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型品设计要领.ppt
42页成型品设计要领,,,,,,,,GOOD DESIGNER,Part Geometry,Materials,Tooling,Processing,.進澆口位置不佳 .澆口尺寸不合 .澆口數目不當 .澆道形狀不當 .成品厚度不均,產品設計未注意事項,.產生熔接線 .成品產生噴流 .原料流動不平衡 .充填不足 .成品收縮翹曲,原因,結果,,,,,,澆道設計的重點,一.使材料以最短的路徑進入模穴,使熱損失及 射壓壓力損失降至最低. 二.材料流入澆道中,儘可能在同樣溫度及壓力 與時間進入各模穴,以減少殘留應力. 三.澆道截面積須適當,以節省成型材料及成型 冷卻時間. 四.澆道的形狀設計,須考慮模具加工費用與產 品成型與外觀的須求.,澆道形狀種類,,圓形,六角形,拋物線,方形,半圓形,梯形,成型效率最佳,熱量與摩擦損失最低,澆道中心部份最後凝固,可有效保壓,但模具是最難加工,適用多模板模具,模具加工及成品脫模容易,但產生廢料較多,適用於分模面較複雜模具,成品脫模性佳,但流動阻力大,對模具加工及產品成型效率最高,但成品脫模最困難,為梯形的修正模式,優缺點類似梯形澆道,為雙梯形澆道修正模式,優缺點類似圓形澆道,,澆道形狀設計,正確,,,,,,,,,,,,,,,圓形,半圓形,方形,梯形,錯誤,,澆道尺寸決定,成品厚度較薄,D=0.3(G.L)0.25,a.2mmD7mm b.G100g c.T4mm,成品厚度較厚,D=0.45(G.L)0.25,a.7mmD15mm b.G250g c.T8mm,此處 L: 澆道長度 T: 成品厚度,使用範圍,使用範圍,G: 成品重量 D: 澆道直徑,,,常見澆口設計型式,.扇形澆口 .凸片澆口(又稱耳式澆口) .直接澆口 .側面澆口 .薄片澆口 .圓盤澆口 .針點澆口 .無澆道口(又稱熱澆道口),最佳 設計,扇形澆口,凸片澆口,特點為材料進入模穴後能均勻填滿模 穴,減少成型品熔接線及表面凹陷, 使成型外觀良好,,特點為材料進入模穴前須先拐 900彎 角,減少成型品流痕及並減緩澆口附 近應力,,,,,,,,,,,,,,,,,,,,澆口尺寸決定,扇形澆口,,,,,,,,,,,,,,,,,,,,,,,,,,,,,L,W,T,H,單位:mm L: 澆口長度 L=1.0~1.3 W:澆口寬度 W=0.025(S)0.5 H:澆口高度 H=0.75T T: 成品厚度 S: 成品表面積,,凸片澆口設計,,,,,,,,,,,,,,,,,,,,,,,,,,,,,,,,,,T,W,H,L,,,,L: 澆口長度 L=1.5(D) W:澆口寬度 W= D H:澆口高度 H=1.0(T) T: 成品厚度 D: 澆道直徑,,單位:mm,,,,,,,,肉厚(Wall Thickness),肉厚決定因素,FORM FACTOR,結構強度,成型性,產品外觀,成型效率,,,,,,,,肉厚(Wall Thickness),肉厚大小之影響,肉 厚 強 度 冷卻時間 流 動 性 外 觀,,,,,,,,肉 厚 強 度 冷卻時間 流 動 性 外 觀,大,小,强,弱,长,短,佳,差,凹陷,流痕,,,,,,,,肉厚(Wall Thickness),肉厚不均之影響(一),,,,,,,,肉厚(Wall Thickness),肉厚不均之影響(二),流動遲滯,,,,,,,,肉厚(Wall Thickness),肉厚不均之設計,肉厚變化太大,梯度設計使肉厚變化較緩,逃料來肉厚變化,,,,,,,,R角(Radii),直角變R角之目的(一),IR=0.5T OR=1.5T,減少邊角應力集中 (增強邊角強度),,,,,,,,R角(Radii),直角變R角之目的(二),降低流動阻力 (分子或玻纖排列不連續),流動阻力大,流動阻力小,,,,,,,,肋與角板(Ribs & Gussets),肋與角板設計目的,增加成型品強度,幫助成型品充填,橫肋,凹陷、包風、翹曲、週期長,,,,,,,,肋與角板(Ribs & Gussets),肋設計準則,,,,,,,,肋與角板(Ribs & Gussets),角板設計準則,,,,,,,,補強方式,增加肉厚與形狀變化,,,,,,,,,脫模角度(Draft Angle),脫模角設計通則,易脫模,0.5*(D-D’)/H’=1/100-1/50 0.5*(d-d’)/H’=1/100-1/50,H50 mm; S/H1/60,,,,,,,,凸轂(Bosses),凸轂設計通則,孔洞補強 裝配嵌合 局部增高,D=diameter T=thickness L2D add rib or gussets W=0.6-0.7T H=3D d = not so close to the side,,,,,,,,孔洞(Holes),孔洞設計要項,裝配、組合 裝飾、通風,孔至孔及孔至 側壁之距離,孔洞附近需加以補強,,,,,,,,孔洞(Holes),孔洞設計要項,對靠孔洞採不 同孔徑,盲孔附近壁厚 均一,,,,,,,,孔洞(Holes),孔洞設計要項,自攻螺絲需加 錐坑,其他要項,軸心設計平行 於脫模方向,模銷之強度 應予以考慮,,,,,,,,螺紋(Screw Thread),已不常設計螺牙或自供螺牙,避免薄緣,32牙/in,,,,,,,,文字(Character),方法,燙金或印刷,燙金或印刷,鑲件處理,加工困難,加工簡易,,,,,,,,紋飾(Shiver),紋飾手法,燙金或印刷,直接加工,化學蝕刻,精密鑄造,光蝕,,,,,,,,,分模線(Parting Line),設計案例,產品外觀,易於加工,避免死角,將模具分開取 出成品之分割 面稱為PL線,勿置精密處,模具易加工,,,,,,,,死角(Undercut),死角設計要點: 滑塊,,,,,,,,死角(Undercut),死角設計要點: 設計變更,,,,,,,,組配(Assembly),壓入法 (Press Fit),材料強度 干涉體機,,,,,,,,組配(Assembly),卡入法 (Snap Fit),可拆解 位移量 應力與應變 模具加工,,,,,,,,組配(Assembly),機械鎖緊法 (Mechanical Fastening),可回收 局部應力 腐蝕,,,,,,,,組配(Assembly),融接法 (Welding),接合設計 振動破壞,,,,,,,,成型不良品在模具上的注意事項:,充模不足: 采用多澆口,但易產生熔接痕強度低,采用溢流井調整澆口位置.使流程均勻來減少多澆口的缺點,包風: 開排氣槽. 燒焦也用相同方法,凹痕: 最后冷卻的大的厚肉區域. 增加區域冷卻,令它比其它區域早冷卻,從而用保壓填充.,方法是可用導熱性較大的如鈹.銅等. 可用雙澆口.或改巒澆口位置,,,,,,,,毛邊: 原因:加工超差,模板剛度不足或鑲模不足,成型不良品在模具上的注意事項:,頂裂: 原因:可能是裂的地方應力集中.也可能模仁對塑料的摩擦力太大,方法: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圓角過渡.并且對成型面應鏡面打光. 也可以平衡增加頂針. 也可增加脫模斜度.,,,,,,,,撓曲.翹曲: 1,肉厚不均 2,冷却不均 3,浇口布置不合理 4,脱模力不均 方法: 1,改变肉厚 2,改变浇口位置 3,改变冷却时间和平衡冷却 4,脱模要均匀,成型不良品在模具上的注意事項:,,,,,,,,成型不良品在模具上的注意事項:,1,肉厚的地方,内部力缩应力较大,逃料应设计在那儿,以平衡内应力。
2,也可增加强肋来增加强度 3,内缩: 框口内缩可在设计时预先放大尺寸,一旦内缩可得到所需要 的尺寸尺寸具体根据实验数据或根据经验而定!,,,,,OV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