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银行文化的差异性研究.doc
5页首先,国外现代商业银行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包括价值观、职业道德的培育和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塑造查资料可以了解到,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1)培育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决定、支配着银行职工的观念、意识及行为,指导银行员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价值观来影响银行的发展,支配、调节银行职工的行为模式,激发银行职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2)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这种职业道德培育的核心是诚信,在诚信的基础上培育公正、廉洁、守法、服务、勤勉等职业道德通过职业道德来调整银行与社会、银行与客户、银行与银行、银行与员工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行为,激励银行员工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约束银行职工的行为,促使人们遵纪守法、合规经营而在过去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银行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文化方面,以前特别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偏爱用行政手段来约束各级银行经营者,这种强制性政治思想教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作用但进入市场经济的时期后,适应市场经济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又滞后了,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价值观培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而缺乏的职业道德必然会带来一些不规范或不道德的行为。
尽管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商业银行自身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银行职工的行为,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违法违规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这说明,单纯靠规章制度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培育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从历史来说,银行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银行所创造的贷款,以及它所提供的各种职能,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远远超过了当初银行创立者的设想注重实效、讲求信誉和追逐创新已经成为西方银行文化的特点根据网上的资料,美国银行的理念和做法,源于古老的希腊文化和欧洲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美国特有的文化在美国的文化中,实用主义是关键内容P.K.Conjin 在著名的《清教徒与实用主义》书中对此作过总结他指出美国的本土文化主体由四部分组成:第一是求实主义,即一切从“实利”、“可行”和“效用”出发来考虑与人生和社会的思想和活动第二是真理多元论,也就是“有用即真理”第三是人本主义,即一切以所服务的对象——客户的满意程度来决定机构的成长目标第四是行动主义实践观,即突出人的行动、创造和活动美国从 1776 年建国以来,这种本土文化或实用主义哲学观就在美国的管理文化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美国的管理文化在成长过程中有其内在的因素,但是针对不同的公司又各有特点,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文化。
以下我们通过美国银行与中国的商业银行的比较,可以发现在东西方银行管理文化中存在的差异:第一,美国的以人为本的民主决策过程与中国的权威的等级分明的决策过程形成反差美国银行尊重个人尊严和价值,承认个人的努力和成就一方面,企业对雇员给予充分信任,给员工留有更大程度的工作自由美国银行鼓励有突出成就的人,并在银行内部形成了崇尚有突出成就者的企业文化而在我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五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强调“夫夫子子、君君臣臣”,家长制的作风一直没有多大的改观我国的金融风险几乎都集中于领导班子或一把手身上,普通员工很少参加任何一级的决策过程第二,美国的实用主义经营方式与中国的保守主义经营方式形成反差美国的实用主义和民主文化天然地鼓励职员的创新意识在美国银行中不论资格与等级如何,只要你说得对,公司就采纳,已经成为管理文化中的一个特色由于美国没有像中国那样有悠久灿烂的古老文化,因此银行文化天然地就不存在许多条条框框,一切服从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美国银行立足于现实生活和经验,把确定信念当作出发点,一切为了效益和成功而在中国文化中的保守主义特色事实上阻碍了创新精神的发挥资料表明,山西票号的辉煌曾在中国金融史乃至世界金融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它在外国银行大举进军时,仍维持旧式金融的体制,结果葬送了其辉煌的基业。
可见,旧式金融在业务理念和经营方式上是与新式金融(现代银行)不同的尽管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也在开始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但相对保守的工作作风和过分依托高层主管决策的方式没有多少改变这种情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银行的进步第三,美国的冒险主义、接受挑战的风格与中国的回避风险、不愿意面对矛盾的风格形成反差美国银行的管理文化特别强调创新精神,他们认为机会到处都有,主要在于主动发现和利用他们乐于向传统和先例挑战美国银行在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时很少先去考察这些东西是否符合某位专家或权威的理论,然后再引经据典加以注释和考证,以便决定采用与否美国银行的职员认为,由于具有创新精神,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所以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勇于向已有的一切挑战,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创新制度,这是美国银行的重要特点而我国在 2006 年底外国银行即将在中国全面享受国民待遇,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仍然在传统业务(存贷业务)领域恶性竞争,依然没有“狼来了”的感觉据统计,目前西方国家的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 50%左右,一些大银行如美国花旗银行竟高达 65%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各项收入的平均比重不超过 10%。
我国的现代业务(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商业银行业务的半壁江山还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这种情况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不能不令人担忧三、传统文化经历市场经济检验而后与世界融合诚然,现代银行在中国的诞生比欧洲晚 600 多年,这固然是中国的银行落后的原因,但还不是原因的全部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浪潮中,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从而取其精华,以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实现现代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完美结合当然,我们发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地进行各种层次的制度更迭;并在这种更迭中实现了向高层次文明的进化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非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的传统文化以及对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信守,对现代社会的进化会起到推动或抑制作用传统文化塑造了一个社会成员的国民性格,管理文化中的价值观在其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中的重要道德观,“枪打出头鸟”,不利于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竞争的动力必然萎缩反思文化在管理中的具体影响恐怕还不止这些我国传统文化中这类人格化了的道德观,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的特质相抵触,导致观念落后和竞争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很容易与市场经济中消极的内容相结合,形成社会难以根治和消除的顽症。
由此可见,银行管理文化的最深层次的内容是文化背景下的传统目前,文化之间的融合是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们应该加以利导,在发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以便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向前发展最后,总结我国国内银行的发展应该,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弘扬中华民族和中国银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成果,以诚信经营为基础,以提升绩效为宗旨,以增强责任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和谐为目标,追求卓越,努力建设理念先进、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中国银行企业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