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注重公平.doc
12页加大投入 深化改革 注重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临安市申报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自查自评报告临安市人民政府(2012 年 6 月)临安地处浙西北,东邻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富阳、桐庐和 淳安,北靠安吉,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基本 竞争力百强县(市),总面积3126.8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3 个镇,户籍人口 52.7万2011年,临安市实现生产总值340.8 亿元,人均GTP达10000美元,财政总收入39.2亿元,地方财 政收入21.1亿元,全年教育经费总支出10.22亿元全市共有义务教育学校60所,其中小学38所(含民办1所), 初中20所(含民办1所),特殊学校1所,体育学校1所义务 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43173人,其中小学生28782人,初中生 14301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2945人,专任教师资格 证持有率99.8%,学历合格率100%,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高学 历比例达到93.9%,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高学历比例达到93.9%o 全市实现了义务教育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 率、完成率均达200%临安是全国首批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的 县,2007年通过浙江省教育强县(市)复查。
临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保障经 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 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十 一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24.6亿元,为改善教育基础 条件,提高教师收入提供了资金保障;坚持推进教育改革,完善 政策措施,促进均衡发展,增强了教育综合实力,优化了教育发 展环境,提升了教育内涵品质,使临安教育总体上步入了 “上好 学”新阶段近年来,临安市政府积极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区 域协调发展新趋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认真 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责,不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并制定实施《临安市“十二五”教 育发展规划》确保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一、完善机制促均衡临安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浙 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文件精神,不断创新完善教育均衡发展机 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提供制度保障1. 强化教育管理机制一是改革管理体制:2007年7月,出 台《临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意 见》(临政发〔2007〕142号),突出了 “以县为主”的原则,人 员经费、公用经费、初中校舍建设经费全额纳入市财政预算。
此 举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有了保障,公用经费逐年 提高,学校运作有了保障;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改善也有了保障, 极大地促进了我市义务教育的发展二是建立教育工作议事制 度:把义务教育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决定重大 事项;每年都围绕义务教育确定一批重点项目,写入《政府工作 报告》;定时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 难和问题;分管市长定时听取教育工作汇报,掌握工作动态,保 证了义务教育各项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三是建立教育 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明确了教育、财政等职能部门以及镇街的教 育职责,每年将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细化分解,纳入目标管理,平 时严格督查,年终严格考评,依序奖惩2.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一是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确保教育经 费依法实现“三个增长”,确保全县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 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达到省 市核定比例,确保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近五年,市财政教育总支出从2007年的3.62亿元增长到2011 年的9.42亿元二是提高公用经费:公共财政安排义务教育预 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做到逐年增长,20口年达到小学450元,初 中650元。
三是设立专项经费为加快义务教育发展,设立多项 专项经费例如,维修改造专项经费,用于维修和改造中小学校 舍,免住宿费、水电费、校车补贴等3. 建立民办学校帮扶机制:鼓励、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兴办 教育,借助民办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按照国家《民 办教育促进法》相关条例落实民办教育人才、财政资助、金融、 产权、税收等鼓励政策,完善了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有序流 动制度,规范民办学校办学秩序,健全民办教育财务、会计和资 产管理制度民办教育有较大活力,其中实验初中、和博世凯实 验小学为全市公认的优质学校,学校规模和招生人数都在逐年扩 大和增加民办学校的发展为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助 力二、布局调整促均衡临安是山区县,人口居住分散,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义 务教育一直存在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布点分散,办学条件和教 育质量差异较大的情况为彻底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相对落后的局 面,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临安市政府先后两次实施中小 学学校布局调整,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了全市 义务教育质量1.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2007年9月出台了《临安市中小学 布局调整规划》(临政发〔2007〕299号),按照均衡性、集聚性、 标准化、因地制宜原则,制定实施方案,完善保障措施,用五年 时间将小学从68所减到38所,初中从36所减到20所。
布局调 整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有了较好的条件,有利于城乡均衡发 展首先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学校合并后,将有限的资源 集中使用,用来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设备,提高资源使用效 益;其次,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农村学校也能开齐、开足、开 好义务教育全部课程,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的教学氛围得到改 善;第三,寄宿制学校得以发展,使农村学生免于每天奔波,给 他们争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并培养了独立生活能力和现代社会 文明习惯2. 加大投入建设学校十一五”期间临安共完成学校建设 投资30620万元,竣工面积125880平方米,新建於潜二中、天 目初中、农林大附小、新桥小学等一批高规格义务教育学校,对 昌化初中、昌北初中、锦城三中等一批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改扩 建大投入带来了大变化:例如天目初中2010年投入使用,60 班规模,总投资1.3亿元;於潜二中2009年投入使用,48班规 模,总投资8600万元两校均按省一级标准学校建设,仅此两 所学校就合并了 15所小规模、偏僻农村初中,玲珑、於潜两地 区的义务教育面貌为之改变,办学条件跃升为全市一流,教育质 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 建设标准化学校标准化学校创建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 了硬性的量化指标,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市于 2011年初成立了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2011年4 月颁发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要求,开展自 查、整改和申报工作,其中天目初中、於潜二中等20所学校已 完成申报等待验收参照《浙江省小学各学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2009)》标准配齐配足各类教学设施,学校计算机生机比接近 5 : 1,校园网实现校校通,学校班级多媒体班套比达到1 : 1, 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配备基本均衡4. 完成校安工程,推进硬件薄弱学校改造我市校安工程从 2009年8月开始实施,到20口年全部完工截止20口年底, 累计总投资1•口4亿元,完成项目81个,涉及学校39所,改造 面积其中改扩建4.88万平米,加固改造2617平米,使全市所 有义务教育学校校舍达到防灾避险安全要求,做到了温家宝总理 所说的“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实施薄弱学 校改造计划:2022年由政府出资6000万元,对25所硬件薄弱 学校进行改造,其中21所义务教育学校将改造塑胶田径场,并 将这一工程纳入当年临安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三、优化师资促均衡义务教育量大面广,要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教 育公平,必须打造一支敬业精业的师资队伍,并使农村义务教育 学校具备培养、吸引优秀教师的条件,为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 为我市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1. 加强教师队伍培养一是加强培训:五年来,利用“校本 培训”、省市“领雁工程”等载体举办各类培训班94个,参训教 师达31448人次2012年开始实施五年一轮360学时的教师全 员培训和第二轮名师培养工程教师培训经费逐年递增,实现了 政府出资的免费培训,做到市财政以每年不少于教职工工资总额 3%的比例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各中小学每年用于教师培训费用 不少于学校年度日常公用经费总额的10% o二是积极推进名师 培养工程:以占全市专任教师总数2%、5%、8%的比例搭建了三 级名师培养对象梯队,确立了名师培养对象596名,84人进入 市“812”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了 28个名师培养基地,23个学 校互助共同体培养了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教学骨干、学科带 头人和有水平、上档次的校长,已有35名教师获得浙江省、杭 州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5人考取了教育硕士, 义务教育教师职业素质明显提高。
三是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倾 斜:建立了农村学校教师培训顶岗机制,每年集中组织安排省内 高校师范生到学校顶岗,保证了教师脱产培训时间在名师培养 对象选拔,专业培训班组成上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比例通过学 校互助共同体,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养2. 建立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一是人事制度向农村学校倾斜: 加强农村学校干部教师配备;推行新教师农村服务期制度,定向 定岗招聘制度等新举措,向农村地区补充更多年轻、高素质的师 资,注入新鲜血液,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二是规范教师 调动政策,出台《临安市教育系统教职工调动管理办法》,允许 5%的教师参加进城招考,允许5%的教师在跨片或片内同类学校 之间调动,规范教师流动,稳定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三是加 强城乡双向教师流动:出台了《临安市骨干教师支教工作实施办 法》,实施“种子计划”、“反哺计划”和学校互助共同体教师对 流,选派优秀校长教师进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支教,选拔农村中 青年教师进入城区学校挂职培养锻炼3. 提高义务教育教师收入2009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实施绩效工资,确保教师收入不低于本市公务员水平,绩效工资 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城乡教师的收入实现 基本平衡。
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增加农村教育岗位的吸引力, 我市还制定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政策,2007年制定下发了《临 安市提高农村偏远地区教师经济待遇实施办法》,标准50—200 元,2008年起实行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标准60—400元四、强化管理促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育质量的均衡我市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一 方面着力遏制应试教育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另一方面加强教育内涵建设,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和招生制 度,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 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制订的课程计划和课 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不允许任何学校、任何 教师以举办特长班、重点班、实验班、补习班为名,加重学生课 业负担和经济负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 少年体质的意见》,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学生体 质健康素质测试合格率逐年上升;出台《临安市教育局关于切实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贯彻六 个严格,落实六项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减轻了义务教育学生课 业负担;严格学籍管理,规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遏制择校 现象,高中招生改革保送生制度,并逐年扩大保送生名额;加强 教育督导,对学校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并落实整改。
2.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创建绿色、特色学校,举办中小 学生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及各类文体活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建省级绿色学校11所、特色学校7所, 以及一批杭州市级绿色、特色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