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的高频超声改变及临床价值.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4533097
  • 上传时间:2021-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的高频超声改变及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高频超声特点及临床 价值方法5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A组),93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B 组),作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超声检查 结果颈总动脉分叉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率分别为74.19%、64.52%、5806%、2043%60岁前动脉粥样硬化(AS) 以单纯性内中膜增厚和扁平斑最常见,61〜70岁AS以扁平斑和硬化斑最 常见,$71岁AS以硬化斑最常见结论AS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B(P〈005)、CCA (P〈001)、ICA (P〈005)、ECA (P<005)o AS 与年龄、高血 压有密切关系,脑梗死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高频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 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预防脑樓死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高频超声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对照组55例,年龄35-98岁高血压组93例,年 龄34〜93岁,病程5个月至30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参考《中国高血压防 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并排除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1.2方法 采用PHILIPS HD11XE型彩色超声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 3〜12 MHzo观察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颈总动脉分 叉部(carotid bifurcation, CB)、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及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 ECA)O二维超声沿血管长 轴显示血管壁、内膜、腔内情况,同时做横断扫描,测定颈总动脉、颈动 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后壁内膜表面到中膜外表面之间的垂直距 离作为动脉内中膜厚度(IMT)o检测部位一般分为4个位点,即颈总动脉 的远端(颈动脉分叉水平连线下方10-1.5 cni处),颈内动脉起始部(分 叉水平上方10〜1. 5 cm处),颈外动脉起始部(分叉水平上方10〜1. 5 cm 处)和颈动脉分叉部。

      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三次测量保持位置一致在正常情况下,动脉内膜层厚约01〜05 mmo Tetickovic等[3]研究显示 IMT>10 mm为标准判定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参考有关文献[4]及医师协 会《血管超声检查指南》,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按回声特点分为单纯内中膜 增厚、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溃疡斑5个病理分型①单纯内中膜增厚: IMT 10〜1.5 mm,呈均匀的低冋声②扁平斑:IMT〉1. 5 mm,局部向管腔 内突出,呈条带线状回声③软斑:多不规则斑块,局部不规则的混合性 回声或者均匀的弱回声④硬斑:斑块钙化、纤维化,内部回声增强,后 方伴声影或有较明显的声衰减⑤溃疡斑块:斑块形态多不规则,表面形 成“火山口”的龛影或呈穴状,溃疡边缘回声较低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组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 1高血压组93例,有69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占被检人数 74.19%,单纯内中膜增厚有16例,扁平斑19例,软斑7例,硬斑23例, 溃疡斑4例对照组55例有20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占被检人数3636%AS好发部位依次为颈动脉分叉部、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起始部、 颈外动脉起始部。

      多好发管壁依次后壁、侧壁与后壁交界处、侧壁及前壁 AS斑块以扁平斑及硬斑最常见,其次是单纯内中膜增厚,软斑和溃疡斑较 少(P<001)(见表 l)o2.2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年 龄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高血压患者脑樓死发生率 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高血压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P<001)(见表 2)3讨论正常人颈动脉动脉管壁3层结构呈两明一暗三条平行回声带而高血 压患者受累的颈动脉,管壁正常三层结构破坏或消失,内膜不平,不规则 增厚,局部可见粥样斑块,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颈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颈动脉分叉部、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 高血压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发生时间较早,且病变程度明显提 高,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病史越长, AS的发病率也越高41〜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 改变,51岁以后进展较快,81岁以后达100%o杨丽兰等[5]研究也发现高 血压年数及年龄与IMT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一些患者的不重视, 不能及时、准确地诊断颈动脉病变,延误治疗导致AS加重,最终导致脑 梗死。

      这提示我们应该重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41〜50岁以后年龄段 的高血压患者都应该进行常规高频超声的颈动脉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防止和减少脑梗死的发生高频超声是无创、简便、精确的检查,是目前较好的非创性检查手段, 在高血压患者中应常规应用,对临床的诊治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参考文献[1] Kann el W Role of blood pressure in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mortality 卩rogr Cardiovasc Dis, 1974, 27: 512・[2] Spence JD Ultrasound measurement of carotid plaque as a surrogaleoutcome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m J Cardiol, 2002, 89 (4): 1015.[3] Tetickovic E , Ga j s e kMar c h e 11 i M , Mate la J , et 且1.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for the evalu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of the carotid trunk・ CollAntropo, 2001, 25 (2): 511520.[4] Hiro T, Leung CY, De Guzman S, et al Are soft echoes really soft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ssessmen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human atherosclerotic tissue・ Am Heart J, 1997, 133 (1): 17.[5] 杨丽兰,陈小平,张水旺,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的特点及临床分析山西医学杂志,2005, 3 (3): 1972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