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研究生入学-历史考试全真模拟卷39(附答案带详解).docx
5页2022研究生入学-历史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简述东汉初期加强统治的整治措施答案: 本题解析:首先,刘秀开始着意防范功臣、宗室诸王以及外戚专权让功臣享受优厚待遇,而不准参与政治其次,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把原来地位较低的事务性官员变为政务官,设置尚书台,掌管全国政事,直接对皇帝负责限制三司的权力尚书权高位低,而三公有职无权,宦官更是只供驱使,由此大权便集于皇帝一身再次,强化监察制度设置御史台,司隶校尉和州刺史第四,加强军权精简地方机构,废除地方兵权而中央军队由中央直接控制,称南北军把军权集中在中央,有效防止了地方上的叛乱2. 问答题:告缗答案: 本题解析:中国汉代武帝刘彻为打击商人势力、解决财政困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告缗是算缗的延伸算缗是一种财产税,是汉初采取的抑商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即对商人所拥有的车辆征税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下诏“初算缗钱”对各类商人征收财产税;对手工业者征收财产税;对车、船征税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武帝又下令“告缗”,由杨可主管其事,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
告缗为武帝的内外功业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3. 问答题:阅读材料 汉尼拔当他的计策失败了时,马上仍回到自己的营寨来了,这就表明了原来他的退却是假装的但就这样还没使瓦罗懂得对汉尼拔的一举一动都应该怀疑他深环甲胄,匆匆冲到帅帐,当着一大班元老、百夫长、军事保民官便埋怨爱米留斯.说他假托神兆,葬送了国家的一场拿稳的胜利,不是因为胆怯,就是因为妒忌他自己当他正在这样发泄怒火时,兵士们环立在帐幕四周窃听着,也异口同声地责骂爱米留斯尽管爱米留斯仍旧继续好言劝告在里面的人,但毫无用处当所有别的一切人,除了赛维留斯一人之外都袒护着瓦罗时,他终于软化了第二天,他自己担任了司令官……把军队布下作战的阵列汉尼拔虽则看到了这个举动,但因为他还没准备好战斗,所以不出营 ——阿庇安《罗马史》 请回答: (1)此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的一个事件,那么何为“布匿战争”? (2)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3)罗马总共发动了几次布匿战争?战争对罗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本题解析:(1)从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罗马对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因此将对迦太基的战争称为“布匿战争”。
(2)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并不甘心失败.把势力伸向西班牙,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3)三次战争带来大量财富,促使罗马公民集体解体 4. 问答题:举两三个实例说明联姻对欧洲中古历史发展的影响答案: 本题解析:王朝联姻有利于王国领地的拓展,但也产生许多纠纷,并引发战争如英、法两国王室之间长期通婚,由此带来复杂的王位继承问题,从而成为引发百年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德皇“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为获取西西里的领地,也采取联姻的方法,并最终使霍亨斯陶芬王朝攫取了富庶的西西里5. 问答题:论述波斯帝国在地中海文明史上的地位答案: 本题解析:波斯帝国兴起的时代,正是古代地中海地区西亚北非文明极盛而衰的时代波斯帝国的兴起在古地中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起过重要作用 (1)波斯帝国是古地中海文明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帝国这一发展过程的最高阶段波斯帝国规模较之前的埃及和亚述帝国帝国大很多,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河这三大文明中心,并接近希腊文明在内涵上形成了一整套维系和管理帝国的制度,也反映了农耕和游牧世界在交往和冲突中呈现更大的规模。
(2)波斯帝国是铁器广泛使用和传播时代的帝国,此时波斯帝国经济实力雄厚,为大规模战争提供了经济基础 (3)波斯帝国也是古地中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综合发展的产物同时波斯帝国采取的铸币制度和驿道制度客观上又为古地中海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4)波斯帝国打乱了古地中海地区区域经济独立发展的正常进程征服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破坏了西亚、北非地区同希腊世界的交往和联系,使得这种交流局限于帝国范围之内 总之,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国的兴起,打断了西亚北非原有古代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而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灭亡波斯帝国,标志着古地中海文明的终结后来的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都从波斯帝国吸取了不少东西因此,波斯帝国既为古地中海文明做了总结,又为后来的希腊罗马古典文明提供了借鉴,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6. 问答题:路卡(卢卡)会议答案: 本题解析:路卡(卢卡)会议是指公元前56年,罗马共和国在路卡召开的一次政治会议公元前60年,庞培、恺撒和克拉苏三人结成秘密军事同盟,史称“前三头同盟”按三头协议,恺撒任公元前59年执政官,任内设法通过有利于庞培、克拉苏的法令,任满后出任山南高卢总督5年。
公元前56年,三头在路卡会晤,决定恺撒续任高卢总督5年,庞培、克拉苏任公元前55年的执政官,任满后分任西班牙、叙利亚总督各5年公元前53年,克拉苏在侵略帕提亚的战争中败亡,庞培与恺撒矛盾激化,公元前49年,恺撒率军渡过卢比康河,迅速占领罗马和意大利,次年庞培兵败被杀前三头政治以恺撒建立独裁统治告终7.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段祺瑞说:“项城(指袁世凯)帝制自为之迹,已渐显露,我当年曾发采取共和之电,如今又拥项城登基,国人其谓我何?且恐二十四史中,亦再找不出此等人物!所以论公,我宁死亦不参与;论私,我从此只有退休,决不多发一言 ——引自《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今日民智日开,民气日倡之世,而欲以一姓威严驯服亿兆,尤为事理所万不能致……祺瑞罢斥以来,本不敢与闻国事……只是既已久服务于民国,不能坐视民国之颠覆分裂而不一援 ——引自《段祺瑞反对张勋复辟通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当年曾发采取共和之电”指什么事?当时段祺瑞的目的是什么?段祺瑞表明了什么态度? (2)材料二中“欲以一姓威严驯服亿兆”指的是什么事? (3)材料中段祺瑞被“罢斥”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段祺瑞此时不能坐视? (4)以上两个材料能否说明段祺瑞真心拥护共和?用具体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 本题解析:(1)1912年初,段祺瑞等北洋将领40多人联名发出通电,要求清政府立即采用共和政体,他当时的目誓是逼迫清帝退位,为袁世凯上台创造条件段祺瑞表明了此时对袁世凯称帝不满的态度 (2)复辟帝制 (3)因为与总统黎元洪在参战问题上的分歧被罢斥利用张勋赶走黎元洪的目的已经达到 (4)不能例如,段祺瑞重新掌握北京政权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8. 问答题:简述屋大维时期的内外政策答案: 本题解析:屋大维上台后,对内维护奴隶制,加强行政管理,整顿和改变军队,巩固了统治秩序;对外大力扩张,进一步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版图9. 问答题: “壬申之乱”答案: 本题解析:“壬申之乱”是指公元7世纪日本国内改新派与保守派的一次内战公元672年,坚持改革的大海人皇子举兵反抗朝廷,战争以大海人皇子的胜利而结束壬申之乱”是改新派和保守派最后一次决战胜利后大海人继任天皇,继续改革,确立了天皇为中心的专制集权统治公元681年,制定了《飞鸟净御原令》,以立法的形式巩固了大化改新的成果。
10. 问答题:简论戊戌变法至新政时期(即20世纪初)的教育革新答案: 本题解析: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从戊戌维新开始的维新派在一些省份设立新式学堂,百日维新中,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文,改革科举制度但维新运动失败后,除了京师大学堂保存下来,其他教育革新措施付诸东流新政期学堂,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从学校中选取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但清政府的教育改革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因素,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