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化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
8页系列化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三个不足”问 题,分析了项目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推广价值,提出了本科层次项目教学的 设计原则以及系列化设计思想以南京工程学院项目教学实践为例,阐述 了 “金过程、双平台、四类型、四层次”系列化项目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 和“四个阶段、四级管理”模式关键词:系列化;项目教学;能力培养进入“十二方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入 内涵提升,提升质量已经成为核心任务,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主要内容就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来看,尽管规模庞大,然而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三 个不足,艮I」:知识综合能力不足,工程实践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难以适应现代产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近年来,尽管人们开始了种种 改革探索,但层面不深,内涵不够,大多停留在“校企合作”等组织形式 上,“三段式”的课程体系、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依附课程的实践教学、 闭卷为主的考试方法等传统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笔者认为:教学改革 的核心是课程,重点是方法,难点是教师,形式改变、课程依旧的教学改 革相当于“新瓶装旧酒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课程方法载体改革为着 眼点,提出系列化、探究性项目教学的概念,旨在引起人们对课程层面改 革的重视。
一、项目教学的基本内涵项目教学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包括内容、情境、过程、评价四个要 素第一,项目教学强调以工程实际为背景,打破学科知识逻辑的约束, 按照工程需要的技术逻辑建构教学内容第二,项目教学需要真实工作情 境,学习者可以通过项目实践,受到从业能力训练第三,项目教学过程 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整合已有知识,主动研究探索, 构建新的知识的过程第四,项目成果不预定、不唯一,其评价具有明显 的批判性项目教学基于以皮亚杰为先胆的建构主义、布鲁纳为代表的现代认 知、波兰尼提出的隐性知识、杜威提出的“做中学”等教育理论,其核心 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际为背景,以项目为媒介, 通过项目实施与目标的达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本质特征是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真实性和挑战性,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维性,能够 把指向模糊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指向明确的自我提升,促使学生整合相关知 识解决工程问题,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学习探究因此,美国巴克 教育研究所将项目教学定义为:“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是对复杂且真 实问题的探究、设计、规划和实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 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二、项目教学的推广价值检索显示,项目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中 已经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但在本科教育的应用研究中尚不多见,现有的少 量文章也限于单门课程的项目教学其原因主要是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误 区,如同本科高校忌讳提“职业”、“定岗实习”等术语一样,认为本科教 育采用了职业教育模式就是降低了培养层次笔者认为:任何教学方法模 式都不是某种教育层次的专属,项目教学不仅适用于职业教育,而且适用 于本科教育以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其区别仅仅是内涵上的差异事实 上,MIT作为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引领性高校,耳前口经开始实施HASS (人 文、艺术、社科)、ESG (实验性学习组)、IAP (独立活动期)等形式的项 目教学笔者之所以推崇项目教学,主要出于以下考虑:项目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思维的变革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难以深 化的原因在于思想僵化所导致的方法载体无法进化项目教学以生为本的 教学理念、强调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创新的自主探究、能力导向的学习 评价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模式无疑是革命性挑战项目教学有利于密切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项目教学以工程为背景,以 项目为载体,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结纽带,促进了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 综合应用,实现了知识的自主整合与集成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 式下课程各自为政、实践脱离实际等问题。
项目教学有利于密切应用与创新的关系项目教学不同于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模仿,是由此及彼,项目教学是创新,是从无到有项目教学 强调的不是理论的验证和直观的技能,而是面对从未遇到的工程问题,运 用所学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在实际中创新应用项目教学有利于密切课内外学习的关系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 高校历来忽视课外学习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而项目教学提供了课外学 习的有效载体,通过项目驱动,可以充实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把学生从 网吧吸引I口I学校,从教室吸引到实验室项目教学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项目教学要求教师从主体变 为主导,从台上走到台下,从灌输变为引导,不仅具备理论功底,更要具 有实践经验,熟悉工程且善于探究这种指向能在两个方面促进师资队伍 优化一是自身提升,促进理论型教师向工程型教师转型;二是协同创新,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教师、工程师等多元结构的教学团队三、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本科层次的项目教学不同于高职高专的项目教学,高职高专的项目教 学一般以某门课程或某种技能为目标设计,而本科教育的项目教学则应该 以多学科知识集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
因此,其项目设计应该突出以下原则:真实性原则本科层次的项目设计要与日后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问 题是真实的而不是模拟的,在项目要求、团队管理、角色分工、工作环境、 项目产品、成果受众、应用前景、绩效评价等方面要给学生以真实感和工 程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综合性原则本科层次的项目教学不能依附于课程,也不能是理论知 识的验证项目设计要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对多学 科知识、综合素质等要求,统筹考虑课内、课外、企业多个平台用传统 方法讲授、学生用所谓“项目”进行验证不是真正意义的项目教学 探究性原则本科层次的项目教学不是对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应用,必 须包含知识的转变、构建或者新的理解因此,项目设计应有必要难度, 需要设置已知条件较少的“结构不良型问题”,促使学生通过质疑、调研、 探究等环节,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和创新能力提升系列化性原则本科层次的项目教学不应是零散项目的堆砌,而应该 依据从业能力要求,采用“倒推方法”,构建能力与项目的矩阵关系,研 究项目关系、项目作用及评估方法,形成目的明确、环环相扣、逐层提升、 能力进阶的项目系列,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从业的完备训练可评价原则。
项目评价是项目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及时且 适当的评价有助于纠正偏差、强化自信,增加动力其评价内容应该以项 目的核心性、驰动性、建构性、自主性和现实性为主要依据,如:项目涉 及的知识领域与核心概念、所培养的思维习惯和预期能力、分析测量预期 成果的标准、是否属于邯郸学步式变异的项目教学等等四、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法南京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开展 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定位,明确提出“突出五 个注重,实施五化改革”,即: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 创业能力、个性化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施课程体系模块化、项目教 学系列化、科技竞赛普及化、学习评价多样化、师资队伍多元化改革尤 其在在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上做了有益探索一是完善实施条件学校注重教学研究的先导作用组建团队开展本 科层次项目教学研究,突破“理论讲授一实践验证一模仿应用”的传统教 育思想观念束缚,深入理解项目教学内涵,率先提出了系列化、研究性项 目教学概念;学校注重资源环境的基础作用0把工程基础实验训练中心和 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合并组建为工业中心和创新学院,与三菱、西门子、 博世一力士乐等23家龙头企业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基地,形成了项目教 学实施平台。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的保障作用与合作培养单位联合构建了 46个教学团队,弥补了在编教师工程经验不足问题,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 和双向融合二是构建项目体系学校以“模块化课程、系列化项目、团队化指导” 为改革目标,调研行业、企业、毕业生三类人群,把握行业需求、岗位分 布、知识能力三种要求,研究项目内容、实施办法、评价标准三项内容, 构建了 “全过程、双平台、四类型、四层次”的项目教学体系(图1)全过程就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贯穿培养全程,目的明确,循序 渐进,能力进阶的项目教学系列,逐步持续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 在校期间受到从业能力基本训练一是以学校工业中心为主体的校内项目教学平台二是由企 业为点、行业为线、南京市为面构建的合作教育网络提供的校外项目教学 平台四类型是指项H教学分为课程项R、模块项目、学年项R、毕业项R o 其中课程项目专门为独立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如《机械制图》), 旨在强化专业基本技能;模块项目与课程模块相配套,旨在培养学生综合 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学年项目由学生自选组合,在课外完成; 毕业项目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由校企导师联合指导完成四层次是指依据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把项R教学设计成基础实践项 目、综合实践项目、工程实训项目、创新应用项目四个层次。
基础实践项 日在1〜4学期实施;综合应用项目在5〜6学期实施;工程实训项目在第7学期企业培养期间实施;创新应用项目在第8学期结合毕业设计实施,重在进行技术革新与改造三是改革管理方法项目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种类繁多、场地分散、 过程较长等教学特点决定了其管理模式必须改革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 项目教学可以采用“四个阶段、四级管理”模式四个阶段是指把项目教学过程分为项目选择、制定方案、项目实施、 验收评价四个阶段(图2)四级管理是指课程项目由课程教学团队管理,模块项目由课程模块负 责人领衔的指导团队管理,学年项目由学工部门和相关导师共同管理,毕 业项目由校企联合指导团队管理为便于师生的及时交流和管理部门的实 时监控,需要建设包含项目申请、进展监控、师生交流、结题验收、成果 展示等功能的项H教学管理专门网站总之,要解决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三个不足”问题,应该创新 教学载体,改革内容与方法,项目教学可谓是切中时弊,值得推广本科 层次的项目教学应该突出系列化和探究性,避免传统实验实习的简单包 装,注重项目设计的目的性和项目间的关联度,方能体现本科教育特征 项目教学作为新理念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推动我 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应该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
参考文献:[1]李录平,曹军,张拥华.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 对策探析[JL中国大学教学,2010 (12).[2]姜元章.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8 (6).[3]李正,林凤.从工程的本质看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J].高等工 程教育,2007 (2)・[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1JSJG175);南 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GY201125)][责任编辑:吴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