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86652032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汤红兵(苏州市气象局,江苏 苏州,21500)摘要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和原则;着力于建立健全公众的气象知识体系,提 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普及气象法律法规与国家级科普宣传工作相比,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一些 现状值得思考本文旨在从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实际出发,探讨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个中原因,进 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寻求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现状分析上,主要从活动形式、宣传内容、宣传主体和对象、宣传载:体等四个方面加以全面解析 并以现状为基础,捉出了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宣传断裂现象明显,可持续发展不足;宣传往往流于形 式,实际效果不佳;宣传内容存在的问题较多,科普宣传工作整体发展缓慢:宣传主体不足,综合索养有 待进一步捉高;宣传对象过于侧重中小学生,针对其它群体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载体缺乏创新,大众传播 媒介的功能没冇得到充分发挥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缺少统一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是宣传力度不大,效果不 明显的机制原因;科普人员紧缺,缺少综合创新能力是影响气象科普宣传工作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运行 经费不足是制约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发展的经济原因;缺少足够的丰富的宣传资源是限制科普宣传的物力原 因。

      要实现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可持续发展,应采収如下应对策略: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为气象 科普宣传工作捉供体制机制保障;加大投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优势资源,构筑坚实的科普宣传体 系;加强研究,注重实效,切实在捉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上下功夫;科技创新,拓展宣传阵地,努 力探索科普宣传的深度、广度、精度、效度关键词:地方,气象科普宣传,现状,问题,原因,对策“三个气象”是气象部门的发展理念,“公共气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科普 知识宣传以人为木,无微不至、无所不在”是气象部门的服务宗旨,“以人为木”服务的 重要要求之一就是用气象科普知识服务人、发展人2010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气象灾 害防御条例》明确规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补-会参 与”的原则;同时,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収多种形式,向补会宣 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综观可见,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应坚持“以人为木”的服务宗旨和原则;着力于建立健全公众的气象知识体系,提高防灾减 灾意识和能力,普及气象法律法规中国气象局历來高度重视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在办好中国气象报、气象出版社、门八网 站等传播平台的同时,建立起气象科普基地,开办中国气象频道并落户全国多个省市等,开 创了全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新局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然而,与国家级科普宣传工作相比,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一些现状值得思考木文旨在 从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实际出发,探讨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个中原因,进而提出相应 的对策,寻求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 地方气象科普宣传的现状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一般由气象学会具体负责,并得到了地方政府、 科协、所在气象局的人力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形成了如下现状 1.1活动形式上的状况一是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科普宣传活动,如“3.23”世界气象日、“5. 12”防灾减灾日、 安全牛产月、夏令营、科普宣传周等这些活动一般组织性强、规模大,时间也相对固定, 政府、气象部门自身等各方而较为重视二是不定期的科普宣传活动,如气象专家应邀参加 社区和中小学校开展的科普讲座、中小学校白行组织参观气象局或气象科普基地、各种形式 的参观科普展、媒体有针对性的新闻报道等这些活动突发性强,宣传时间短,规模和效果 也相对冇限三是不同地方因各种需要也会有特殊的科普宣传活动,如2009年苏州气象成 立50周年纪念H、2011年苏州市昊中区气彖业务科普中心落成启用庆祝H等这些科普活 动具有偶然性,但一般规模较大,时间相对较长,形式也较为丰富,社会影响力因主题活动 也相对明显。

      1.2宣传内容上的状况一是较为注重普及气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气象的能力•般以学生为重点,在中 小学普及气象基础知识主要形式包括:进课堂,专题授课讲解;组织现场交流论坛,接受 咨询,答疑解惑;开展夏令营活动,异地交流,实地考察,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牛热爱、了 解、关注,最终学习和应用气象二是特别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 意识和能力ft 2007年我国正式公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防御指南》以來,全国各地高 度重视预警信号的宣传工作近儿年,地方气象部门人打预警信号主题牌,针对社会公众和 学生加人宣传力度,帮助他们掌握气象灾害知识和防御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三 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注重气象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知法、遵法、守法的意识近儿年 多以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安全管理办法》等气象法律法规为主1.3宣传主体与对象上的状况气象学会的工作人员主耍是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主体但由于人员紧张,部分科普活动 规模人,往往需要所在气象局其它部门的协助因此,宣传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也存在一定 的随机性就宣传对彖而言,主要包括中小学牛、社会公众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从 业人员等,基本覆盖中小学校、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部分公共场所。

      其中乂以中小学生 和社会公众(即弱势群体)为主1.4宣传载体上的状况目前,地方常用于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的载体包括:平而载体,如科普版、宣传窗、宣传 册、报纸等;声像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如电子信息显示屏、短信等; 以及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讲座、现场咨询等其它平台苏州吴江市气象局在拓展宣传载体的 基础上,还创立了“江村娃”气象科普宣传品牌,吸引了当地各中小学校相当数量学生的加 入,颇具影响力2. 地方气象科普宣传存在的问题在上述现实形态中,宏观匕气象科普在发展,但微观里也隐藏和暴露着诸多不利于气象 科普宣传对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认真审视和对待2. 1宣传断裂现象明显,可持续发展不足各种重要的大型的科普宣传活动多集中在上半年,而下半年总体鮫为平淡,複至出现中 断现彖这虽然有利于在上半年掀起科普宣传热潮,但从整休上看不利于实现长效、可持续 发展,整体效果也不佳在宏观上也缺乏系统的科普宣传计划和体系,凸显出散乱、被动宣 传、应付任务等问题2. 2宣传往往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佳一是开展活动时,摆摆台而,发发宣传材料,宣传板摆放好就完事了二是宣传人员缺 乏主动服务意识,往往朋着等着公众上来咨询,结果是公众不知道问什么,宣传人员也没有 问题町冋答。

      三是宣传人员向身过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活动形式的宣传上,总结报道写得漂 漂亮亮,公众是否真正受益,实际效果如何,全在一纸空文2. 3宣传内容存在的问题较多,科普宣传工作整体缺乏创新•是宣传内容重复现象严重,形式缺乏创新,到哪甲都是讲预警信号,容易让受众产生 厌倦感;二是科普理论知识宣传的多,防御实战演练少,最终影响宣传效果;三是宣传内容 过多局限于防灾减灾知识和防御措丿施,相比Z下,气彖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2. 4宣传主体不足,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普宣传队伍整体上明显存在严重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专职、专家型人才紧缺;既 是气象专家,乂深诣科普宣传工作的综合型人才更是少之甚少;日常科普宣传工作多依赖随 机抽调人员这些势必在最终的宣传效杲上大打折扣,直接制约着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整体 发展此外,不少专职人员缺乏研究精神和责任意识,能力上略显不足,更缺乏开发公众“二 度传播”的意识,综合索养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2. 5宣传对象过于侧重中小学生,针对其它群体宣传力度不够目前地方的科普活动多集中在中小学生上,气象专家进课堂的次数远比进社区多,中小 学生走进科普基地的次数也远远比社会公众多。

      然而,就气象科普宣传的木质而言,“以人 为本”的“人”是整个社会的公众,并非某一群体再从全国各地自然灾害的受害群体来看, 社会公众的牛命财产损失更为严重,特别是老人和儿童,更需要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社会 青年同样需耍掌握丰富的防灾减灾知识,在危难之时,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2. 6宣传载体缺乏创新,大众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今,主要依托传统的平而载体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气象科普宣传的需要和公众的接受需 求而且科普版、宣传窗、宣传册等所承载的信息毕竞有限,其数量、存在空间、接触群体 都会受到很大限制传统的广场咨询宣传活动,虽然在科普内容上不受约朿,但宣传对象毕 竟有限而一直活跃的主流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气彖科普宣传空间没有发 掘出來;对新媒体的利用也比较少;气象科普宣传品牌更是屈指可数3. 影响地方气象科普宣传的原因分析存在这些问题,有着体制机制、宣传主体、财力、物力等方而的诸多原因认真分析其 中原因,对采取相应的对策大有裨益3. 1缺乏统一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是宣传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的机制原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开展科普工作的坚实保障,直接决定着科普宣传成效然而,一些 地方气象部门的领导除了政府组织的科普活动外,一般不直接参与科普宣传工作,对科普工 作也严重缺乏了解和认识。

      领导不重视,科普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也难免会懈怠,常常会出现 应付、敷衍的思想这种状况势必影响着宣传的力度和效果3. 2科普人员不足,缺乏综合创新能力是影响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发展的主要原因从地市级气象部门看,主要还是气象学会的秘书长直接从事各项科普宣传工作,为其配 备的木就很少助手一般都为兼职人员,承担着人暈的其它工作任务,而且分布于各个部门, 灵活调用起来极不方便没有充足的人员配置,人量工作都无从开展,难以出成效此外, 不论是专职还是兼职的科普人员,基木存在着缺乏宣传意识和能力问题,宣传的敏感度也严 重不足,只知道活动本身的开展,而不会利用媒体和公众进行再宣传,寻求“二度传播”的 途径;对科普宣传工作木身也局限于传统方法上,严重缺乏创新粘神和能力,对媒体的利川 和掌控能力略显不足3. 3运行经费不足是制约气象科普宣传工作难以发展的经济原因「I前,地方科普宣传工作经费完全由所在气象局统一支持,但这种支持只能够维持口常 运转,想要花费一•定的经费用于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都困难重重,结果导致各项创 新工作步履维艰,甚至中途夭折一些地方领导在谈到某项创新工作多好时,是肯定和支持 的,但一涉及到投入问题,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

      缺乏经费支持,气象科普宣传的力 度、粘度、效度都会受到了约束和影响,很多工作更是无从谈起3. 4缺乏足够的丰富的宣传资源是限制科普宣传的物力原因如今,供气象科普人员利川的宣传资源还局限在展板、印刷品、宣传册等,对网络宣传 资源的开发和维护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rh于各种原因,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如今故为 公众青睐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具有强人的宣传功能,但由于缺乏自主权,对其利用毕 竞是有限的,而H很多科普人员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利川掌握的有限的媒体资源中国气象频 道的创办打开了依托电视自主进行科普宣传的人门,而且在不少城市落了户,但毕竞是少数 城市,而H应川的自主权也是非常有限的当然,杭州气象频道在地方是个特例,在通过电 视加强气彖科普宣传的道路上走的比鮫成功,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4. 加强地方气象科普宣传的应对策略气象科普宣传作为-•项重要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做好了,在很大程度上预先防御比抵 御气象灾害更重要,更有效特别是学生、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一旦掌握有效的防御知识, 在灾害來临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可人大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应高度重视气象科 普知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