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夸父逐日》教案新部编本.docx
6页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xx市实验学校25 夸父逐日教案一、 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⑴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⑵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 中招考点近年来,河南中招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直以课内外对比阅读的形式呈现 课内文段内容的考查主要包括文段大意、 作者抒发的情感和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课内外对比阅读集中考查作者的写作目的、看法、态度以及与课内文段的相同 及相似点.3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冒 险,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是让同学们明确冒险的意义通过对课文的学 习,要让学生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和愿望还要题 解课文,体会原始先民征服宇宙,改变自然的强烈愿望4学情分析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而且对神话故事非常喜欢,但部分学生对学习 过的文言词汇掌握不牢,不能正确准确地翻译课文,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 不能准确地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二、 学习目标1. 通过查找有关资料,能说出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知识的相关知识。
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2.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对课下注释重点词语的掌握 ,能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3.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能概括出夸父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 决此类问题三、 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能说出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2、 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对课下注释重点词语的掌握,能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此类问题3、 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及深入品味人物语言,能概括人物形象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目标1通过查 找有关资 料,能说 出有关神话 和山海经的 知识的相关 知识并会 运用这一方 法解决此类自学指J1、内容:句有关资料和课下注释,搜 集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知识的相关知识2 、要求:能说出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 知识的相关知识3、 方法:自学,交流,展示.4、 时间:2分钟自学检测一:1 、《夸父逐日》选自《 〉〉,夸父,古代神话人物2、 神话:关丁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 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所以, 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 漫主义特点3、 《山海经》:成丁战国-西汉年间 18篇,作者不详,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1可题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内谷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 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 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 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 早的有关文献自学指导二1、读准字目标21、内容:听MP眺读,听准字音,注 意句子的朗读节奏,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音通过有文2、注息句感情地朗读2、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子的停课文及对课3、方法:自学,交流,展示.顿,下注释重点4、时间:5分钟3、有感词语的掌 握,能把文 中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自学检测二①朗读展示 ②背诵课文自学指导三1、内容:阅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或 工具书,疏通文意文言翻译语并会运2、要求: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词汇,能1、重要的用这一方法翻译课文3、方法:自学,交流,展示.词语要翻五字法:解决此类问4、时间:10分钟译留、替、题自学检测三2、意思要调、补、解释文中红色的字,并翻译课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丁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 至,道渴而死弁具杖,化为邓林目标3通过反 复朗读课 文,能概括 出夸父这一 人物形象的 特点并会 运用这一方 法解决此类 |可题自学指导四1、内容:朗读课文2、要求:能概括出夸父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3、 方法:自学,交流,展示.4、 时间:5分钟自学检测四1、 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夸父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 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2、 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不懈努力的精神!抓住人物 的肖像, 语言,动 作,心理 等描写, 来分析人 物形象 答题模 式: 我觉得 ***(人) 是个…… 的人小结通过夸父逐日这一神话故事,表现夸父无 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 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当堂检测一、 解释下列句了中红色的字1、 与日逐走( )2、 欲得饮( )3、 入日( )4、 饮丁河渭( ) ( )5、 北饮大泽( )6、 未至( )7、 道渴而死( )8、 化为邓林 ( )二、 解释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作业背诵并能翻译这篇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