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高二地理上册第一次段考测试题.pdf
8页高二地理第一次段考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读“东部沿海地区图” ,并回答 12 题1A 地区在工业发展的条件上,比F 地区优越的是A高校林立,技术水平高B交通运输便利C矿产资源丰富D消费市场广大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A高温期和多雨期相同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河网密布D热量充足,无霜期长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 3-4 题3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A BB CC DD 4上图中 A、B、C、D 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 枯枝落叶 B土壤 C 生物 D供给养分下图为我国某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答 57 题5该地区可能位于()A两广丘陵B山东丘陵C辽东丘陵D太行山区6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7本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稻田用柴林毛竹柑橘林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A大量出售木材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810 题。
8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A原料工业B加工业C采掘业D冶金业9 围 绕 能 源 开 采 , 山 西 省 构 造 的 产 业 链 是煤电铝煤焦化煤气液煤铁钢煤电钢ABC D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B原料工业2000 年比 1995 年比重增加了20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了主体地位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阅读文字和读图,回答1113 题田纳西河流域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11田纳西河治理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是()A水资源B煤炭资源C铅锌资源D土地资源12田纳西河流域目前构成了美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先开发的电能为A火电B水电C核电D风力发电13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业,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建了大量水库,为发展渔业打下了基础B平原多种玉米、棉花等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C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把林业发展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 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生产2006 年 6 月 6 日三峡三期围堰爆破拆除成功,标志着三峡工程由围堰挡水发电期,转入大坝全线挡水发电期。
据此回答1415 题14 三 峡 水 库 蓄 水 后 将 成 为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人 工 湖 , 它 对 环 境 造 成 的 影 响 是()A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减少B库区及周围地区夏季更加炎热多雨C库区及周围地区气温年变化增大D库区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沉积量增多15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发展电力工业时都优先发展水电,主要原因是水能是可再生能源与火电站相比,修建水电站工期较短,投资较少水能是清洁能源水能发电比较稳定,受气候影响小AB C D 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回答 16 17 题16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17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因素主要是()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气温偏高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1819 题18“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A粉尘污染B地面下沉C酸雨D煤烟污染19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A纺织B食品C飞机制造D钢铁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20 21 小题:20下列有关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南线输出地势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的水电中线输出区的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一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ABCD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21有关输入地区的正确说法有()输入地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输入地区均有发达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优良的海港输入地区主要能源不足,发展工业所必须的其他资源配套较好输入地区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城市群(带)ABCD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 ,完成 2224 题。
22、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23、 “西气东输”管道经过煤炭丰富的陕晋,其主要目的是()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C该地区煤气产量大,气源多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24、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积极地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C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D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沿管线各自然带大致呈垂直地带性分布2008 年 2 月 7 日上午我国西北某军用机场,三架轰炸机相继升空,先后5 次进入内蒙古段黄河冰凌区实施轰炸,24 枚炸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炸轰任务圆满完成,据此回答 25 题25黄河凌汛灾情监测中主要用到的技术是()A、GIS B 、GRS C 、GPS D、RS 二、综合题(共50 分)26、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8 分)(1)该省区是 _ (2)该地区年降水量由_向_递减,我们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应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3)A、B、C 三处的天然植被依次为_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_、_。
这体现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这种植被变化也体现了自然带 _的分异规律4)干旱区分布于该区的西南部,这说明区域有明显的_特征27 (8 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河; B 河;D 山脉;(2)试从地形、 降水两方面分析B河容易产生洪水的原因 ?(2 分)(3)试分析 B 河水能丰富的原因?(2 分)28(12 分)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3)读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外开工 业城市外 资 企 业大城市扩工 业城市乡 镇 企 业珠江 三 角苏南模051015202530351985199019952000年占工业产值比重(%)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 - - - - - - - - -(4)2002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 ,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29 (12 分)读“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我国西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运输方式输往东部的市等地2) “西气东输”工程的区位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因素,该工程面临的自然障碍主要有()A多次穿越大江大河B多次穿越高山峻岭C气候高寒与干旱D土壤贫瘠、沙漠化(3)我国新疆和甘肃的物资往东运,主要依靠铁路,天然气输往东部不走铁路而通过“西气东输”工程来完成,其主要原因是()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可实现昼夜不停连续运输运输量极大运输成本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小ABCD(4)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D木材短缺的问题(5) “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6)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 - - - - - - - - -30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 分)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 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6年) 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 ( 公顷)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 千克公顷 )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D 为耕作农业区,为林业区,为畜牧业区(填字母) 。
(2 分)(2)A 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加强该生态系统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 分)(3)东北地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2分)(4)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浙江,最主要原因是 (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AADA 6-10 ACCCA 11-15 ABDDB 16-20 CABDA 21-25 CCDDD 二、综合题26 (8 分) (1)内蒙古自治区(2)东西(3)森林草原荒漠从沿海向内陆(4)区位27 (8 分) (1)密西西比田纳西阿巴拉契亚(3 分)(2)B河是田纳西河,中上游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区,下游流经密西西比平原,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大, 下游汇水量大 (1 分) ;而且因地势低平,40o44o48o132o124o116oA B C D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 - - - - - - - - -排水不畅,易形成洪涝灾害(1 分)(3)B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多,径流量大;(1 分)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主要流经山区, 在平原汇入密西西比河,河流落差大 (1分)28 (12 分)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3 分) 城市化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同时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 分) 相同点:两个地区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1 分)不同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是通过外资企业的建立,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厂务工,促进了城市化1 分)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辐射下,乡镇工业崛起,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1 分) 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产业为主(1 分) 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澳台地区,靠近海外市场;(1 分)是我国重要的侨乡,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 (1 分)本区科学文化发达,有众多高等院校;交通便利;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前来办厂1 分) (每点合理给1 分,共 3 分)29 (12 分)(1)塔里木管道上海( 3 分) (2)社会经济 AB (2 分)(3) 陇海兰新 C(2 分)(3)C(1 分)(4)使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 分)(5)减轻东部能源紧张的压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环境保护;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2 分)30 (10 分) (1)B(1 分) C(1分) (2)湿地(沼泽地) (1 分)建立湿地保护区;已围垦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3 分)(3)低( 1 分)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只能一年一熟(1 分)(4)高( 1 分)东北地区人均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