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永阳小学陈东华记载《自相矛盾》第一课时教学实录.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7135571
  • 上传时间:2017-1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1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相矛盾》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出示“矛”的古文字)在古代,有这么一种武器,猜猜它的名字?师:在你的印象中,什么人会使用矛?生:古代的将军、武士在古代,还有这样一种武器(出示“盾”的古文字)一起说——盾师:同样是一种武器,他们有什么差别?生:盾是防御的,矛是攻击的师:我们把这两种武器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变成一个词语,齐读——矛盾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生:前后相对师:两样不相干的武器放在一起时就变成了一件事情,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矛盾课文,题目就叫——自相矛盾二、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2. (出示词语)课文虽然短,但有几个关键词语考考你会不会读?指读第一行“盾 坚固 戳不穿” ,师评价:注意了词语间的停顿指读第二行“矛 锐利 能戳穿” ,指读最后一个词“张口结舌” 3. 指导书写生字师:同学们,这些词中有两个字提醒大家注意的,第一个“矛” ,师范写:横构下面有一点,最后还有一撇盾:”先写横撇,再写竖撇,一横长,一竖短,下面加个目请大家把作业纸拿出来,把课题中的“矛盾”补充完整师提醒写字姿势)4. 齐读大屏幕上三行词师:当我们把这些词连起来读的时候,你是不是联想到了课文?能不能借助这些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课文讲了一个楚国人卖矛和盾,说他的盾很坚固,什么矛都戳不穿;又说他的矛很锐利什么盾都能戳穿,旁边有个人问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会怎么样,他张口结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师:你一定读懂这个故事了生: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夸自己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没有矛能戳得穿,他又说自己的盾是世界上最锐利的,没有盾能防住它,有个旁观者问他如果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问得楚国人张口结舌师:他不但记住了课文,还会加进自己的理解来讲5. 师:同学们,要想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故事,还得回到故事的现场来看课文师引读课文: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的盾说——(指读)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指读)楚国人一共说了两句话,先根据自己的读法辨一辨 (生自读)师:请问楚国人卖的是什么?生:矛和盾师:如果让你来卖,你怎么介绍自己的矛和盾?生:我的盾非常坚固,我的矛非常锐利师:他用自己的话说的,我要求能不能读出来?如果让你来卖,你怎么读?指读 “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师:他是这么介绍的,你呢?再指读师:同样的文字每个人介绍的语气是不一样的师:楚国人在介绍自己的矛和盾的时候,书上用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你注意到了吗?生:夸口师:什么叫夸口?生:很夸张地说师:你试着学着楚国人夸张地说一说生:我觉得他是夸大地说师:你也来夸大地说。

      指读师:你觉得楚国人——生:本来他的矛和盾不像他说得那么坚固师:自卖自夸再默读这两句话,你从哪儿发现他夸张,说大话吹牛?生:他说我的盾坚固得很,说明他的盾十分坚固师:突出“得很” ,再读生:还有“随你”也是夸大,师:换个词生:不管你师:他理解了,但读不出,谁来帮帮他指读以上两句话师:同学们再来看这两句话,楚国人介绍时很有特点“我的盾坚固得很” ,他为什么不说“我的盾很坚固”?生:程度更加深一点师:强调他的盾——生:非常坚固师:改一下,他的盾是——生:十分坚固生:我的盾是最坚固的师:所以他才说我的盾坚固——得很一起读好这两句话师:就在这时,有个围观的人问:如果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样呢?再请一生读刚刚两句话另请一生读旁观者的话师:有两个词红色的(你的,你的) ,能读好吗?生再读师再请学生分角色读师:楚国人话都说不出,连嘴巴都打结了吧,这就叫——张口结舌刚刚夸得那么好,怎么一下子张口结舌了?生:他说盾能挡所有的矛,他卖的矛也是其中一个生:楚国人说他的矛十分锐利,他的盾十分坚固,如果他的矛戳穿他的盾,说明他的盾不是最坚固,如果他的盾挡住他的矛,说明他的矛不是最锐利的师:他已经给我们两种结果,如果用矛戳盾,戳穿盾说明——生:盾不是最坚固。

      师:如果他的矛没有戳穿他的盾——生:他的盾不是最坚固师:他已经被我们混乱了生:他的矛不是最锐利的师:同学们,除了戳穿戳不穿还有什么情况?生:矛戳了一半戳不下去了生:矛戳了盾,盾碎了,矛的头掉了生:盾没破,矛也没碎师:说明这两样东西都不容乐观我们做了这么多假设,他说的话总是——生:他说的话总是不实现的生:总是会露馅的生:总是很矛盾的师:他用了“矛盾” ,不管怎么样,他说的话总是前后抵触,这就叫——自相矛盾我们已经理清了当时的现场,作者写自相矛盾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生:不要夸大,要把它最真实的一面体现出来师:就是要实事求是生:一个人的行为和举止不能表现不一致师:前后言行一致把两点结合起来,我们就读懂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句子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句义的强化上面,使学生对这两个句子有深刻的印象 ——楚国人到底说了两句什么话,他说的话主要意思是什么?为达到这个目的,先让学生“读”句子,通过指读、齐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读熟句子,读出“夸大”的话气,读懂句子的意思在朗读指导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感悟,鼓励孩子进行个性化朗读不管他突出强调哪一个词语来体现夸口,老师都给予肯定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在评价中加深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在评价中增加孩子的自信。

      )三、补充学习《自相矛盾》古文在《韩非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出示小古文《自相矛盾》 )师:先跟我读两遍,第一遍注意红色的生字第二遍注意句子中的停顿,已画好节奏号师领读,生跟读第三遍齐读师:读了三遍,其中有几个关键字理解吗?“楚人有鬻”中“鬻”什么意思?生:卖师:“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陷”什么意思?生:戳穿它师:小古文不仅让我们读懂,还可以表演让你学古人,你会怎么说?先试一试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师:“之”读正确学生自由练读指名问问他 (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再请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读师:能一个人把这个故事诵读下来吗?指名读师评价:第一次读小古文能读得这么好,真了不起,掌声献给她师评价:这是轻轻吟诵学生对古文很有兴趣,让学生读读,讲讲,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古文,同时也产生了学习古文的兴趣,由于前面的学习活动比较充分和深入,学生也消除了学习古文的畏难情绪,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拓展活动 )四、延伸再学师:同学们,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楚人都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但他心里肯定有想法的,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如果你的作业纸上写着“楚国人看见眼前笑成一团的围观者,心想 ”,就写楚国人心里的想法;如果你的作业纸上写“围观的人看见眼前这可笑的一幕,心想 ”,就写围观的人心里的想法。

      学生练笔师:先听听楚国人的说法生:我这次说了大话,本以为大家会抢着买,谁知他们一下子看出来,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被大家取笑一番,真丢人啊!我以后再也不说大话了师:她想的不太全面生:我真不应该夸大自己的矛的盾,现在怎么解释呀!如果用我的矛戳我的盾,一定会露馅的,怎么办呀?师:给这两个楚国人提提醒,不仅仅是夸大而已,听听围观的人怎么说生:这个人说话真是前后抵触,我可不能像他一样夸大某个事物、某个人,否则难免自相矛盾,实事求是才是最好的方法,我要做个诚实的人生:卖矛的盾的人说他的矛能戳穿所有的盾,又说他的盾能防住所有的矛,前后抵触,哈哈哈,说话那么矛盾师:看他们把自己的答案修正一遍,听听他们的见解生:这个人还说自己的矛是最锐利的,自己的盾是最坚固的,我看他是吹牛吹大发了师:是仅仅吹牛呢吹大发了吗?看看黑板,他说的话前后——生:欺骗顾客师:有欺人之嫌生:他说的话前后抵触师:再修改一下自己的话,特别是楚国人,你不仅仅在夸大,还在前后抵触呢学习这个故事,必须让学生明白点什么,这是本堂课教学至关重要的一步这里借用“写想法”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写作欲望 “写想法”与“懂得了什么道理”其实是一回事,但是形式不同,效果也不同。

      帮楚国人写想法形式新颖,学生乐于去做,写得还算精彩,但是刚开始,学生的认识停留在表层,只认识到说大话不好,教师继续引导,把学生引导到思想的深处,接近“自相矛盾”的本源之处:楚国人的根本性错误是前后两句话自相矛盾,前一句是对后一句的否定,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否定,两句话有你无我,有我无你,不可能同时成立至此,才算真正理解了“自相矛盾”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师:成语故事不但给我们带来快乐,还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课后作业:1 回家后把《自相矛盾》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 读读《韩非子》中其他成语故事,如《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 《郑人买履》等3 自己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自相矛盾的事情?如果有,试着写下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