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台钢筋绑扎质量要求.docx
9页3.1 绑柱子钢筋: 3.1.1 工艺流程:套柱箍筋→ 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 → 画箍筋间距线 → 绑箍筋 3.1.2 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 3 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 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 90°角 3.1.3 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表 4-10 采用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1. 当Ⅰ、Ⅱ级钢筋 d>25mm 时,其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 2. 当螺纹钢筋直径≤25mm 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值减少 5d 采用 3. 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均不小于 300mm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到搭接长度的 1.3 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 25%;受压区不得超过 50%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从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 35 倍且不小于 500mm 的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占钢筋总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宜超过 50%;受压区不限制。
3.1.4 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3.1.5 柱箍筋绑扎 3.1.5.1 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如图 4-19 3.1.5.2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1.5.3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见图 4-20 3.1.5.4 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 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 10d(d 为箍筋直径) ,见图 4-21如箍筋采用90°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 5d 3.1.5.5 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3.1.5.6 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 1000mm, (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3.2 绑剪力墙钢筋: 3.2.1 工艺流程:立 2~4 根竖筋 → 画水平障距 → 绑定位横筋 → 绑其余横筋 → 绑其余横竖筋 3.2.2 立 2~4 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3.2.3 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 3 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按表 4-11 施工表 4-11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C20C25 C30 1 Ⅰ级钢筋 35d(30d) 30d(25d) 25d(20d) 2 Ⅱ级钢筋 (月牙纹)45d 40d 35d 3 Ⅲ级钢筋 (月牙纹)55d 50d 45d 注:括号内数字为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3.2.4 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 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3.2.5 剪刀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剪刀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3.2.6 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3.2.7 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3.3 梁钢筋绑扎: 3.3.1 工艺流程: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 → 放主梁次梁箍筋 → 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 → 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 → 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 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盘间距 →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 → 在横杆上面放箍筋 → 穿主梁下层纵筋 → 穿次梁下层钢筋 → 穿主梁上层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 穿次梁上层纵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 → → 3.3.2 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3.3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问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3.4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3.3.5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3.3.6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 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 5d 3.3.7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 50mm 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3.3.8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3.9 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 22mm 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 22mm 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3.4 板钢筋绑扎: 3.4.1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 模板上画线 → 绑板下受力筋 → 绑负弯短钢筋 3.4.2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4.3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4.4 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3.4.5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图 4-24)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3.4.6 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 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 15mm,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3.5 楼梯钢筋绑扎: 3.5.1 工艺流程:划位置线→ 绑主筋 → 绑分布筋 → 绑踏步筋 3.5.2 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3.5.3 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3.5.4 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操作工艺(1)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2)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3)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交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开,以免风片歪斜变形4)大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下应垫在下征钢筋网上钢筋撑脚的形式和尺寸10.6.2-1 所示类型撑脚每隔 1m 放置 1 个其直径选用:当析厚 h≤300mm 时为 8~10mm;当板厚 h=300~500mm 时为12~14mm.当板厚 h>500mm 时选用10.6.2-2 所示撑脚,钢筋直径为 16~18mm.沿短向通长布置,间距以能保证钢筋位置为准5)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6)独立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面7) 现浇柱与基础连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
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绑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8)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700mm.(9) 钢筋的连接:1)钢筋连接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2)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送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1.3 倍搭接长度(LL) ;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3)当钢筋的直才能 d>16mm 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4)纵向受力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5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在受拉区不宜大于 50%;②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基础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 50%.(10)基础钢筋的若干规定:1)当条形基础的宽度 B≥1600mm 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 0.9B,交错布置;2)当单独基础的边长 B≥3000mm(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时,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 0.9B,交错布置。
(11)基础浇筑完毕后,把基础上预留墙柱插筋扶正理顺,保证插筋位置准确12)承台钢筋绑扎前,一定要保证桩基伸出钢筋到承台的铺固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