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园本培训教师发言材料: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doc
7页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 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 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风靡全球的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 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 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从这一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它 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 施的重要因素同时,环境布置还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使幼儿在与环境 的互动中发展起来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邛急性课程二在开发 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 点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对幼儿园教育而言,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 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和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的大环 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 神的要素的总和,它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场地、园舍设备、材料、空间结构与环境 布置等,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物质条件与基础,它影响和制约着幼儿 园教育的质量。
例如:如果地方小,幼儿多,缺乏必要的玩具、游戏材料与设 备,那么就很难开展以小组或个别活动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而只能采取以 教师讲、幼儿听为特征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即我们说的“上课”幼儿园的心理环境是指幼儿教师与幼儿体验到的幼儿园或班级人际关系的 性质它构成了影响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心理气氛,可以影响和制约教 师与幼儿参与幼儿园和班级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教师与幼儿的身心健 康,是制约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教育环境的创设过程就是幼儿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引导、促进儿童发展 的过程二、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定位(-)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 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覽我们不难看出 它强调了教育的三要素:学习者、教育环境和教育结果)环境是最佳的“记录之一如果幼儿园的环境具有生机,幼儿的生命也将富有活力因为“环境对幼儿 的行为和发展之所以具有价值,不仅因为他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而且是因为 儿童在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活动,就获得了应付环境变化的方式和能力,并对环 境也起到了影响甚至改造作用"。
幼儿就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三) 环境是“第三位老师"首先,环境应具有教育的功能其次,环境具有相关性它能把引起幼儿相互 经验的各种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构筑新知识再次,环境还具有弹性它应根据 幼儿的需要不断变化,也就是前而所说的让幼儿与环境“对话S(四) 环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三、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要求)安全性原则环境的安全性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作 好一定的安全措施:如:幼儿园内所提供的大型玩具应定期检修;活动材料不能 有尖角;电源开关、插头应安装在幼儿够不着或不容易接触的地方并且要加上 防护罩等最重要的是,幼儿园全体教职工要时时、处处地把安全放在首位,要 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寻找寓教于乐又能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方法和 途径)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原则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 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 目标的实现,在环境创设时对幼儿体、智、德、美的教育不能重此轻彼若教 师仅仅注重幼儿的认知活动,设置读写算等区域,而缺少幼儿健康、社会、审 美教育等环境,就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价值,在于尽可能地挖掘和利用H常生活中现有环境 中的教育功能,让环境说话,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的教育作为一名 教师应注重利用环境中有价值的教育因素,将教育内容潜在的渗透到环境中, 力求园舍环境优美化、室内外环境主题化、活动区角环境层次化,专项活动室 特色化,规划出一个处处充满爱的校园环境三) 童趣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应为幼儿接受和喜爱,因此,在环境创设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 特点,体现童趣性,采用夸张拟人的方式,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四) 互动性原则一一幼儿、家长参与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 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 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 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在各种环境创设中,我们 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重视幼儿的参与,提倡环境教育过程化陈鹤琴先生说:“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通过儿童的思想和 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更加爱护幼儿参与环 境布置,不仅使他们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从而更加珍惜、爱护。
如我班的自然角“我的小花园3让幼儿带一小盆植物, 幼儿说、老师负责写植物的名称和喜好然后由幼儿来照顾自己的小植物,在 照顾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并不是所有植物都是喜欢喝水的,如果天天给他们浇 水:可能有的植物很旺盛,而有的植物却枯萎了,这样的现象是会引发幼儿的 思考的,知道并不是所有植物的喜好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环境创设无需老师提 前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在自己的亲手操作,亲眼观看和亲身体会中去感受植 物生长的秘密五) 经济性原则幼儿园要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条件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六) 年龄和发展原则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环境创设的具体要求就有所不同,要尽量符合幼儿 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如在小班教室里放置相对较多的无结构玩具;还有扮演 娃娃家的空间在年龄大一些的幼儿的班级里,放置较多的能进行探索和实验 的器材七)评估更新原则幼儿园的环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需要定期评估和修改应根据不同的季 节特征及结合幼儿园课程进展不断更新环境布置,让环境发挥最大的作用四、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主要包括户外环境和户内环境创设两部分一)户外环境的创设幼儿园户外环境一般可划分为三大区域: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区、种植 养殖区。
总的要求是:安全、具有较强的可探索性与可想象性、可使幼儿的基本 运动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绿化与美化适宜二)户内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的户内环境主要指班级的户内环境,一般包括教室、活动室、午休 室、楼道及走廊等总的要求是安全卫生;空间安排合理有序;有效地、开放 性地投放各区角内的材料;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墙面 布置美感与童趣和谐统一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多幼儿园的墙而布置更多 的只是停留在经验水平上,教师只凭自己的感觉,仅仅为美化而美化,削弱了墙 饰的教育功能通过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在幼儿园墙面布置中要注意:1、 充分利用每个墙面,积极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在布置墙面时不但要注意教室四周的墙壁,而且要注意对教室的门、 窗、廊柱等的装饰,所有栏目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需要,家 园联系栏的材料要及时有效,幼儿作品栏要经常更新2、 墙面布置要配合课程内容,体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如主题活动《爱的甜 甜语》、《酸酸甜甜的水果》3、 师生共同参与,丰富、完善墙面装饰墙面布置不能全是教师的作品,或买来的贴画,应有幼儿的作品如在布 置幼儿活动室可以发动幼儿人人参与,把布置墙面的过程变为幼儿感知与学习 的过程,做到师生共同设计画面内容、共同准备材料、共同制作装饰物、共同 参与画面的布局,最后组织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4、 墙面布置要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墙面布置不应太高,超出幼儿的视线水平,要定期更换,保持整洁清新5、 利用废旧材料创设特色环境废旧的材料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合理利用,不仅省钱而且美观,给人耳目 一新的感觉如用蛋壳、瓜子壳在彩色卡纸上贴成图案,把塑料瓶包上漂亮的 彩纸做飞机机身,把雪碧瓶等颜色鲜艳的材料剪成各种花草上墙装饰,把纸杯 做成风铃、门帘等等6、 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增强墙饰的艺术感墙面布置要注意形象、色彩、形式、空间等造型要素之间的和谐性,还要 注意布局的节奏感,要高低错落、疏密得当,布局均衡,给人以美的感觉在 以前的墙而布置中,表现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往往较多运用绘画和剪贴的形式,墙饰的表现显得枯燥无味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如拓画的 形式表现动物,刮画的形式表现风景,版画、布贴、编织等来表现幼儿的所见所 闻,这样不仅增强了墙面的艺术感,而且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激发了幼儿创造 艺术表现形式的欲望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的心理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 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 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幼儿会有一种安全 感,继而产生自信心。
就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说,精神环境创设对幼儿社会性 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1、 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随时以亲切的语言、赞赏的目光、友善的态度与幼儿平等的身份相互 交往在种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下有利于幼儿各方而能力的发挥2、 教师在与孩子交往过程中尽量表现出支持、尊重、肯定的情感态度和行 为这是建立师生间积极关系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基本 条件老师尽量理解幼儿的各种情绪情感的需要,善于对幼儿做出积极的行为反 应3、 教师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幼儿,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压制 幼儿,不命令幼儿,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大服、自信4、 教师尽量采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体态语等,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 来表示对幼儿的关心、爱抚或不满等5、 引导幼儿间的相互交往教师对幼儿进行教导和自身的努力来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交往的背景,从 而有效地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和社会行为6、 引导幼儿学会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有利于幼儿同伴了解别人的多种需要,进而产生帮助、合作等行为,也能使得到帮助行为的幼儿学会正确的反馈方法教师尽量多让幼儿说说平时对某事的感受,学会观察他人喜怒哀乐的表情,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等。
7、建立同伴间相互关心、友爱的气氛例如:在游戏时,玩具要共享,不小心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等,教师鼓励幼儿积极与别人交往,体验交往成功的愉快,以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愉快 的情感8、教师之间的交往教师之间的交往是幼儿同伴交往和发展社会行为的重要榜样,教师之间互 相关心、合作、帮助、抚慰,给孩子一个耳濡目染的良好氛围,教师之间的互 相关心、互相帮助,会给幼儿带来温情的气氛,容易激发积极的社会行为总之,环境的创设须按照《规程》与《纲要》所要求的,随着主题活动的开 展而进行,而且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来进行,同时还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为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们在进行环境创设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但只 要认清环境是为谁服务的,认清谁是环境的主人,这样创设出来的环境才是真 正具有教育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