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彩语文杯---听课报告.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9044046
  • 上传时间:2019-05-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彩语文杯”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汇报观金陵赛事  享小语盛宴——“七彩语文杯”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汇报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和孙永霞老师一个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在三月的暖阳中,走进古都南京,观摩了七彩语文杯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现将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作一个汇报:    本次大赛时间为2012年3月27日至3月29日,26号全天为各地观摩代表报到时间大赛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七彩语文承办,凤凰传媒集团协办我有幸观摩了大赛的全过程,领略了参赛选手的风采大赛分金陵中学河西会场和南京林业大学会场两个会场共有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拔出来的30名杰出选手参赛角逐,精英汇聚,精彩纷呈;我们安徽的选手是来自芜湖市育红小学的一名男教师叫黄亮不过我们观摩的是南京金陵中学河西会场的比赛,他不在这个会场我们观摩的会场共有15位选手参加比赛到场观摩的代表量高达7500,大赛邀请到了教育界、文艺界的诸多领导、专家担任评委和嘉宾大赛共分朗读展示、书写展示、才艺表演、课堂教学展示和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五个部分所有项目评审均现场打分,现场亮分,总分为100分。

          3月27日上午,大赛进行了简短的开幕仪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付宜红女士致开幕辞,高度肯定了举办素养大赛的意义所在,即用实际行动诠释和解读素质教育的精神,通过提升教师的素养实现对素质教育的有力推进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林国先生也到会致了欢迎辞   开幕式后,比赛正式开始第一部分:课文朗读  本次大赛的朗读内容均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赛前10分钟抽签选定篇目,占总成绩的15%,比以往提高了5%经过短暂而有效的准备,选手依次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朗读技巧,用充沛的感情、悦耳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带领现场听众一次次走进投入的聆听状态可谓“声”悦听者耳  ,“形”动观者心朗读展示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话说长江”栏目播音主持,虹云老师点评:首先,朗读一定要准确,不能有硬伤,如字音、口音等问题第二个问题,语句要连贯,要流畅第三个,注意整篇的层次感准备时候,就要有层次分析通篇处理不能散、撑、平《在大海中永生》,标题读得有点过,心没到,语言到了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老师朗读或者教孩子读,要教心,言为心声,要感染孩子  点评之后虹云老师现场朗诵了诗歌《长江之歌》,满头银发的她朗诵起来却慷慨激昂,充满魅力,使会场气氛异常热烈,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第二部分:书写展示    书写内容依然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现场抽签选定内容,在规定时间内现场粉笔字书写占总成绩的15%,比往年提高了5%本次书写的内容为“以身许国、碧血丹心、横眉冷对、浩气长存”四个成语伴着悠扬的乐声,15位选手们在舞台上一字排开,集中展示粉笔书写的深厚功底,书写时笔法灵动,有起有落;字形优美舒展、工整有致,吸引了台下代表的凝神翘首选手书写完毕,评委离席上台仔细观看,认真鉴赏,为选手一一打分15号选手的字遥遥领先随后,江苏省硬笔书法协会主席王惠松先生做了书写点评,他认为各位选手的书写基本做到了正确、流利、美观,用了十六个字来概括:结构规范,我们看一个字,就要看字结构上是不是规范格式整齐,我们的老师从整体上看字,就要看是不是整齐,格式不整齐就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这次抽签的书写内容是四个字的成语时速适宜,这次书写是有时间限制所以要注意时间的安排指出选手们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起笔都不错,但是收笔却不够规范,并给给大家做了示范有一个字,大家都写不好,“长”字,汉字有一个特点,笔划越少,就越难写好看,为什么十五号的得分非常高,他的“长”字的捺笔是主笔第三部分:才艺表演    才艺表演,这是全场老师最期待的一个环节,限时5分钟,占总成绩 5%。

      整个过程的确让人赏心悦目,惊叹不已选手们各显其能,各展所长,利用限时5分钟的表演机会,依次向专家及同行展示小语教师的才艺水平和闪亮风采    27日上午进行了1—3号选手的才艺表演,下午继续在下午的才艺表演前,大赛承办单位——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全体员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老师献上了一组热情洋溢的大合唱:《老师,我想你》儿童歌曲《海鸥》《小鸟,小鸟》;最后是一曲气势豪迈、开阔雄浑的《天路》    综观本次才艺表演的节目,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多样性,歌舞、器乐、书画、吟唱等,门类俱全,样样精彩;二是融合性,选手经过精心编创,将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如新疆选手的《水墨舞》,水墨巨龙画完成后一段热情奔放的新疆维吾尔舞蹈沸腾了整个会场;抚古琴吟一曲李白的《将进酒》;重庆选手的一首《我的中国心》,配以拍摄精美的MTV,活脱脱一个张明敏第二;当然12号选手饱含深情的朗诵《最后一只藏羚羊》,也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三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给现场带来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河北选手的《影人舞》,云南选手的傣族舞《孔雀飞来》,新疆的《水墨舞》,广西选手的独弦琴演奏……每个老师亮出的都是自己的绝活!第四部分:课堂教学展示及知识素养答题        3月27日下午15:00至3月29日上午11:00,是大赛的课堂教学展示及知识素养答题部分。

      该环节是整场比赛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一个部分教学展示为阅读课堂教学,不含习作、口语交际赛前1天抽签选定课文篇目,每节课30分钟,每班30人小班授课占总成绩50%    在这一环节中,各位选手化一方舞台为三尺讲台,倾力打造了各具魅力的课堂尽管面对的是素昧平生、未经磨合的学子,但是选手们各施巧计,在执教过程中诠释的理念和迸发的智慧也可圈可点,从细微处彰显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台下的专家凝神细听,老师奋笔疾书,大家共同品评、思量在这最真实的课堂上有以生为本、鼓励探究等教学理念的可喜成果,同样也存在过度牵引、文本解读不到位等问题利与弊共存,观者在扬弃中借鉴吸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执教《猴子种果树》的6号选手在教学“浇水”的“浇”字时,通过换偏旁的方法以一字带多字,并巧编儿歌帮助学生识记这些字15号选手深挖教材,以一点带全篇,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独特体验,真正落实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     每个选手上完课即进行知识素养答题现场抽号选题,在规定时限内现场答题占总成绩15%五道客观题,每题两分选手必答四题,余下一题由台下老师作答为期两天半的赛事中,舞台之上进行着参赛选手的素养比拼,舞台之下的观摩代表也不遑多让,显示出不凡的素养水平。

      在互动答题环节,代表们踊跃参与,回答的正确率极高;在短信互动平台,代表们发送的评课短信客观、中肯、到位;什么清平乐、如梦令此消彼长大赛组委会也分别对答题正确的老师和优秀评课者给予了嘉奖,有金波文学作品,七彩语文,也有上一届的素养大赛光盘题型多样,有填空,有选择,有连线,也有判断,有音频有视频一道主观题,7分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要想答好,你首先必须具有基本的文学素养;其次,必须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如一些典型的画派及其经典画作     再次,必须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了解一些民族音乐知识,了解一些音乐文化,了解一些国外的经典音乐;要关注新闻时事,了解一些最新最重大的国际国内信息;了解一些哲学流派及其思想,比如亚里斯多德、弗洛依德等观看完比赛,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语文老师就是一个“杂家”,要能够集百家知识于一身知识素养问答题)   每位选手的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智范教授都一一作了点评以其沉稳的风度、渊博的学识、睿智的语言和切中要害的点评征服了与会的老师,为大赛增添了亮点赛事过后,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小语教育专家陆志平教授作总评他以“课标统领课堂,课堂落实课标“为题,从解读新课标入手,让我们看到学习语文文字绝不等同于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遵从新课标“统筹安排”的指导思想,我们的课堂将走出碎和乱的死胡同,坚持平等对话,才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的前提。

      教师要充分而准确地解读文本,就要找准文本的“神”,理顺文本的“脉”,要让学生入情入境……    3月29日上午11:15,大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隆重举行江苏七彩凤凰母语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吴胜平女士宣读了奖励决定,付宜红女士宣读获奖名单本届大赛特设了一项“优秀教态奖”,奖励参赛过程中仪态出众的选手共产生特等奖3名,一等奖并特长奖6名,一等奖6名,优秀教态奖1名;在江苏七彩凤凰母语发展基金会和凤凰传媒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大赛对以上奖项的获奖者分别给予每人人民币20000元、12000元、8000元、4000元的奖金鼓励     大赛虽然结束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带着对获奖老师的敬仰之情,回来后的我登录了分别在两个赛区获得第一名的选手的博客,一个是南京的季锋老师,一个是广东的陈德彬老师,读着他们的文字,我感受到了收获的艰辛如季锋老师一篇《感谢所有人,我会继续踏浪前行》,写了他在备赛的四个多月里,每日生活都是备赛,练粉笔字、练才艺展示中的“龙”字,为了写好这个“龙”字,他写了不下数百遍对新课标看了不知道多少遍,还找来有关的试题甚至是高考复习题来模拟为了朗读展示环节他将苏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课文章全部通读了一遍,每个年级的教材中难读的文章每篇都读了不下10遍,又请同事帮忙,把人教版、沪教版、北师大版的教材进行了网络下载,由于时间紧,虽没有进行通读,但也选择性地朗读了一遍。

      《课标》要求的75首,背得滚瓜烂熟,在自家的冰箱上张贴着必背古诗词的总表,每天过一遍    陈德彬老师的《南京参赛记》中,记录了他在拿到课题备好课之后的那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景,他写到:“奇怪的是,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过着“电影”,想象着明天课堂上的情景我的一个问题抛出去,学生会怎么回答,我该怎么理答,都在我脑海里一一浮现……明天跟学生见面,只有短短十分钟,我该跟孩子们说些什么,既要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又不能太过轻浮……黑板上什么时候该板书些什么,分别写在哪个位置……如果课堂进行的顺利,可以在哪儿宣布下课;如果课堂进行得不顺利,又该怎样迅速结课不至于因为拖堂而扣分……”“我极力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不要去想这些问题,可是,它们偏偏盘旋在我的脑际,挥之不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细节决定成败”“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话语在我读他们的文字时情不自禁地跳了出来,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它需要你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谢谢大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