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数学苏教版必修4: 第十课时诱导公式(二)教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优****源
  • 文档编号:371567263
  • 上传时间:2023-12-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课时 诱导公式(二)教学目标:理解诱导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诱导公式并运用之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培养学生化归、转化的能力;通过诱导公式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矛盾”是解决问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教学难点:诱导公式的应用——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证明简单的三角恒等式.教学过程:Ⅰ.复习回顾公式一~公式四函数名不变,正负看象限.Ⅱ.检查预习情况由-α与α的终边关于直线y=x对称,可得:公式五:sin(-α)=cosα,cos(-α)=sinα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五可得:公式六:sin(+α)=cosα,cos(+α)=-sinα公式一~公式六统称为诱导公式Ⅲ.例题分析课本P22例3,例4补充例题:[例1]化简解:原式===-[例2]化简解:原式=======cos300=[例2]已知关于x的方程4x2-2(m+1)x+m=0的两个根恰好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余弦,求实数m的值.分析:依据已知条件及根与系数关系,列出关于m的方程去求解.解:设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为α、β,则可得α+β=,∴cosα=sinβ∵方程4x2-2(m+1)x+m=0中Δ=4(m+1)2-4·4m=4(m-1)2≥0∴当m∈R,方程恒有两实根.又∵cosα+cosβ=sinβ+cosβ=cosα·cosβ=sinβcosβ=∴由以上两式及sin2β+cos2β=1,得1+2·=()2 解得m=±当m=时,cosα+cosβ=>0,cosα·cosβ=>0,满足题意,当m=-时,cosα+cosβ=<0,这与α、β是锐角矛盾,应舍去.综上,m=Ⅳ.课堂练习课本P23练习 1、2、3、4.Ⅴ.课时小结本节课同学们自己导出了公式五、公式六,完成了教材中诱导公式的学习任务,为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铺平了道路”.利用这些公式,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为求值带来很大的方便,这种转化的思想方法,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解题策略,要细心去体会、去把握.利用这些公式,还可以化简三角函数式,证明简单的三角恒等式,我们要多练,在应用中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Ⅵ.课后作业课本P24习题14、15、18.诱导公式(二)1.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sinπ>sinπ B.tanπ>tan(-)C.sin(-)>sin(-) D.cos(-π)>cos(-π)2.tan300°+sin450°的值为 ( )A.1+ B.1- C.-1- D.-1+3.已知cos(π+θ)=-,θ是第一象限角,则sin(π+θ)和tanθ的值分别为( )A. ,- B.-, C.-,- D.-,-4.已知x∈(1,),则|cosπx|+|cos|-|cosπx+cos|的值是 ( )A.0 B.1 C.2 D.-15.= . 6.若α是第三象限角,则= . 7.sin2(-x)+sin2(+x)= . 8.已知sin(π-α)-cos(π+α)= (<α<π,求sinα-cosα与sin3(+α)+cos3(+α)的值.9.设sinα=,cosβ=-,且α、β不在同一象限,求sin(α+β)的值.10.已知cos(75°+α)=,其中α为第三象限角,求cos(105°-α)+sin(α-105°)的值.诱导公式(二)答案1.B 2.B 3.B 4.A 5. 6.-sinα-cosα 7.18.已知sin(π-α)-cos(π+α)= (<α<π,求sinα-cosα与sin3(+α)+cos3(+α)的值.分析:对已知条件中的式子与所求式子先利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得sinαcosα,进而求得sinα-cosα的值.解:∵sin(π-α)-cos(π+α) = (<α<π)∴sinα+cosα=将其两边平方得:1+2sinαcosα=∴sinαcosα=-, ∵<α<π∴sinα-cosα==又sin3(+α)+cos3(+α)=sin3[π-(-α)]+cos3[π-(-α)]=sin3(-α)-cos3(-α)=-sin3α+cos3α=(cosα-sinα)(cos2α+sinαcosα+cos2α)=-·(1-)=-9.设sinα=,cosβ=-,且α、β不在同一象限,求sin(α+β)的值.分析:依据已知条件可得α、β满足条件的情况有:(1)α在第一象限,β在第二象限;(2)α在第一象限,β在第三象限;(3)α在第二象限,β在第三象限.解:(1)当α在第一象限,β在第三象限时,α=2kπ+ (k∈Z),β=2nπ+ (n∈Z),则有:α+β=2(k+n)π+πsin(α+β)=sinπ=(2)当α在第一象限,β在第二象限时,α=2kπ+ (k∈Z),β=2nπ+π(n∈Z)则有:α+β=2(k+n)π+πsin(α+β)=sinπ=sinπ=-1(3)当α在第二象限,β在第三象限时,α=2kπ+π(k∈Z),β=2nπ+π(n∈Z)则有:α+β=2(k+n)π+πsin(α+β)=sinπ=sin= 综上,得sin(α+β)= 10.已知cos(75°+α)=,其中α为第三象限角,求cos(105°-α)+sin(α-105°)的值.分析:依据已知条件与所求结论,寻求它们的关系(75°+α)+(105°-α)=180°,结合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求得.解:∵cos(105°-α)=cos[180°-(75°+α)]=-cos(75°+α)=-sin(α-105°)=-sin[180°-(75°+α)]=-sin(75°+α)∵cos(75°+α)= >0又∵α为第三象限角,∴75°+α为第四象限角∴sin(75°+α)=-=-=-∴cos(105°-α)+sin(α-10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2 分式的除法 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1 分式的乘法 教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1 分式的乘法 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1 分式的乘法 学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2 分式的除法 学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2.2 分式的除法 教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1.2 分式的化简 教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1.2 分式的约分及化简求值 学案.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12.1.2 分式的化简 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每课时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每课时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