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10页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A.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宁明的明江河水温度为50℃ D.发高烧时人体的温度可达40℃2.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3.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吸热后就会立即沸腾B.液体温度达到了沸点一定会沸腾C.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才会沸腾D.水沸腾时温度一定是100℃4.如图所示,图中描绘的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其中属于凝固的是( )A.厚厚的冰层B.荷叶上晶莹的露珠C.山林间的薄雾D.枝头上的奇景雾凇5.下列各种物质中,全是晶体的是( )A.冰、水、松香 B.铜、固态水银、海波C.玻璃、沥青、石蜡 D.铝、固态酒精、石墨6.雨过天晴,蓉峰塔公园的树叶上落着许多水珠,如右图所示,透过水珠看叶片,叶片上的纹理变粗了,此时水珠相当于(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玻璃板7.下列现象属于物质凝华形成的是( )A.樟脑片放一段时间后变小 B.秋天晚上草尖上形成的露珠C.原野上的大雾 D.冬天干燥的地上形成霜8.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9.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固态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 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10.小宇和家人去宁明花山摄影留念为了让照片能够出现花山壁画,于是后退了几步才拍摄,通过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11.2024年3月4广西气象台发布了回南天预警,“回南天”一般出现在突然的回温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冷的水蒸气遇到热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液化现象B.冷的水蒸气遇到热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汽化现象C.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液化现象D.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汽化现象12.神舟十八号历经192 天后,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位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于2024年11月4号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返回时舱外温度达2000℃以上,科学工作者在舱体外围涂上固状涂层的防热材料,固状涂层在高温下变成气态,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保证舱内温度在25℃左右,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状涂层发生了熔化现象 B.固状涂层发生了汽化现象C.固状涂层发生了凝华现象 D.固状涂层发生了升华现象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像可知( )A.该凸透镜的焦距B.当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在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14.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列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 100℃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熔化过程经历了10 min15.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B.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C.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 15.0cmD.继续给水凸透镜加水,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6.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 ℃17.晾晒衣服时,我们用衣架把衣服撑开,是为了增大液体的 ;放在太阳下,是为了提高周围环境的 :再放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 使衣服尽快晾干18.广西宁明花山实景演出时,为了营造仙境,让观众身临其境,特意使用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如图所示,由于干冰发生 (填写“凝华”或“升华”)变成气态,向空气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填写“汽化”或“液化”)而变成了液态的白雾19.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 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 ,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0.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图中表示近视眼的是 图(选填“甲”或“乙”),近视眼应佩戴 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21.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22.2024年9月8日,在超强台风“摩羯”的影响下,宁明部分地区发生了几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当台风逐渐接近陆地时,它的云系会覆盖大片地区,并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
当这些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或山地时会 (物态变化)形成大量的降水,超出河流和排水系统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洪水抢险救生员转移受灾群众后,身上的汗水蒸发时会 (填“吸热”或“放热”),所以会感觉到冷23.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它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不同汤料和食物,使得众口可调、老少皆宜汤汁沸腾后,改用更大火加热,汤汁温度 家里一般会使用高压锅炖骨头,使用时,高压锅里的气压比一般锅气压更 (填“高”或“低”),水的沸点更 (填“高”或“低”),所以食物更容易熟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4.请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9分)25.小刘组装图甲仪器、小才组装了图乙仪器来探究水的沸腾特点1)小刘组装图甲器材时,应先固定图中的 (选填“A”或“B”);(2)小才认为图甲有错误,请指出图甲错误操作 ;(3)按照图乙所示,硬纸板的作用是 ,在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当根据 (选填“酒精灯内焰”或“酒精灯外焰”)确定铁圈的位置,根据图像丙可知水的沸点为 ℃;沸腾前,水中气泡的特点:少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沸腾时,水中气泡的特点: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
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填“可行”或“不可行”)26.在探究“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应采用图 (填“甲”或“乙”),同时应该在试管内装入适量 (填“较大”或“较小”)冰块;(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3)图丙是小红在某个时刻所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所测的温度是 ℃;(4)由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订所示图像,可知,BC段该物质是 态,由图丁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试管内所有冰融化后,继续加热,当烧杯内的水沸腾时,试管内的水 (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27.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为了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应将如图乙所示的 适当向下调节。
2)小华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甲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3)将蜡烛、凸透镜保持在如图乙位置不动,要想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在 (选填“50~60 cm”“60~70 cm”或“70~80 cm”)刻度之间移动光屏4)在(3)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5)用手指挡住凸透镜上半部,光屏上成像情况是________A.成像不完整,像的上半部分缺失B.成像完整,像的亮度不变C.成像不完整,像的下半部分缺失D.成像完整、像的亮度变暗(6)此时小华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合适的位置,则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7)把一支如图甲所示的蜡烛点燃,放在35cm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A. B. C. D.28.如右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实验,加热烧瓶里的水,一段时间后金属盘下部出现了“雨”。
1)实验中烧瓶里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2)实验中发现金属盘底部出现小水滴同时温度升高了, (填“能”或“不能”)说明液化需要放热3)为了使实验中的“雨”下得大些,可以在上方的金属盘里放置 (填“热水”或“冰块”)4)某同学还观察到烧杯里的水沸腾时,瓶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请你判断“白气”较多的位置是图中的 (填“①”或“②”)答案 1.【答案】D2.【答案】D3.【答案】C4.【答案】A5.【答案】B6.【答案】B7.【答案】D8.【答案】A9.【答案】D10.【答案】A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C,D14.【答案】A,D15.【答案】B,D16.【答案】热胀冷缩;4517.【答案】表面积;温度;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18.【答案】升华;液化19.【答案】凝华;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