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功能.doc
3页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功能裴亚兵江苏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作者简介:裴亚兵,1990年生,安徽合肥人,研究生学历江苏省滨海中等专 业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与古典诗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徳育大纲》中规定到:“中等职业学校必须 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罝高中生的德育目标是:“形成坚毅不怕 网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別能力和抵制能力,并具有一定 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等课程教学要结合课 程特点,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德育N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岗位工作要 求,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德 育教育尤显重要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必要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争取 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作为外在 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潸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闩常的教学之 中可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其德育的便捷性选入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大多文质兼美,达到了语文实用性、工具性、人文性、 思想性的统一。
在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中,不乏对爱国主义的颂扬,对青春年华 的描绘,对高尚情感的感悟,对无私奉献的称颂,对生命真谛的探寻语文教材 木身有值得深寻探索的思想价值、德育价值,是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中职语文 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注重情感交融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 生克服社会负而意识的侵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2. 中职学生的特点决定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育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 气的影响,或养成不良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便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在这样紧迫需要成长和完善自我的阶段,“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施加 的德育渗透无疑是雪中送炭”,可以为学生指明人生前行方向,让学生身心更 加健康的成长告诫、劝勉学生,应当追求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高贵的情 操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1. 以作品作者为榜样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文章作者的榜样作用,深挖作者的人格魅力,利用作者的 高尚品德陶冶学生,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如,鲁迅先生作为一代著名作 家、学者、思想家和民主战士,其作品多次被选入各年级语文课本。
学生在品味 其精深的文学造诣时,更应结合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忧国忧民的 高尚道徳和不屈不挠的伟岸人格,从而引导学生将小“我”的理想与祖国的 “大我”需要联系起来提醒学生个人目标固然重要,但人生理想和长远目标是 以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强大、祖国的富强为旨归,更加重要可见,作者的生平经历是一处用之不竭的矿藏,更加容易说服、感召学生向着真 善美的方向去发现、学习、效仿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教师教学时不可太注重文本, 而忽略作者本身可资渗透徳育的功能2. 以文中人物作为榜样进行德育渗透除作者外,经过作者艺术加工后的作品人物性格更鲜明,形象更鲜活,更是学 生学习的榜样如《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教师可以从德育渗透的角度对马克 思生平成就进行分析:马克思正是在作为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三个方面为人 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后,冰受到了广大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尊重 和爱戴进而向学生投射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只有在为家庭、事业 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后才会被世人尊敬爱戴,甚至长久怀念,他才能真正实现自 己的人生价值倘若毫无追求、浑浑噩噩地闲过浮生,将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文 章中人物具有典型的示范性,是学生的“好老师”、“好榜样”,为学生起到表 率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们施加徳育影响。
3. 以文章主旨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运用教材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朱自清先生 的《荷塘月色》,作者用优美的笔调描写了许多美好事物学习欣赏这幅“优美 画卷“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事物的美好,逐步消除心理负面意识的影响, 从而引导学生以更加阳光的目光看待世界,对世界产生憧憬与向往,产生正面 积极的意识和思想4. 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写作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起着重要作用,0的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 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践行德育教育目标的有效途 径,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关 注现实社会中发现素材,在体味人生百态中感悟人生让学生自己命题,写自己 的生活见闻,倡导“吾手写吾心”,自由发挥如在写以“理想” “生命”、 “责任”、“感恩”、“奉献”、“爱国”等话题为作文时,引导学生要怀揣感 恩的心去表达自己反哺社会的情感,从生活细节、琐人琐事中,发现其中的深刻 内涵,做出合乎其身的感悟,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升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就是徳育教育中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在教学中如何深挖教材内容,如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 领悟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使学生自觉提高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需要老师们孜孜不倦地深入探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节语文课或许很快就结束,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获得的德育成果 将会影响每个学生的一生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Z].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2] 苏燕.刍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宂, 2015 (3).[3] 周立华.关于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探讨[J].新课程学>J,2012 (11).[4] 杨九俊等编.中职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5] 杨艳秋.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渗透策略研宄一一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