 生物环境危害: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对周围水、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造成的生物危害 d) 消费者权益损害消费者权益损害 消费者受欺诈伤害:产品使用说明、成分标签、护理标签、 产地标签、 功能性标签等误导消费者而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 .2质量数据的信息收集,主要包括: a) 产品不合格情况的历史数据 b) 国内外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及通报情况 c) 投诉、索赔、退货及其他质量事故情况 .3 收集敏感因子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 a) 进口国(地区)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b) 产品的社会关注度 c) 贸易方式 d) 产品使用环境 .4 其他潜在危害因素的信息,主要是指: 产品在正常使用或误用中某些潜在的其他因素引发人员、 动物、周围环境、设施危害的风险。

      5.2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 识别危害项目 按工业产品的类别,确定能够体现产品技术特征、质量特征的具体技术项目,并根据产品特性将这些技术项目进行危害归类 5. 确定风险项目 当某一工业产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危害时, 应该分别对每种危害进行风险识别, 并确定该产品风险分级所包括的具体技术项目 风险识别的途径主要包括: a) 进口国和我国已经发布实施的该产品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双边协议等; b) 科学技术资料,包括科研成果报告、论文、资料、媒体等 c) 工业产品的社会关注度、该类型工业产品是否出现重大事故; d) 国、内外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用户投诉、索赔、退货及其他质量事故分析资料等; e) 国外官方机构通报、召回等信息; f) 模拟试验、检测、专家建议等 风险估计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主要包括危害程度确定和危害概率确定两部分 .2 危害程度确定 .1 危害程度的划分 工业产品在正常使用和可以预见的误用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程度一般分为:非常严重、严重、一般、微弱对应的危害等级和危害特征描述见表 1 .2 危害程度的赋值 危害程度具体赋值时,以危害程度确定的项目对象为基础,在进行机理分析和符合科学原理的前提下确立该项目适当的危害等级。

      各种危害程度、等级的特征描述见表 1 表表 1 危害程度的特征描述与危害程度的特征描述与等级等级 危害等级危害等级 危害程度危害程度 危害特征描述危害特征描述 非常严重 灾难性危害 (伤害) 火灾、水灾、爆炸、人员伤亡、窒息、身体残疾或导致企业停产、工程停工或其它重大经济损失等 严重 不可逆转的危害(伤害) 人体不可修复的疤痕、伤害需要急症或住院治疗,对人体造成负面影响,企业生产、工程进展、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对消费者构成严重危害的欺诈等 一般 一般的危害 (伤害) 危害轻微,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在门诊治疗即可得到避免,对企业、工程的的影响通过一般处理即可避免,对消费者构成较严重的欺诈等 微弱 轻微的危害 (伤害) 危害非常微弱,对人体的伤害可以自行处理即可得到避免,对企业、工程的的影响极小,消费者构成一定的欺诈等 .3 危害概率确定 .1 危害概率类型 工业产品在正常使用和可以预见的误用过程中发生的危害(伤害)概率(可能性)一般分为八种类型对应的概率量值及其概率特征描述见表 2 表表 2. 八种危害概率的类型、对应八种危害概率的类型、对应量化值及其特征描述量化值及其特征描述 .2 质量数据的危害概率(q1)赋值 质量数据的危害概率赋值时, 以危害识别确定的项目对象为基础, 依据该项目不合格情况的历史数据; 国内外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及通报情况;投诉、索赔、退货及其他质量事故情况进行综合确定,以上三者之和即为质量数据的危害概率 q1。

      .3 敏感因子及其他潜在危害因素的危害概率(q2)赋值 敏感因子及其他潜在危害因素的危害概率赋值时, 以危害识别确定的项目对象为基础, 依据该项目进口国 (地区) 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产品的社会关注度;贸易方式;产品使用危害概率 概率特征描述 概率类型 量值 1/2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在任何情况下会重复出现 1/10 经常会发生危害事件 1/100 有一定的危害事件发生,可能性不属于小概率事件 1/1000 有一定的危害事件发生,可能性属于小概率事件 1/10000 会发生少数危害事件,但可能性较小 1/100000 会发生少数危害事件,但可能性极小 1/1000000 不会发生危害事件,但在极少数特定情况下可能发生 1/10000000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危害事件 环境; 其他潜在危害因素进行综合确定, 以上各因子之和即为敏感因子及其他潜在危害因素的危害概率 q2 5.4 全过程危害概率(q)确定 全过程危害概率确定时,以危害识别确定的项目对象为基础,在确定质量数据的危害概率 q1(.2)和敏感因子及其他潜在危害因素概率 q2()的基础上,以两者概率之积作为该项目的全过程危害概率。

      即: q = q1 X q2 5.4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 5.4.1 产品项目的风险评价 针对产品项目的风险评价,首先按风险识别(5.2)识别的逐个危害项目,根据其危害程度()确定和危害概率()所确定危害概率 q 值,对照表 3 确定逐个项目的风险等级 表表 3. 工业品风险等级工业品风险等级矩阵法矩阵法划分表划分表 .2 产品整体风险评价 针对产品整体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当某一工业产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危害时, 以各种危害最高风险等级作为该产品的风险等级产品风险评价记录参见附录 A 5.4.3 风险分级文件 工业品质量安全风险分级应该形成分级报告,具体内容包括: a) 风险分级的信息收集、分析、归纳; b) 风险分级的目标; c) 危害类型; d) 危害程度确定及其依据; e) 危害概率确定及其依据; f) 风险等级的确定 g) 专家小组对结果复审及其结论记录 5.5 风险风险等级的确定等级的确定 工业品质量安全风险分级的结果应该根据不同情况报专家小组对结果进行复审和确认 高风险产品应该报总局专家小组复审并确认, 较高风险产品、 一般风险产品应报直属局专家小组复审和确认, 确认后的结果分别由总局和直属局授权专家小组发布并在专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