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4886843
  • 上传时间:2017-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9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烟塘中学 陈可文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地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能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再配以动感的图像,能增加学生对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和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及复杂的变化过程,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都能予以解决,从而有利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提出,现在的教学除了要求教师观念现代化外,还要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许多教师的思想都能与时俱进,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起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我们这些地理教师也不甘落后,也充分地利用起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等辅助器材即多种手段来使地理课,变得生动易懂也正如此,我们学校现在许多地理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无不用上现代化的手段,否则会引来一些非议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手段,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何谓多媒体教学?它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使用单一媒体进行教学,而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设计、评价和组合运用多种媒体,以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多种媒体的组合又并非多种媒体的随意凑合,它是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科学的有机组合,使媒体组合在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切实发挥作用第二,一样事物的存在总有它的价值多媒体教学在我们初中地理教学中确实能注入一股活力,因为地理学科较之于数、理、化,这些学科而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其原因往往是许多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不肯下功夫去学初中的学生有些虽知道偏科的弊端,却不能自我克服这一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却能助我们一臂之力1.多媒体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1.1 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的作用1.1.1 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形式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显得单调乏味,这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有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学组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投影、录音、电视、VCD 等媒体, “声形并茂”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把他们带入形象的世界例如在上《日本》这一课时,在引入该节内容时,我先通过 PPT 放映富士山、樱花、和服等图片,并配上传统的日本歌曲,可以勾起学生对日本的兴趣,也促进他们回忆自己了解的日本是什么样的。

      还有,在介绍《长江的治理》一课的课前两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断,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用影视片段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可以播放一些河流和湖泊图片,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得出河湖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如水资源、水能资源、航运价值等,同时知道河流也可以造成水灾学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情境中,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兴趣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时,学生也就有了兴致,于是积极的思维和举手发言,这要比单纯的回忆来的有效得多1.1.2 吸引注意,以利记忆每一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强化教学重点、解释清楚难点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在中间或是偏后出现的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他们集中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不够长,最多能保持二十分钟左右当一堂课的精华部分出现时正好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候以往教师为了强化教学重点经常用重复的方式或提高音量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学生则是在单调的重复中机械地接受了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科学的方式:利用电影、录像等手段提供教学重点的画面或资料来处理。

      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具深刻性例如在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中,地球的公转和四季的形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仅仅用传统的地图静态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信息逐个传授给学生,老师即使磨破嘴皮,讲解得再详细再卖力,学生凭空想象也难以真正理解,接受和掌握而教师将这部分内容通过多媒体组合课件加以演示,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认识地球如何绕太阳转动,运动时的方向,以及四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分别落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知空间从而能更好的把握重点和难点生动的画面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容易记忆,这样学生学得很轻松,收效也很明显1.1.3 创设情景,感染学生地理这门学科不像数、理、化,许多地方是要靠凭空想象来了解书中所描绘的情景的,这需要学生有相应的知识经验而有些课文中涉及的风俗文化、其他国家和地区,初中的学生是没有经历过的,甚至连间接经验都没有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配上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 都能创设一种情景、氛围,让学生先有感性的了解或是把他们引入到所创设的意境中来,这样可以弥补学生知识或生活阅历方面的不足如在上七年级地理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课时,就用多媒体教学,我讲述非洲极具特色地形区: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好望角、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时,我把这些地形区制成幻灯片连续播放讲解。

      那些美丽的风光、童话般的仙境更是许多学生难以想象的,在教学中如果只出现插图,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难以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会十分有限于是,我上网收集了大量有关非洲的图片资料,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利用多媒体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进行综合处理和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了非洲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他们看到了清晨的好望角飘着薄雾;中午的撒哈拉沙漠美丽清晰;雨中的乞力马扎罗山一片朦胧;把学生带到了令人向往的非洲大陆,领略无限风光的撒哈拉大沙漠,刺激他们的视、听觉神经,令他们目不暇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一开始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发出了众多的感叹:“哇,多漂亮,金字塔真美呀!”“这么美丽的自然风光!要是我们能去就好了!”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要了解非洲、学习知识、探究非洲的欲望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绝不能达到的因此,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更加兴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必然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爱学,乐在其中。

      《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主编注释: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图样﹑图解 ﹑符号等) 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1.2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促进作用1.2.1 有利于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师在备课时教师先要把教材理解透彻,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去搜集相关资料看了这些资料后,教师对课本中提到的知识点会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还可以了解与之相关的其它知识,甚至还可借助资料解决一些教师本来感到疑惑的知识要点如在上《多民族的大家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了解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深入理解还要体现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这样教师对于文章的把握就非常到位了这样的搜集工作有时甚至会促使教师对某一话题感兴趣,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撰写一些心得体会1.2.2 促使教师掌握一门教学技术,改变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较之于数、理、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不是很频繁,但不等于说地理教师不必要掌握这门技术,我们必须学会文字编辑、制作幻灯、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的操作、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等基本的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确实能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尝试合作式、探究式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法、观念也因此而发生新的变化。

      综观上面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和对教师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多媒体教学确实能给初中地理教学注入活力,但也有不足之处2.使用多媒体教学带来一些现实问题2.1 教师为用多媒体而用,流于形式有些学校规定了公开课必须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教师抱着一种“不怕多用,只怕不用” 的心理,强拉硬扯曾见过老师为了使用现代化的武器,打开计算机、投影仪后只展示几张图片,因屏幕尺寸有限,不停地把投影仪调来调去这样使用现代化的设备让学生看着也累,这还不如用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小黑板来代替,反而来得简洁清楚还见过老师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时,一方面发给同学讨论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将问题展示在屏幕上,目的是在公开课中不让现代化的设备闲着,这种为用而用的功利主义只会扰乱学生的视听,根本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2.2 以辅代主,不利于激发想象多媒体手段在各门学科中灵活运用已蔚然成风,初中的有些地理老师也仿效其它学科的老师,一味依赖这种手段,有时一节课基本上是在那里摆弄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固然好,但是不能忘记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是为了辅助课本补充知识时,要结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把握该补充的知识与课本知识关联度大小否则一节课洋洋洒洒讲了一大堆课外的知识,但是学生不能吸收,或者这些知识与课本脱离太多,也起不到正面的作用。

      我们不否认计算机能够给学生带来巨大的信息量,但作为初中的学生对于计算机提供的信息不懂得主次轻重,哪些该仔细地读,哪些该简单地读,面对巨大的信息量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全部看了一遍在这里教师着实夸大了网络的作用,没有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没有引导学生走入创设的意境中电脑虽然有较强的智能性,但机械的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不能代替师生间的交流再者地理教学是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教师的一个手势,一次微笑,一句赞语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可体验的体态语言,都能够激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地理对于学生来讲还是应该多读,多背有关资料只需要能起到辅助学生理解、品味的作用就够了这样大量的信息造成了学生的惰性,抑制了学生思维,也违背教学规律在此是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2.3 素材缺乏,不利制作许多老师反应一个问题,要制作一个课件,最头痛的是寻找素材,在初中的图书馆里有关教学的杂志屈指可数,图书也是很陈旧的几本在这种情况下要找材料,一方面要跑其它的图书馆,另一方面要兴师动众问同事朋友借,发动学生查在分析《美国》这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展示美国的风土人情,想方设法要找到相关资料结果图书馆没有,同事那里也没有,像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有时即使你准备好了资料,要根据学生、教学内容筛选,制作合理、科学的幻灯片或课件时也会碰上技术问题。

      像文字大小及其颜色是否适合展示、声音的插入是否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等等,使用之前是要进行一番调试的总之要协调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或是制作好课件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的2.4 多媒体教学取代了板书多媒体不可以代替板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板书一方面可以将重中之重整齐的列在黑板上有些学生看到多媒体上内容众多,勤奋的学生一股脑全部记下来,有的学生呢,则一概不管所以板书其实就是在提醒学生,这是重点,这是框架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会是不是的有一些小火花冒出来,所以就可以通过板书将这些灵感告诉学生因而板书是不可或缺的第三,总之,多媒体教学集声、像、图、文为一体,其形象性与直观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优化多种媒体组合,确定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时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40 分钟的效率;另外,它在我们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时,要根据地理学科和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当、适量的原则,要避免因大量的信息掩盖了教师分析学生思考的过程,要注意师生间的交流,要确保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让多种媒体组合与地理课进行有效的整合再者在目前现成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多媒体是一种新的手段,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感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