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人、城、山水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访洛阳市长李柳身.doc
7页构建人、城、山水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访洛阳市长李柳身2013年11月19日16:45:59来源:新华城市分享到:0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示有13个王朝在此建 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同时,洛阳也是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城市, 传统工业在洛阳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洛阳是如何在历史名城和工业重镇Z间口如转换的呢? 近F1,由新华网、《中国市长》、《中国周刊》等多家媒体组成的“牛•态文明美丽城市” 采访纽走进洛阳,采访了洛阳市长李柳身,深入了解洛阳牛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和宝贵经 验新华网:洛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请问李市长,洛阳在人文历史方面 有哪些特色和优势?洛阳市长李柳身:首先非常感谢新华社长期以來对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作为 驰名中外的十三朝古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人文特色主要体现在以F 儿个方而:一是源头性,洛阳开启了第一扇华夏文明Z门洛阳是黄河文明的摇篮、河洛文化的发祥 地,被誉为“万典之祖”的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 区,是最早意义上的“中国”洛阳还是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中国70%的宗族大姓起 源于此,“寻根问祖,根在河洛”。
二是独有性,洛阳是I•三个王朝的帝宅之乡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一一夏朝起,先 后冇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上百位帝 王在此执政,城市史4000多年,建都史1500多年,在中国所有古都中建都最早、朝代最 多、历史最长夏都二里头、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 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三是文化性,洛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周公制礼作乐,孔了入周问礼,奠定了洛 阳“礼乐之源”、“礼仪Z邦”的人文道徳根基道学肇始于此,儒学弘大于此,佛学首传 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创始于此山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世界上第一 台地震测量仪器一一地动仪均发明于此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断代史《汉 书》、第一部农业科技专著《齐民要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等均著作于此 苏秦、曹植、左思、杜甫、口居易、欧阳修、邵雍等名人大家,在洛阳历史的天空上俊采星 驰、光照千秋四是融合性,洛阳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 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自古就是万商辐犊、文化荟萃之地,历史上曾先后六次进入世界大都 市之列。
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在这里融合,创造了儒、释、道共主的文化奇观,促进了 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隋唐时期,洛阳的人口超过百万,可以说是“商遍天下,富冠九州” 新华网:冃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尤英是空气质虽问题,更是成为了民众们 所关心的头等人事您在洛阳市2013年《政府T作报告》中曾说,要确保“城市区空气质 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并提出了 “构建人、城、山水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让洛阳 的天更蓝、水更清、坏境更优美”的冃标请问洛阳在空气质量治理方而有什么具体举措、 做了哪些努力?孕柳身: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求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tl益增长的 积极回应,也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近年來,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 护工作,将具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牛民情、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大力实施碧 水蓝天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进碧水蓝天工程、 铁腕实施污染物治理等综合措施,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全市环境质最持续改善2012 年,我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4天,占总天数的88.5%;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因子年均浓度降幅分别为5.9%、26.9%和7.7%,年均值均达 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全市地表水整体水质良好,断而水质总达标率为100%,年 均值同比提高了 14.3个百分点FI前,影响洛阳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耍因素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污染减排任务繁重, 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牛•活式煤烟型污染严重,地理气象条件的不利影响,等等空气中 首耍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具污染负荷达到42.9%,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负荷分别为 37.1%和 20.0%o为了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虽,2012年6刀,我们止式启动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 市工作,明确提出2013年要打好四场战役,即一季度的城帀扬尘治理,二季度的饮用水源 地环境整治,三季度的拆除燃煤设施,以及四季度正在开展的垂金属污染防治我们期待通 过强力突破工作难点,全面加快创模步伐,努力让洛阳的犬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 民生活的更健康)开展城市扬尘治理专项战役近年来,随着洛阳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 步伐的加快,建筑施工、市政施工、拆迁施TU趋增多,物料运输最人,导致城区道路粉尘 较重,二次扬尘污染対空气质量影响较大为此,我们建立了扬尘治理的长效机制,采取施 工现场建设围挡、运输车辆密闭或覆盖运输、运渣车辆按时按路线行驶、渣土堆放地覆盖或 喷淋、遇到人风天气停止施工、对城市主次干道机械清扫等有效措施,促使扬尘治理制度化、 规范化、常态化。
同时,组织市创模办、市纪委、市住建委组成多个督查暗访组,对全市各 类工地进行不间断的督查,有效控制了城区和周边建筑工地、市政工地、拆迁工地、散流体 运输等方面的扬尘污染二) 开展拆治燃煤设施专项行动洛阳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主耍来口燃煤污染,其中 工业燃煤污染占90%,生活燃煤污染10%o尤其是洛河以北部分城区受基础设施薄弱等因 索制约,冬季取暖基本依赖燃煤解决,导致煤烟型污染特征明显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年來, 我市持续开展了污染企业搬迁或清洁能源改造工作2012年初,我们印发了《关于加强城 市区禁燃区烟尘控制区环境管理工作的意见》,今年又持续开展了供热、供气区内燃煤设施 拆除和暂时保留的燃煤设施捉标治理工作一是人力发展集中供热供气,调整城区燃料结构, 拆除了集中供热、供气覆盖范围内的46家企业的燃煤锅炉二是对未在集中供热、供气覆 盖区域的11家企业的燃煤锅炉进行提标治理三是针对城市区餐饮服务业、集体食堂单位 汕烟污染反弹问题,持续开展餐饮业治理,督促其改用清洁能源并安装汕烟净化装置四是 对全市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旅游沿线两侧1000米内的燃煤设施进行治理,需要淘汰落 后的了以拆除,属超标排污的限期治理。
通过综合治理,逐步减少城市牛活燃煤的使用量, 捉髙煤气、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率2013年,市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70% 以上我们计划到2014年底,消除城市区范围内10吨以下燃煤锅炉三) 开展火电企业脱硫除尘改造、脱硝设施建设工作我市是河南省最人的火电能源基 地,城区及周边现有火电厂和热力供应企业15家,火电总装机容量8350兆瓦,约占全省总 装机容量的七分2—,这些火电企业是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主耍污染源,对市区空气质量影 响较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全市11家火电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要求各企业 抓紧开展脱硫除尘设施升级改造、脱硝设施建设工作,确保2014年6刀底前达到《火电厂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所有电厂300兆瓦机组全部建成脱硝工程并稳 定运行,综合脱硝效率达到70%以上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外排大气污染物达不到排放标 准的,一律停产四) 开展非电行业废气治理工作按照《河南省非电业行业污染治理技术要求》,我们 对全市玻璃、化T、水泥、钢铁、冶炼、碳素等六个行业的丁业企业进行了综合治理先后 完成了 2家玻璃金业煤气发牛.炉、3家化工金业燃煤锅炉的除工脱硫提标治理,对部分金业 冶炼尾气制酸工艺进行治理,拆除了洛阳国泰钢铁等企业的煤气发生炉并改用清洁能源,实 现了达标排放。
五) 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 从2005年的37万辆,发展到2012年的96万辆,年均增长22%其中,2012年比2011年 增加了 10万辆,机动乍尾气排放大幅增加,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同比分别增加了 495 吨和24.2吨同时,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细小颗粒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也是形成雾 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为此,2012年,我市发布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在全市建 成尾气检测站14座,今年年底前实施黄标禁行区,凡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不予发放车辆年 审合格证自2014年1月1日起,在城市区部分区域对尾气不合格车辆实施限行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集中实丿施大气环境综合治理,争取洛阳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到2014 年,全市空气坏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屈以上重点工业金业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稳定 达标率达100%,国控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口自动监控率达到98%以上;城市清洁能源使用 率达到90%以上;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85%以上;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 18.86万吨和16.10万吨以下;市中心城区饮食服务业汕烟达标排放新华网:刚才,您也谈到了“影响洛阳大气环境质量的-个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洛阳是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城市,传统工业在洛阳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那么,洛阳在生态城市 建设中是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李柳身:洛阳是新中国璽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城市和先进制造业慕地一五”时期全国 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在此建设近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围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陆续 实施了“工业强市”、“项目引资双带动”、“经济转型攻坚战”、“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 等发展战略,坚持以招商引资借外力、以民营经济增内力、以改革改制激活力、以科技创新 添动力,不断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和投资结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逐步形成了以装备制 造、有色金属、石汕化工、能源电力、硅光伏等五大优势产业为支撑,新能源、节能环保、 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格局,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达到70%o但是,总体来看,洛阳市工业结构偏重、工业附加值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服务业发 展滞后等问题尚未取得实质性改变特别是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产业结 构不合理的问题口益凸显,企业市场订单不足、效益严重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可以说, 我们已经到了不转型没出路、不调整没活路的生死关头为了从根木上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 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了洛阳的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确立了产业 发展的方向,即:坚持工业发展与服务业壮大并重、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并重, 以创新成果产业化引领转型升级,以链式及雁阵式集群发展提升竞争优势,全而优化产业和 产品结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 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由“低技术”向“高技术”转型,由短链经济向长链经济转 型,山资源消耗型的传统牛•产向资源再牛型的牛态生产转型,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的“双贏” o一是通过招商引资调优产业结构。
我们注重科学招商,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严把企业 和项目准入关,力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围绕铝工业及新材料、 轴承及高端装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及电动汽年、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等4个优势产业的延链、 补链,以及文化旅游、电子信息服务产业等新兴产业,大力实施“4+2”产业链招商计划, 重点引进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引导在洛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去年以來,全市共签订10亿 元以上招商项目124个,总投资3029.2亿元,其中战略新兴产业项忖48个,概算总投资 1244.3亿元特别是今年成功签约的总投资20亿美元的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 项目,以及瑞典山特维克华中技术服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