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多酚提取实验上课讲义.docx
7页茶多酚提取实验上课讲义 茶多酚提取实验 蚌埠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系 综合实验 实验名称: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试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植物天然产物的常规提取及精制方法 3.通过本实验的具体操作,掌握并熟悉茶多酚的提取与精制的方法及其操作原理和步骤 4.掌握提取精制过程中茶多酚的分析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重量的20%-30%茶多酚可以消除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自由基,同时具有抑菌、杀菌,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功能目前,茶多酚被广泛的用作食品、饮料、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 (离子沉淀法)茶多酚易溶于热水,与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并在一定pH值下溶解度很低形成的金属离子络合物溶于酸溶液后,茶多酚再次转变成游离状态,再用对茶多酚有更好选择性的溶剂进行萃取、浓缩和干燥,即可得到茶多酚的纯品 三、实验仪器: 电动搅拌器、离心机、pH试纸、真空干燥箱、抽虑瓶、旋转蒸发仪、真空泵、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烧杯、量筒等。
四、实验试剂及材料: 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维生素C(抗坏血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硫酸、绿茶等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浸提 1.1 预处理:粉碎干茶叶;粉碎的目的是与液体的接触面增大,使提取率增高; 1.2 提取:准确称取经过预处理的干茶叶末10. 00g,按照单因素实验的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分别搅拌浸提过滤(用抽滤的方法)得到茶多酚提取液用附一的方法测提取液中的茶多酚含量 单因素实验步骤: (1)将称取得10.00g茶叶末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 在85℃下,分别提取0.5h、0.75h、1.0h、1.25h、1.5h,测提取液的吸光度,绘制曲线图,找出最佳提取时间 (2)称取得10.00g茶叶末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在所测得的最佳提取时间下,分别在75℃、80℃、85℃、90℃、95℃下浸提,测提取液的吸光度,绘制曲线,找出最佳提取温度3)在上述的最佳提取温度,最佳提取时间下,分别用1:10、1:15、1:20、1:25、1:30的料液比浸提,绘制提取液的吸光度曲线,找出最佳料液比。
单因素: ①料液比(g/L):1:10 1:15 1:20 1:25 1:30 ②浸提温度(℃):75 80 85 90 95 ③浸提时间(h):0.5 0.75 1.0 1.25 1.5 取单因素实验的每个因素的最佳范围内的值,做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在附五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通过对正交实验进行极差分析后选出最优组合,进行下一步实验 2.盐析 加氯化钠于茶叶浸提液中,质量分数为2-6%,静置0.5-1.5h 后过滤(可用抽滤或者离心的方式) 3.沉淀 在上述滤液中加入茶叶重量2%~5%的NaHSO3,然后加入茶叶重量20%的硫酸铝饱和水溶液,加热至70℃~80℃,用15%NaHCO3溶液在快速搅拌下调节pH至5~6,此时有大量沉淀析出,沉淀自然沉降一段时间后过滤,最后用等体积70℃热水洗涤沉淀三次 4.酸溶 将沉淀在快速搅拌下放入到一定料酸比体积下的pH=2.5~4.5的硫酸水溶液中溶解沉淀,控制酸转溶液的pH、酸溶时间,少量胶状沉淀经抽提去除用附一的方法测酸转溶液中茶多酚的含量 单因素实验步骤: (1)将上一步骤所得的沉淀放入有40mL、pH=3.0的硫酸水溶的烧杯中,溶解,分别溶解40min、45min、50min、55min、60min,离心除去沉淀,测酸转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曲线,找出最佳酸转时间。
(2)取上一步骤所得的沉淀放入有40mL硫酸水溶液的烧杯中,控制硫酸的pH为2.5、3.0、3.、4.0、4.5,在(1)的最佳酸转时间下,溶解,离心去除沉淀,测酸转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曲线,找出最佳酸转浓度 (3)取沉淀置于有20mL、30mL、40mL、50mL、60mL硫酸水溶液的烧杯中,在上述的最佳酸转浓度、最佳酸转时间下,溶解,离心去除沉淀,测酸转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曲线,找出最佳酸浓度 单因素: ①酸浓度(pH):2.5 3.0 3.5 4.0 4.5 ②料酸比(g/mL):1:2 1:3 1:4 1:5 1:6 ③酸转时间(min):40 45 50 55 60 三因素(酸浓度;料酸比;酸转时间) 取单因素实验的每个因素的最佳范围内的值,做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在附六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通过对正交实验进行极差分析后选出最优组合,进行下一步实验 5.萃取 加入茶叶重量2%-5%的NaHSO3至酸转溶液中,然后用体积0.3-1.5倍的乙酸乙酯萃取1-5次,每次萃取时间2-10min,合并萃取液。
测萃余相体积,并取样分析计算萃余相中茶多酚的总量,计算茶多酚的萃取率 6.洗涤 加入茶叶重量1-3%的维生素C至萃取液体积0.4倍的水中,用柠檬酸调节水溶液的pH=2.5-3.0,等分成2份对乙酸乙酯萃取液洗涤两次 7.蒸发浓缩 将洗涤后的乙酸乙酯相在50~70℃下真空蒸发回收乙酸乙酯,待浓缩成膏状物时,加入膏状物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洗涤挂在壁上的物料,继续浓缩成稠的膏状物 计算其中茶多酚的含量 六、实验注意事项: 1.茶多酚易氧化,分离过程中注意避免高温,过酸或过碱并尽量缩短提取时间 2.沉淀完全后应尽快抽提滤出沉淀,酸溶过程一定要充分,控制好溶液pH 七、思考题: 通过对本工艺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分析哪些因素影响茶多 酚产品的产率?怎样影响的?应如何控制? 附一:提取过程中茶多酚的分析测定方法(定量) 准确吸取待测溶液1ml,将其稀释1~25倍(稀释成15倍),再从稀释液中准确吸取1ml,注入25ml的容量瓶中,加水4ml和酒石酸亚铁溶液5ml,充分混合,再加pH=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至刻度,用1cm比色杯,在波长540nm处,以试剂空白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
计算公式:茶多酚(g/ml)=1.957AX/500 A:吸光度 X:稀释倍数 1)酒石酸亚铁溶液 1g硫酸亚铁和5g酒石酸钾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至1L,放置过夜后使用 2)pH=7.5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A液:称取磷酸氢二纳23.877g,溶解并定容至至1L; B液:称取经110度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9.078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至1L A液85ml和B液15ml混匀即可 附二:计算项目: 1)浸提液中茶多酚的总量及茶多酚的浸提率计算 浸提液中茶多酚的总量(g)=浸提液中茶多酚的含量(g/ml)×浸提液体积(ml) 茶多酚的浸提率=[浸提液中茶多酚的总量(g)/原料茶叶末中茶多酚的总量(g)]×100% 2)经过盐析、沉淀及酸溶后茶多酚的总量和回收率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