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30年代小说流派.ppt
93页第三节 小说流派Xiaoshuo liupai前言n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 丰收时代,而小说,正如巴金所说 又是“各个部门中成绩最大的这的 确是一个收获小说的时代n 仅从作家队伍看,可以称为小说 大师的就有茅盾、巴金、老舍、叶 圣陶、沈从文等而同样引人注目 的是,在这丰收的小说原野上,活 跃着一大批文学新人,他们人数之 多,阵营之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绝无仅有n随便就可列出一串名字:艾芜、 沙汀、柔石、张天翼、何家槐、 陈荒煤、李守章、芦焚、吴组缃 、蒋光慈、丁玲、叶紫、萧军、 萧红、端木蕻良、洪灵菲、胡也 频、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 靳以、萧乾、林徽因、草明、王 西彦……n 一、左翼小说新人“左翼小说新人”是指20世 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登上文 坛的一批具有左翼倾向的青年 作家蒋光慈、丁玲、柔石、叶紫、沙汀、艾芜、张天翼、萧军、萧红等 ,就是这批小说新人的代表我们这里有选择地讲授几个小说新人的小说创 作,由此来反映整个左翼小说新人创作的基本面貌1、叶紫及其小说创作n 叶紫,是一位 带着亲人的鲜血和 1926—1927年的“ 大革命”的硝烟走 进30年代文坛的 优秀作家。
n 叶紫30年代的 代表作主要有短篇 小说《丰收》、《 火》、《电网外》 和中篇小说《星》 叶紫小说的一般特点:n (1)鲜明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意 识n 首先表现在题材上叶紫这些小 说的题材,主要有两大类:n 一是已经成为历史了的1926— 1927年的大革命;n 一是30年代正兴起的土地革命 n中篇小说《星》是写大革命与土地革命的作 品;《丰收》、《火》则主要表现土地革命 叶紫特别注重于将这两次革命的描写在作 品中有机地融合,既注重对历史的回顾与思 考,又注重现实生活的演变趋势,特别是工 农斗争的新动向在历史的回顾中,往往渗 透着现实革命的精神,而现实革命的发展, 又无一不与历史联系着并且,对历史的艺 术的描写又吸收了现实的崭新思想,而对现 实发展的艺术展示,又吸收了历史的各种积 极成果,从而使其小说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历 史感有时代感 n如《火》中写农民斗争时写道:农民 们脑海里时时浮现出过去“农会”的情景这实际上是巧妙地交代了农民在 土地革命时期思想觉悟的历史依据, 从而使对现实的描写既有了时代感, 又有了历史感也有效地减轻了艺术 描写的“负荷”,俭省了很多笔墨,使作品不需要再对历史进行回溯似的描 写。
n 《星》中也是如此梅春姐最后的出走,她与无赖丈夫的决裂,其行动的动力也来自她昔日参加大革命的思想基础2)崭新和深刻的人物形象n 叶紫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时代的战士,如《火》中的人物立秋;《向导》中的刘翁妈;《星》中梅春姐等 n 这些形象是革命时代的脊梁,生活的强者在他们身上,凝聚了历史与时 代赋予的各种优秀品质,他们虽然也有 弱点,但,绝对没有历史留下的精神创 伤和精神负担他们的性格是刚毅、坚 强的,思想是成熟而崇高的,他们的行 动与言语都充分地表明,他们作为时代 的弄潮儿,已经具备了完成时代赋予他 们的伟大使命各种主观条件:n他们既有面对敌人屠刀的勇气,更 有坚定的信仰和完美的情操,如刘 翁妈他们虽然也常常陷入困境, 但却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梅 春姐他们都是我们民族在那个苦 难、黑暗的年代里最需要的英雄, 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出现的真 正意义上的“时代主角” 另一类形象是时代的普通人物 n 这类人物形象的思想起点往往较 低,当他们刚刚出现在作品中时, 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带着明显的缺陷 ,如云普叔,在刚出现时,他身上 就明显带着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所形成的精神创伤:对什么都不相 信,不赞成儿子造反,只信安份劳 动能改变自己的处境。
n但是,作者没有停留在揭示他们“精 神创伤”上,而是用生动的笔调描写 了在事实教育下,他们思想与性格 的一步步的变化,一步步地与“时代 主角”在思想上接近,一步步走向革 命如云普叔最后终于与儿子立秋 一起站在了对地主阶级公开斗争的 前列王伯伯也终于从上吊的凳子 上下来,背起包袱,向“太阳升起”的 地方走去n 叶紫通过这一类人物精神世界的转变,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农民在新的时代能够觉悟,并最终能成为革命主力的本质特征3)独特的艺术发现n 鲁迅在为叶紫的小说《丰收》做的《序》中说:“这里的六个短篇,都是太平世界的奇文,而现在都是 极平常的事情这正指出了叶紫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故事这种发现主要有两个方面:n 第一、“太平世界”的奇事 如《丰收》,写了“丰收成灾”的 怪异现象n 第二、中国农民与中国革命 的关系如《火》、《星》,表 明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革命 能为农民理解,农民也能在革命 中真正觉悟,而农民一旦觉醒参 加革命,中国人民推翻旧世界的 革命,就有希望成功4)生动的艺术nA、充满激情的叙事与描写讲 故事、写景、写人,都包含激情 ,从而给人一种阅读的感动。
如 《星》nB、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n缺憾:有些人物的塑造较粗糙2、丁玲的小说创作n 丁玲,是 20世纪30年代 最有思想与才 华的青年女作 家她的小说 创作在小说新 人的创作中也 是思想之力最 强劲的她这一时期的创作可分为两类 : n一类是承续着五四个性解放的传统而创作的小说,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n一类是秉承30年代“革命文学”的旨趣而创作的小说,如《水》、《韦护》等n 前一类小说以深沉的忧伤, 鲜明的女性意识,对“男人所代 表的那种资本主义社会的谴责” ,对传统性道德的尖锐批判,对 五四以来“爱”的主题的超越和强 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人;n 后一类小说则以崭新而具有 深度的思想意识打动人、引人深 思1)《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艺 术成就n A、“日记”形式的魅力n 日记——人类最真率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尽情地 让作者在其中宣泄自己的情感,表露易为人知的“显意识”和不易为人知的“潜意识”因此,从艺术角 度看,日记形式的艺术效果有两个 特点:一是作品艺术的真实感强烈 ,因为日记可以真实地刻画出主人 公的内心世界,而且比较全面;二 是读者审美感受的亲切。
n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采用日记形式表现主人公对性与爱的所思、所感的心路历程,就比较充分地显示了日记形式的魅力,既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也使人从这种逼真的展示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也就使小说收到了很好的审美效果B、封闭的结构与封闭的人物的 统一n 结构,无非是情节的外在形式, 而情节的本质又不过是人物性格发 展的历史莎菲这个人物与世隔绝 ,她主要活动在自己的小房间,处 于闭锁的环境中,她性格的发展也 主要就在这种“闭锁”的环境中完成 n 莎菲通过奋斗、挣扎,虽然 战胜了封建思想和人世的庸俗性 ,对人世的各种传统道德给予了 反叛,并取得了胜利,但是,她 终于没有走出她那“闭锁”的个人小天地,没有能战胜那种闭锁的 环境,因此,她最后只能以悲剧 告终n 人物自身的这种“封闭”性特征,与小说所采用的仅仅内敛于 人物自身、以封闭的“心理活动” 为线索的“封闭结构”正好吻合作者丁玲之所以不采用从外到内 ,或从内到外的展开式结构,正 是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人物这种特 性的结果C、精细而大胆的描写手法n 精细表现在:仔细刻画人物心理 的每一次波动;大胆表现在:不加 掩饰地写出人物“自己的情欲,写出 自己怎样玩弄恋爱,怎样卖弄风情”张天翼语 所以,有的学者说(有的教材上也是这么说),丁玲的这篇小说的发表,像 在文坛扔了一颗“炸弹”。
这种“炸弹” 的社会效果,就是作品描写的“大胆” 的一种艺术报偿2)《韦护》尖锐而深刻的 思想n 《韦护》尖锐而深刻的思想, 主要不在如一些现代文学教材所 说的,表现了“强烈的革命的时 代气息”等,而主要在于,这篇 小说以超常的冷静,尖锐而深刻 地提出了“革命与个性”的问题n《韦护》中写了革命,塑造了革命 者,但“革命者”应是什么样的人? 当时一般作品的回答是:革命者就 是一切为革命的人,他应该牺牲自 己的一切,包括爱情和个人性的爱 好,这就是革命者的本质而丁玲 在这篇小说中则提出了革命者的个 性问题如韦护,他一方面全身心 地投入革命,一方面又小心地“维护 ”着作为一名知识者的个人爱好,如 空闲时,倚着软枕看自己喜欢的欧 洲小说等n这里,丁玲可谓是将一个最尖锐 的问题提出来了,且答案是肯定 的——他对韦护这一形象的肯定 就说明了这一点丁玲所提出和 作出了回答的问题,可谓是“空 谷足音”,意义极大未来中国 社会的发展与文学的发展,恰恰 说明了丁玲的正确与了不起3、艾芜的小说创作n艾芜, 原名: 汤道耕 四川 新都县 人这一时期艾芜的代表作是 他的短篇小说集《南行记》 这部小说集主要描写的是中国 西南边陲及周遍一些国家的生 活、民情风俗。
最能代表这部 小说集在取材、人物塑造和风 格方面特点是小说,是《山峡 中》《山峡中》分析n (1)独特的取材n 《山峡中》描写了不为人们所熟 悉的“山贼”的生活展示的是20世纪 20年代就中国社会一隅的一幅畸形 的社会图画这类题材,在当时是 别出一格的,没有第二个人涉笔过 这一领域取材的独特性,也是这 篇小说的独特价值之所在2)特殊的人物形象n 小说中写了一群人物,这些人物有:魏老头、小黑牛、夜白飞、冬鬼哥、小骡子、野猫子等这群人是什么人呢?n 从行为和谋生手段看,是“山贼”,偷、骗是他们谋取生活资料的主要途径从思想和性格特征看,又较为复杂复杂性表现在四个方面:n①他们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充满 了仇恨,不相信书本上所写的 一切魏老头子说:书上的东 西“没有用”,“吃我们这行饭的, 不怕挨打就是本钱”,“我们的学问 ,没有写在纸上,……一句话,就 是不怕和扯谎”n②他们也不像一般农民那样信奉菩萨,听任命运的摆布n③他们也反抗社会,却是用的消极的破坏方式,偷、骗的对象不 仅仅是与他们为敌的、将他们逼 上绝路的剥削阶级,也包括一般 的平民,小商、小贩。
n④他们对人既残忍,也善 良;(如,小黑牛在骗别人财物的过程中被人发现打成了重 伤,在一个黑夜,他们硬着心肠将小黑牛丢进了奔腾的江水中既剽悍,又悲伤如这些人中唯一的 年轻女子野猫子她既有“山贼”的野性,做事泼辣,身手敏捷,在 “我”想离开他们这群人时,她拿出一把刀“作出一个侧面骑马的姿 势,很结实地一挥,查的一刀,便没入树身三四寸的光景,又毫 不费力地拔了出来…笑嘻嘻地嘲弄我:‘你怎么走得脱呢?”另一方 面,她又喜欢唱:江水呵,慢慢流,流呀流,流到东边大海头, 那儿呀,没有忧!那儿呀,没有愁!结论:这是一群性格被客观的社会 环境扭曲了的人n 从他们的遭遇看,他们没有一 个人不令人同情,因为他们沦落到 这地步,多半都带着悲惨的经历小 黑牛,本是一个“老实而苦恼的农民”,淳朴而勤劳,可他的妻子却 被地主张太爷强占了去,他逃离了张太爷的欺压,流落到这山峡 中做了“山贼”,最后悲惨地死去其他人悲惨的遭遇小说虽然没有写明,但从他们的作为中也能咀嚼出来他们走上这 条“刀尖上”过日子的路,主要是社 会黑暗势力迫害的结果3)艺术风格n 具有神奇意味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这种浪漫主义的色彩。
主要表现 在:n 首先,奇特的西南边疆的风光与 人物活动的险恶的自然景象的描写 n 其次,具有奇特性格的人物形象 的塑造如野猫子,外在行为的“野 性”与内在心理的复杂n 再次,充满冒险的人物活动的描 写4、柔石的小说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