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南沙凤凰一桥桥下基础处理方案研究.doc
4页广州南沙凤凰一桥桥下基础处理方案研究袁峥1傅心勇2(1.广州南沙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办公室,广东,广州,511455)(2.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10)【摘要】南沙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处于蕉门水道和上横沥水道之间, 东、南、北三面环水,由于灵山岛建设的要求需对现有北岸堤防进行改建并穿越 已建设完成的风凰一桥桥下为了防止堤防堆土加高后对桥下桩基的不利影响, 在交叉段采用特殊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对桥下基础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桥下基 础深层滑动、侧滑、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均得到解决,既解决了桥下堆土后的沉降 问题,又最大限度降低了搅拌桩对桥下灌注桩基础的影响关键词】桥下基础处理;堤岸施工;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1. 现场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南沙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处于蕉门水道和上横沥水道之间,东、南、北 三面环水,根据工程需要灵山岛北岸堤防要穿越现有的风凰一桥,新建的超级景 观堤把旧堤降至6.5m,旧堤后侧填土加高3m左右现状桥下地面高程约为 4.7m-5.2m (广州城建高程),桥板底高程约为14.5-16.5m,桥下净空约10m 桥下堤防加高对桥墩及桩基的影响主要为墩号21#、22#所在的区域,其中22# 桥墩与桥跨结构为纵向活动支座连接,21#桥墩与桥跨结构为固结连接,22#处的 桥跨结构为四跨(四跨间距30m+3×35m,墩号22#-26#间)连续箱梁结构, 21#处的桥跨结构为三跨(三跨间距36m+40m+32m,墩号19//-22#间)连续箱梁结 构,墩身采用矩形截面实体墩。
由于大桥桥下位置迎水坡面较陡且水流淘刷较严 重,桥下位置的超级景观堤在填土加高后会形成临空面,进而会形成深层边坡滑 动;桥墩两侧填土存在一定高差可能引起桥墩附近土体侧向滑移;以及堤防堆土 加高后对桥下桩基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需对交叉段进行地基加固2. 基础处理方案选择通过对四种方案(参见表1)优缺点的定性分析,并进行经济性比较,最后选 择采用水泥搅拌桩方案水泥搅拌桩形成的复合地基基础,既可以解决桥下堆土 后的沉降问题,又可以最人限度降低搅拌桩对桥下灌注桩基础的影响由于凤凰 一桥桥下浄空约10m,该浄空很难形成常规的水泥搅拌桩作业面,所以采用特殊 水泥搅拌桩桩机施工表1桥下基础处理方案比选具体施工方案分为三部分凤凰一桥桥下:桥下堤身地基采用管径500mm、 间排距1.5m、长15m的水泥搅拌桩进行满堂红布置;局部对凤凰一桥桥下的桥 墩周围施打4排管径500mm、间flh距0.35m、长20m的空心格栅状围封桩;对 桥墩堤顶绿道部分,沿绿道通长布置管径500mm,间排距0.35m,桩长15m的空 心格栅状围封桩凤凰•-桥东侧:紧邻大桥东侧宽度20m范围采用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处理,以过渡到堤防的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方案。
水泥 搅拌桩选用湿法工艺,桩径500mm,桩间距1.5m,桩长15m,正方形布置凤 凰-桥西侧:紧邻人桥西侧宽度20m范围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处 理,处于对两个大树保护的需要,经过计算得出以大树树干为中心,在半径R=5m 的范围内不进行水泥搅拌桩处理,但在紧邻大桥西侧宽度B=20m内的其它范围 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水泥搅拌桩选用湿法工艺,桩径为500mm,桩间距1.0m, 桩长15m,正方形布置详见图1、2图1凤凰人桥桥下基础处理平面图 图2凤凰大桥桥下基础处理剖面图3. 基础处理方案计算3.1堤岸的安全评估灵山岛尖北段海堤工程与主要建筑物级别及防洪(潮)标准为200年一遇[1], 依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2】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3],海堤边坡抗滑稳定 计算方法采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表2灵山岛尖北段海堤工程与主要建筑物级别及防洪(潮)标准表[1]防潮防洪标准[重现期(年)]海堤防工程级别200 13.2计算工况本工程海堤为原有基础加固,根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2】和《堤防工程 设计规范》[3】规定以及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按以下工况进行稳定计算,具体计 算工况及计算结果详见表3、4、5。
表3海堤结构抗滑稳定计算工况表[1][2]4. 结论及建议通过方案选择并结合理论计算,经过特殊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处理后, 桥下基础深层滑动、侧滑、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均得到解决,既解决了桥下堆土后 的沉降问题,又最大限度降低了搅拌桩对桥下灌注桩基础的影响,该方案在技术 上是可行的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回填高差lm以内,施工吋桥墩四周的填土对称 填筑,严格按照规范分层填筑并控制填筑的速率;严格控制桥墩周边超载问题, 做好桥墩附近排水并委托第三方进行土体侧向位移监测,确保工程安全参考文献:[1】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岛尖北段海岸及滨海景观带工程 (一期)初步设计报告(第一阶段)[R].广州: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2015[2】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SL435 -2008《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3】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北 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4】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DB44/T182-2004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 (试行)[D].广州: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4作者简介:袁峥,女,工程师,市政工程博士,从事市政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作。
傅心勇,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咨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