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lu****9
  • 文档编号:278359451
  • 上传时间:2022-04-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8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文言文对比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桃花源记》VS《杨氏入山》【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渔人甚异之:(2)欲穷其林:(3)屋舍俨然:(4)老人引杨氏入山: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忘路之远近/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以耕以蚕/请以军礼见C、杨氏谢而从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不可取食于人也/生于忧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4、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    为线索,甲文段按“发现桃花林——       ——离开桃花源——       的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      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甲乙两文所写的农民生活的共同之处《桃花源记》VS《雪窦游志》【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乙】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 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③,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④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⑤“雪窦山”字注:①涩:不通畅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③陇:通“垄”④牧竖:牧童⑤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便要还家:   (2)阡陌交通: (3)曳舟不得进: (4)遂缘小溪: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樵童牧竖相征逐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异   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B.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C.去   停数日,辞去   乃记之而去D.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4、【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5、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桃花源记》VS《礼记·檀弓下》【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悉如外人: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子之哭也:     ④何为不去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今吾子又死焉3、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 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桃花源记》VS《孔子过泰山侧》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请用两条“/”给文段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昔 者 吾 舅 死 于 虎 吾 夫 又 死 焉 今 吾 子 又 死 焉2、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C.渔人甚异之/忽啼求之,父异焉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4、下列对两个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B.甲文中,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和平富足的社会C.乙文段中妇人宁与老虎为伴,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是因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不堪忍受D.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虚构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正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主题  《桃花源记》VS《秦时妇人》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乙】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①,恐妖伪事起②,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③窜山谷有法朗④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⑤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妇人笑云:“宁⑥有人形骸⑦如此?”僧曰:“我事⑧佛佛须摈落⑨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

      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⑩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⑪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注释】①客僧:外来和尚②妖伪事起:兴妖作怪,蛊惑人心③权:权且,暂且④法朗:和尚法号⑤赍:携带⑥宁:难道⑦形骸:形体⑧事:侍奉,供奉⑨摈落:剃光头⑩自:本是⑪弊:压迫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恬 多 使 妇 人 我 等 不 胜 其 弊  逃 窜 至 此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便要还家: (2)无论魏晋:(3)并衣草叶: (4)僧具言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汝乃何人B.寻病终/遂寻洞入C.皆出酒食/初食草根D.悉如外人/悉逐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相顾笑曰:“语甚有理。

      5、以下两题选做一题1)《桃花源记》中人们来到桃源村和《秦时妇人》中人们来到雁荡山的原因各是什么?(2)说说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附:参考答案《桃花源记》VS《杨氏入山》1、(1)惊异,诧议这里是“对……感到惊异” (2)尽(3)整齐的样子 (4)带领2、( A )3、(1)香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2)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罢了4、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 行踪 为线索,甲文段按“发现桃花林—— 进入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的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 人物对话 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5、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定、自给自足的原始农耕生活《桃花源记》VS《雪窦游志》1、(1)要通“邀”,邀请    (2)交错相通(3)牵、拉 (4)于是,就    2、(1)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2)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3、( C )4、寄托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5、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 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 ③人们生活安宁和乐 《桃花源记》VS《礼记·檀弓下》1、①全,都   ②邀请 ③你      ④离开2、① (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② (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3、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得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桃花源记》VS《孔子过泰山侧》 1、昔 者 吾 舅 死 于 虎 /吾 夫 又 死 焉 /今 吾 子 又 死 焉2、( C )3、(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2)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起来4、( D )《桃花源记》VS《秦时妇人》 1、恬 多 使 妇 人  / 我 等 不 胜 其 弊 /  逃 窜 至 此2、(1)通“邀”,邀请2)不要说,更不必说3)穿(衣)(4)详细3、( D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向外人说啊2)女人们互相看了看,笑着说:“他的话很有道理5、(1) 前者是“避秦时乱”,后者是“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2)①都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②里面住着一群为避难而来的人;③无意间被外人发现;④结果是再寻而不得,极为神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名著阅读二:西游记 ——初中语文统编版(教学课件)(第一课时)(2024)七年级上册(共26页).pptx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一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份质量检测 八年级生物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8.1 咏雪(教学课件)——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共22页).pptx 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七年级数学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风华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数学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风华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数学试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三次综合检测 历史(含答案).doc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四次综合检测 生物(含答案).docx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docx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6年8月高三联考 英语讲评PPT.ppt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地理试卷(含答案).doc 6《散步》 莫怀戚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docx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第三次综合检测 语文(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