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最全).pdf
8页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什么就是糖尿病什么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就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与/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血糖过高时可出现典型的 “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常伴有疲乏无力,有时尚可伴有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且易合并多种感染长期血糖升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本病可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糖尿病有哪些危害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发达国家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 目前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 因糖尿病引起失明者比一般人多1025 倍,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性坏疽与截肢者比一般人多20 倍;糖尿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病的死亡增加1、54、5 倍;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比肾病多 17 倍;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及心血管等症状与性功能障碍。
总之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就是十分严重的,已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糖尿病有哪些临床症状糖尿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典型的糖尿病有以下临床症状:(1)多尿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又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故糖尿病人尿量增加,每日可达 30006000mL,甚至 10000mL 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加,每日排尿十余次或数十次一般血糖越高,尿量也越多,从尿中排出的糖也越多2)多饮由于多尿,使体内丢失大量水分,引起口渴,故出现多饮,糖尿病人喝水很多,饮不解渴3)多食 由于尿中失去大量葡萄糖,需从体外补充,加上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引起饥饿反应,故出现多食,多食又致高血糖,高血糖又致多尿、尿糖增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4)消瘦 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使脂肪与蛋白质分解加速,结果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使体重减轻或出现形体消瘦5)疲乏主要为肌无力,与代谢紊乱、葡萄糖利用减少及分解代谢增加有关6)其她,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引起眼屈光改变而致视力模糊。
哪些人群需做糖尿病筛查哪些人群需做糖尿病筛查? ?应在下列重点人群中加强糖尿病筛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1、年龄40 岁,特别就是45 岁伴超重或肥胖,以往有空腹或餐后血糖异常者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专业知识分享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 0、91mmol/L)与(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 2、75mmol/L)者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与(或)心脑血管病变者5、 年龄30 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糖尿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哪些糖尿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哪些? ?(1)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就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提示血糖值超过肾糖域(大约 10mmol/L),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可能2)血糖测定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血糖升高就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又就是判断糖尿病病情与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就是指给病人口服 75g 无水葡萄糖(或 100 克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然后测其血糖变化,观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迅速由胃肠道吸收入血,30-60 分钟时血糖值达高峰,但一般不超过 8、9mmol/l(160mg/l)。
这就是由于血糖升高迅速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迅速下降,2 小时血糖接近正常,3 小时恢复空腹正常水平而糖尿病患者则不同,始终为高峰值,持续时间过长3) 糖化血红蛋白(GHbA1C) 反映患者近 812 周总的血糖?平,为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4)胰岛素释放试验就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 1 小时、2 小时、3 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 -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与指导治疗 1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其基值一般在 5mu/L 以下,服糖刺激后其胰岛素释放也不能随血糖升高而上升常呈无高峰的低平曲线,有些病人甚至不能测得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低于正常,但往往高峰出现的时间延迟,如在服糖后 2 小时或 3 小时出现,呈分泌延迟高峰后移5)C 肽释放试验 方法同胰岛素释放试验,但 C 肽不受血清中的胰岛素抗体与外源性胰岛素影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3.OGTT 试验中,2 小时 PG 水平11、1mmol/l(200ng/dl)糖尿病诊断就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 中 2 小时血糖值。
空腹指 814 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 1 天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OGTT 就是指以 75g 无水葡萄糖(或 100 克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如为含 1 分子水的葡萄糖则为 82、5g)糖尿病症状指多尿、烦渴多饮与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糖尿病分为哪些类型?糖尿病分为哪些类型?专业知识分享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根据目前对糖尿病病因的认识,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即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其她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其中1 型糖尿病又分为免疫介导性与特发性2 个亚型而2型糖尿病就是糖尿病人群的主体2 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但可采用多种方式综合治疗,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强调须早期与长期、 积极而理性以及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治疗要点主要有5 个(通常称为“五驾马车”),分别就是: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主要为纠正高血糖与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促使糖、 蛋白质与脂肪的正常代谢;缓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肥胖者应积极减肥,维持正常体重,保证儿童与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保证糖尿病孕妇与妊娠糖尿病产妇的顺利分娩,维持成年人正常劳动力,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防治酮酸症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与防治心血管、 肾脏、 眼睛及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
注射胰岛素就是否有依赖性?注射胰岛素就是否有依赖性?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时,许多患者对注射胰岛素有各种各样的顾虑,认为一旦用上胰岛素就不能离开,会像吸毒一样上瘾,所以干脆拒绝胰岛素治疗,或者等病情稍有缓解,就擅自停用 这就是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 目前最有效的降糖药就是胰岛素,用胰岛素后不会产生依赖因为胰岛素就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激素,正常人也就是胰岛素来参与血糖的调节,就是否需要用胰岛素治疗应根据患者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胰岛素抗体、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胰岛素治疗方案1 型糖尿病患者就是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的胰岛-细胞破坏,造成体内不能或极少分泌胰岛素,所以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不可随意停用,否则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威胁生命的危险2 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胰岛素治疗,例如在充分的口服药物治疗不佳;合并严重急性并发症或慢性并发症;手术、 妊娠与分娩、 合并感染、 外伤时,以及偏瘦的糖尿病患者、新发生的 2 型糖尿病等都应该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一般待血糖控制平稳,胰岛 -细胞功能恢复后,可逐步停用胰岛素 部分新发生的 2 型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进行胰岛素的早期干预,患者的胰岛功能可恢复正常,仅控制饮食,再配合合理的运动就可以了。
糖尿病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怎么办糖尿病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怎么办? ?血糖低于血糖低于 2 2、8mmol/L8mmol/L 则称为低血糖症则称为低血糖症常见的糖尿病低血糖有以下两类:(1)反应性低血糖:少数 2 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由于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可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大多发生在餐后 45 小时,尤以单纯进食碳水化合物时为主2)药物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低血糖症与药物治疗不当有关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症常见口服降糖药物中磺脲类药物主要刺激胰岛素分泌,故各种磺脲类药物用法不当时均可导致低血糖症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可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慌、出汗、饥饿、无力、手抖、视物模糊、面色苍白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定向力下降、吐词不清、精神失常、意识障碍、直至昏迷部分患者在多次低血糖症发作后会出现无警觉性低血糖症,患者专业知识分享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无心慌、出汗、视物模糊、饥饿、无力等先兆 ,直接进入昏迷状态持续时间长(一般认为6 小时)且症状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不可逆转如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应立即给予葡萄糖,轻者口服,重者静脉注射 如无葡萄糖,可予口服甜果汁、糖水,要观察到患者意识恢复。
长效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氯磺丙脲等)导致的低血糖症往往持久,给予葡萄糖在患者意识恢复后有可能再次陷入昏迷,需连续观察 3 天,以保证患者完全脱离危险期如何预防低血糖?如何预防低血糖?1、预防低血糖的关键就是糖尿病患者要知道正在使用的降糖药物有发生低血糖症的可能性2、患者应熟悉低血糖的症状以及自我处理低血糖症的方法3、外出时随身佩带病情卡,万一发生低血糖昏迷时能及时得到她人帮助4、 糖尿病患者家属及照顾的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使用的降糖药,监督患者不误用或过量使用降糖药物5、老年患者血糖不宜控制太严,空腹血糖不超过 7、8mmol/L(140mg/dl),餐后血糖不超过 11、1mmol/L(200mg/dl)即可6、病情较重,无法预料患者餐前胰岛素用量时,可以先吃饭,然后再注射胰岛素,以免患者用胰岛素后尚未进食而发生低血糖7、初用各种降糖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根据血糖水平逐步调整药物剂量8、1 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时容易发生低血糖,为了防止低血糖,患者要在每餐前、后测定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 4、46、7mmol/L 为宜,餐后血糖10mmol/L,晚睡前血糖 5、67、8mmol/L,凌晨 3 时血糖不低于 4mmol糖尿病知识讲座总结糖尿病知识讲座总结今年11月18日我院组织相关人员在清河村进行了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共有三十余人参会,邱院长就多年的行医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采取了居民提问 ,现场演示等方式,介绍了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有哪些危害及诱发因素,饮食等知识。
讲座现场气氛活跃 ,听课的居民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使老年人更加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 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专业知识分享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长寿镇卫生院2016 年 11月 18 日通通知知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的危害等,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我院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