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课后题.docx
22页第一章 X 射线1-1 产生 X 射线需要哪些条件?答:这个题目实际上把高速电子轰击靶产生 X 射线这一事实在条件上予以明确首先要有产生电子的阴极和被轰击的阳极靶,电子加速的环境条件即在阴极和阳极间建立电位差,为防止阴极和阳极氧化以及电子与中性分子碰撞的数量损失,要制造压强小于 10-4Pa 的真空环境,为此要有一个耐压、密封的管壳1-4 下面有关连续 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A.连续 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B.连续 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电场相互作用的结果;C.连续 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管电压;D.连续 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E.连续 X 射线的质与管电流无关1-5 下面有关特征 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A.特征 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B.特征 X 射线的质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无关;C.特征 X 射线的波长由跃迁电子的能级差决定;D.滤过使特征 X 射线变硬;E.靶物质原子序数越高,特征 X 射线的能量就越大1-6 影响 X 射线能谱的因素有哪些?答:电子轰击阳极靶产生的 X 射线能谱的形状(归一化后)主要由管电压、靶倾角和固有滤过决定。
当然,通过附加滤过也可改变 X 射线能谱的形状1-7 影响 X 射线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X 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 X 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可见,X 射线强度是由光子数目和光子能量两个因素决定的影响 X 射线强度(量与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增加毫安秒,X 射线的质不变、量增加,X 射线强度增大;增加管电压,X 射线的质和量均增加,X 射线强度增大;提高靶物质原子序数,X 射线的质和量均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增加滤过,X 射线的质增加、但 X 射线的量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小;增加离 X 射线源的距离,X 射线的质不变,X 射线的量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小;管电压的脉动,X 射线的质和量均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小第二章 X 射线影像2-1 X 射线信息影像形成的阶段是A.X 射线透过被照体之后 B.X 射线照片冲洗之后C.X 射线到达被照体之前 D.在大脑判断之后2-2 X 射线照片图像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是A. X 射线的穿透作用 B. X 射线的荧光作用C. 被照体对 X 射线吸收衰减的差异 D. X 射线的光化学作用2-3 关于 X 射线照片图像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是A.X 射线透过被照体之后的透射线和散射线,照射到胶片上形成照片图像B.X 射线照片图像是 X 射线被被照体吸收与散射后形成的C.X 射线照片图像是利用了 X 射线的直进性D.X 射线胶片接受到的散射线不形成图像2-4 关于密度的定义,正确的说法是A. 密度为胶片乳剂膜在光的作用下致黑的程度B. 密度是由胶片乳剂曝光后,经冲洗还原出来的银颗粒沉积而形成的C. 银颗粒沉积越多的地方,照片越黑,密度越高;反之亦然D. 密度值用照片阻光率的常用对数表示2-5 均匀 X 射线透过被照体之后,形成的 X 射线强度分布变化,称为A.客体对比度 B.主体对比度 C.图像对比度 D.X 射线对比度2-6 关于图像对比度,正确的说法是A.为提高乳腺组织各层次的对比,应选用软 X 射线B.骨骼图像所以有很高的图像对比度,是因为组成骨骼元素的原子序数高C.离体的肺组织图像,应具有很高的图像对比度D.消化道必须通过对比剂,才能形成良好的图像对比度2-11 作为被照体本身,有哪些因素影响图像对比度A.原子序数 B.形状 C.密度 D.厚度2-12 X 射线光子统计涨落的照片记录称为A. 图像斑点 B. 屏结构斑点 C. 胶片结构斑点 D. 增感率2-13 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每个像素的信息包括在图像矩阵中的位置和灰度值 B.数字图像是在空间坐标上和灰度值上离散化了的模拟图像 C.像素的大小决定了图像的细节可见度 D.像素的数目与灰度级数越大,图像越模糊2-14 指出下列说法中正确者A.同一窗口技术不能使不同密度的影像都得到满意的显示效果B.同一窗口技术能使不同密度的影像都得到满意的显示效果C.窗宽灰度值范围以外的影像分别显示黑色或白色影像D.窗位是指显示图像的灰度值范围2-15 造影检查的目的是A.增加器官组织的密度 C.增加器官组织的自然对比度B.降低器官组织的密度 D.增加器官组织的人工对比度2-16 为什么通过能量减影可分别显示软组织或骨的图像?答:光电效应的发生概率与 X 射线光子的能量、物质的密度、有效原子序数有关,是钙、骨骼、碘造影剂等高密度物质衰减 X 射线光子能量的主要方式;而康普顿效应的发生概率与物质有效原子序数无关,与 X 射线光子的能量略有关系,与物质的每克电子数有关(但因除氢外其它所有物质的每克电子数均十分接近,故所有物质康普顿质量衰减系数几乎相同)。
医学影像诊断 X 射线摄片所使用的 X 射线束,在穿过人体组织的过程中,主要因发生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而衰减,常规 X 射线摄影照片所得到的图像中包含这两种衰减效应的综合信息能量减影摄影照片利用骨与软组织对不同能量 X 射线的衰减方式不同(不同有效原子序数物质发生光电效应的差别会在对不同能量 X 射线的衰减变化中更强烈地反映出来),及康普顿效应的产生在很大范围内与入射 X 射线的能量无关,可忽略不计的特点,将两种效应的信息进行分离,选择性去除骨或软组织的衰减信息,便可得到分离的软组织像或骨像2-17 图像储存和传输系统(PACS)主要功能包括A.高质量、高速度、大容量地储存影像 B.高质量、高速度地传输影像C.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影像资料共享 D.直接产生数字图像2-23 现有四体素阵列且在四个方向上的反投影值已填写在各个体素中,如图所示,试求四个体素的成像参数的数值解:分三步第一步求和:每个体素在全部各个方向上的反投影值分别求总和,分别为20、26、23、29;第二步减基数:基数=成像参数总和=任一投影方向(对本题而言或为0°,45°,或为 90°,或为 135°)上投影值总和,如下基数=任一方向上投影值总和=5+9=2+7+5=6+8=4+7+3=14由各像素值总和 20、26、23、29 分别减基数 14 求得各体素为6、12、9、15第三步化简:把各体素值 6、12、9、15 化成相对最简数(用 3 约)。
2-24 何谓 CT 值? 它与衰减系数的数值有什么关系 ?答:按相对于水的衰减计算出来的衰减系数的相对值被称为 CT 值国标对 CT 值的定义为:CT 值是 CT 影像中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物质对 X 射线线性平均衰减量大小的表示实际中,均以水的衰减系数w 作为基准,若某种物质的平均衰减系数为,则其对应的 CT 值由下式给出CT = kw wCT 值的标尺按空气的 CT 值=-1 000HU 和水的 CT 值=0HU 作为两个固定值标定,这样标定的根据是因空气和水的 CT值几乎不受 X 线能量影响CT 值的单位为“亨”(HU),规定w 为能量是 73keV 的 X 射线在水中的衰减系数, w =19m-1式中 k 称为分度因子,按 CT 值标尺,取 k=1 000,故实用的定义式应表为CT = ×1000 HU w2-25 何谓准直器? 准直器有什么作用?答:准直器系指在 X-CT 扫描中限定 X 线束的装置,用铅制成如传统 X-CT 中准直器的准直通道可限定 X 线束的束宽和束高准直器的基本作用有两条,一是限定并准直 X 线束,二是吸收散射线2-27 何谓窗口技术? 什么叫窗宽? 窗宽取得宽或窄,对图像有什么影响?什么叫窗位? 窗位取得高或低,对图像有什么影响?答:所谓窗口技术系指 CT 机放大或增强某段灰度范围内对比度的技术。
把观察组织器官所对应的 CT 值范围确定为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这个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叫做窗口具体做法是:把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的上限以上增强为完全白,下限以下压缩为完全黑,结果就增强了观察灰度范围的对比度窗宽指窗口的数值范围,它等于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的上下限灰度值之差,用 CT 值表示则为:窗宽=CTmax- CTmin;窗宽取得宽的优点是不易丢失图像数据,不丢失信息,表现在图像上就是不丢失结构(对应组织结构);缺点是对比度差窗位指放大或增强的灰度范围的中心灰度值,用 CT 值表示则为:窗位=CTmaxCTmin 2窗位取得高或低(同窗位取得标准相比)都易是图像数据丢失,表现在图像上都是丢失图像结构,窗位取得高图像偏白,窗位取得低图像偏黑2-28 观察脑组织时,一般取窗宽为 120HU,窗位为 35HU,试估计脑组织的 CT 值范围解:由于窗宽=CTmax- CTmin =120HU窗位=CTmaxCTmin=35HU 2可解得 CTmax = 95 HU,CTmin =-25HU,可见脑组织的 CT 值范围约为-25HU~95 HU第三章磁共振物理3-1 以下是原子质量数与原子序数的几种组合,使原子核的自旋为零的组合是A.奇数,奇数 B.奇数,偶数 C.偶数,奇数 D.偶数,偶数3-2 原子核磁矩与静磁场 B0 的夹角增加,是由于 A.原子核从外界吸收能量 B.原子核向外放出能量C.系统能量保持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3-3 I=3 的磁性核在静磁场中有A.3 B.5 C.6 D.73-4 氢核在静磁场 B0 中进动时,其自旋角动量A.不发生变化 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改变,方向也改变3-5 磁化强度矢量 M0 偏离 B0 的角度和所施加的 RF 脉冲有关,加大 RF 脉冲强度,角度;缩短 RF 脉冲的持续时间,角度。
A.减小,减小 B.增大,增大 C.减小,增大 D.增大,减小3-6 在核磁共振的驰豫过程中,M0 偏离平衡状态的程度越到平衡状态的速度越A.小,快 B.大,慢 C.大,快 D.都不是3-7 90°RF 脉冲过后,Mxy将作,Mz将作A.指数衰减,指数衰减 B.指数增加,指数增加 C.指数衰减,指数增加 D.指数增加,指数衰减3-8 化合物 C3H5Cl3,1H MRS 图谱上有 3 组峰的结构式是:A.CH3-CH2-CCl3 B.CH3-CCl2-CH2Cl C.CH2Cl-CH2-CH2Cl D.CH2Cl-CH2-CHCl23-10 样品的磁化强度矢量与哪些量有关?答:样品的磁化强度矢量 M 与样品内自旋核的数目、静磁场 B 的大小以及环境温度有关样品中自旋核的密度越大,则 M 越大;静磁场 B 越大,M 也越大;环境温度越高,M 越小3-13 90°RF 脉冲过后,磁性核系统开始向平衡状态恢复,在这个过程中,Mxy 恢复到零时 Mz是否同时恢复到到M0?为什么?答:Mxy恢复到零时 Mz不会同时恢复到到 M0,因为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它们产生的机制是不同的。
一般同一组织的 T1 远比 T2 长,也就是说横向磁化在 RF 脉冲停止后很快完成弛豫而衰减为零,但纵向磁化的恢复却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3-14 180°RF 脉冲过后,磁性核系统开始向平衡状态恢复,在这个过程中,Mz和 Mxy会经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答:180°RF 脉冲过后, Mxy为零,而在磁性核系统向平衡状态恢复的过程中,并没有外来因素改变核磁矩的均匀分布状态,所以 Mxy一直保持为零不变;180°RF 脉冲过后, Mz则由负向最大逐渐增加到零,再由零向正向最大恢复第四章磁共振成像4-1 如何理解加权图像?答:磁共振成像是多参数成像,图像的灰度反映了各像素上 MR 信号的强度,而 MR 信号的强度则由成像物体的质子密度、纵向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