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刑法学课件及强化练习题10.ppt
29页经济刑法学主讲:李晓君刑法教研室扰乱市场秩序罪• 一、非法经营罪 • 根据《刑法》第225条的规定,非法经营罪, 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 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 1.犯罪客体 •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市场的管理秩序 • 2.犯罪客观方面 •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 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罪•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 、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 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 准文件的; • (3)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 • (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 注意:将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修改为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 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 务的;”扰乱市场秩序罪3.犯罪主体 •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是单位 • 4.犯罪主观方面 • 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这里的故意, 是指明知是非法经营行为而有意实施 • 扰乱市场秩序罪• • 根据《刑法》第225条的规定,犯本罪的,情 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 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 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 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刑法》第231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 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扰乱市场秩序罪• 二、强迫交易罪 • 根据《刑法》第226条规定,强迫交易罪,是 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 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 1.犯罪客体 •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他人 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权、财产权与其他权益) ,又侵犯了商品交易的正常市场秩序 扰乱市场秩序罪• 2.犯罪客观方面 •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 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 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 3.犯罪主体 •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 可以是单位。
• 4.犯罪主观方面 • 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并且只能是直接故意 扰乱市场秩序罪 • 根据《刑法》第226条规定,犯本罪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 单处罚金 • 《刑法》第231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 定处罚 扰乱市场秩序罪• 三、合同诈骗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 •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 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 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 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 1.犯罪客体 •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 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扰乱市场秩序罪• 2.犯罪客观方面 •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 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数额较大的行为 • 本罪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1) 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 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 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 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对 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 产后逃匿的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 物的 扰乱市场秩序罪•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 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刑法》第231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 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扰乱市场秩序罪• 四、串通投标罪 • 根据《刑法》第223条的规定,串通投 标罪,是指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 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或者投标 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 公民的合法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 构成特征:扰乱市场秩序罪• 五、虚假广告罪 • 根据《刑法》第222条的规定,虚假广 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 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 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扰乱市场秩序罪• 六、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 根据《刑法》第221条的规定,损害商 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 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 节的行为 扰乱市场秩序罪• 七、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 根据《刑法》第229条的规定,提供虚假 证明文件罪,是指承担资产评估、验资、 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人 员或单位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 重的行为 扰乱市场秩序罪• 根据《刑法》第229条第1款的规定,承担资 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 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 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罚金 • 前款规定的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 他人财物,犯前款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 期徒刑,并处罚金 • 根据《刑法》第231条的规定,单位犯本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的规定处罚扰乱市场秩序罪• 八、组织、领导传销罪(修正案七增设) • 组织、领导传销罪,是指组织、领导以 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 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 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 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 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 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 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行为。
扰乱市场秩序罪• • 犯组织、领导传销罪的,处五年以下有 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 ,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扰乱市场秩序罪• 九、本类犯罪的认定问题 • (一)此罪与彼罪的认定 • (二)罪数形态的认定 • 1、法条竞合 • 2、牵连犯 • 3、想象竞合 • 4、转化犯 • (三)共同犯罪的认定案例分析• 1998年3月,被告人胡某与唐某在未获得许可 的情况下,租用某批发市场3-4号铺面准备加工碘 盐二人购买了2公斤无产地、无合格证、无使用 证明的“碘”,大量仿制海口盐业分公司具有注册 商标权的“晶山牌”碘盐包装袋和防伪标识,从劳 务市场雇拥张某、王某、孙某加工“食用碘盐” 具体方法是:将原低价购买的粗盐铺在太阳布上 ,用喷雾器将自制的碘水喷洒在食盐上,用铁锹 拌和后分包成1斤和2斤装予以销售共加工不含 碘的假碘盐20吨,销售金额达18余万元,非法获 利额为6万元 案例分析• 1998年3月,王某伪造了某供销贸易公司营业 执照副本、公章、合同专用章3月20日,王某 用伪造营业执照副本、公章、合同专用章,以某 供销贸易公司的名义,与一服装厂签定供销合同 ,约定:服装厂供应服装5000件,价款15万元; 供方在3日内交货,需方提供时先付20%即3万元 货款,其余10内全部付清。
次日王某到服装厂交 了3万货款后,提取服装5000件然后王某将该 批服装卖给个体商贩,得赃款10万元,全部用于 个人挥霍为躲避服装厂讨债,王某潜逃,后被 公安机关抓获案例分析• 被告人陈某在未办理任何经营手续的情况下 经营香烟2001年3月9日,北京市C区烟草专卖 局根据群众举报,会同公安派出所,在C区华奥 学校库房内起获陈某存放的“希尔顿”牌香烟88箱 (计4400条),经北京市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检 验,上述香烟均为假冒伪劣卷烟当月11日,烟 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根据线索将正在C区天圣批发 市场向他人兜售香烟的被告人陈某抓获,并从被 告人陈某住处起获“希尔顿”牌香烟3箱按北京市 烟草专卖三级批发企业统一批发价格每条69元计 算,该91条香烟货值金额为人民币313950元强化练习• 1.(98.卷二2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 ,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 同诈骗罪下列哪种行为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不 构成合同诈骗罪?( ) • A.某甲未经卢某同意即用卢某名义签订合同 • B.某乙为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要求自己在 审计事务所工作的同学杨某为自己出具一份假的 产权证明作担保 • C.某丙在签订合同后,携带对方当事人的5000 元定金逃匿 • D.某丁借用其他单位的公章和合同文本签订合 同强化练习• 2. 甲企业为了参加今年的全国财务评比,想搞个 虚假的财务会计证明文件。
某会计师事务所(国有 企业)人员收受甲企业的财物,为甲企业提供了虚 假的财务会计证明文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 么该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构成( ) • A. 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 B. 受贿罪 • C. 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受贿罪 • D. 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受贿罪 择一重罪处罚强化练习• 3.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 • A.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计算 机软件,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 • B.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违 法所得数额较大的 • C.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 其制作的录音录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 • D.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违法所得的数额较大的强化练习• 4.下列哪些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 罪?( )A.未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经营香 烟的B.未经国家盐业主管部门许可,经营 食用盐的C.对所经营的商品进行虚假宣传的D.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 手商业信誉的强化练习• 5、被告人张某、马某合伙经营出租车。
2001 年10月13日凌晨6时许,两被告人开着红色夏利 小车行使在本市通往火车站的马路上,寻找乘客 从外地来本市打工的胡某,站在马路边等公共 汽车去火车站张、马二人发现后,未问胡某是 否愿意乘坐其出租车,也未向胡讲明送到火车站 需要付多少出租车费,即将胡拉上车向火车站开 去当车行驶到快达火车站的一个路口时,两被 告人将车开到某公司楼房围墙的拐角处,要求胡 某提前付50元租车费(按里程付8元即可),胡 不同意,欲下车逃跑两被告人拦住胡某的去路 ,将其殴伤(轻微伤)迫使胡某交出现金50元, 然后开车离去 强化练习• 1、被告人张某和马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 则构成什么犯罪?2、如果胡在二被告人向其要50元车费的时候,以为遇 到了抢劫,从包中拿出水果刀将二人刺成重伤,则胡的行 为如何认定? 3、如在胡某交出50元,开车离去后,张某对马某说:“ 胡某一个外地人,咱应该多敲他点钱于是返回原处, 以胡弄脏了车上的座位为由让胡再交1000元,不然就敲断 胡一条腿,胡无奈,被迫又给二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