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西班牙首都马德里.doc
5页印象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国际教育论文印象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文/沈黎明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是西班牙最大的城市, 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地处伊比利亚半岛中部, 气候温和, 景色秀美, 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每年来自五大洲的游客络绎不绝, 高达上百万人不久前应结识的一位曾来中国工作的西班牙朋友之邀, 我走进了这座古老的都市 王室宫殿— — 恢弘精美的“ 石书” 来到这个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 我首先想到的是王宫, 于是到提前预定好的酒店稍事休息, 便在朋友陪同下前往王宫参观西班牙王宫是马德里最宏伟精美的建筑, 与法国凡尔赛宫和奥地利维也纳王宫齐名, 是欧洲第三大王宫, 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王室宫殿之一, 其最有历史价值的地方在于, 现在法国、奥地利政体已经改变, 凡尔赛宫、维也纳王宫已成为地地道道的博物馆, 而西班牙王室仍在, 王宫在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同时, 还是王室举行各种庆典以及从事接待外国国家元首等重大外交活动的场所 西班牙王宫位于马德里曼萨莱斯河左岸的山岗上, 整个建筑用灰白色花岗岩筑城, 结构融合了西班牙传统建筑风格和巴洛克建筑风格。
王宫正门的一二层各伫立着4根圆形立柱, 它们虽粗细不一, 但根根圆润挺拔, 给人一种雄浑的力量感, 王宫外墙面和门楣、窗楣上镶嵌着形状各异的浮雕, 有花纹图案, 也有人物造型, 每一个都雕刻的雕功细腻, 立体感十足, 整幢建筑看起来既庄严肃穆又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很多到此参观的人, 仔细观赏、品味后, 都情不自禁竖立大拇指, 为数百年前建筑师的精湛技艺点赞 驻足古老的建筑前, 我突然想起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的一段话: 人们习惯于把建筑称作世界的编年史; 当歌曲和传说都已沉寂, 已无任何东西能使人们回想一去不返的古代时, 只有建筑还在说话, 在“ 石书” 的篇页上记载着人类历史的时代西班牙王宫很好地诠释鲍列夫的观点, 面对它, 人们除了获得美学意义上的满足, 还能穿透时间的迷雾看到历史的印痕 走进王宫, 映入眼帘的奢华程度大大超乎想象, 用富丽堂皇这四个字形容似乎都显得乏力宫内“ 列柱大厅” 、“ 御座大厅” 、“ 陶瓷厅” 、“ 镜厅” 等诸多大小厅堂, 虽然风格各异, 但个个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大到墙面、地毯, 小到壁灯、摆件, 一切装点都精美至极, 每个细节都透着王室宫廷独有的高贵气质。
王宫走廊伫立着很多雕塑, 其中一尊是伊萨贝拉女王, 朋友告诉我: “ 西班牙人对这位女王十分崇拜, 因为是她率众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后一个小国格拉那达, 统一了西班牙, 从此开启了西班牙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随后她又极富远见的鼎力支持哥伦布远涉重洋探险, 最终发现拉丁美洲新大陆 雕塑中的女王, 头戴王冠, 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前方, 右手拿着一个漂亮的首饰盒, 这一造型反映的是她当年不惜变卖自己心爱的首饰资助哥伦布探险的经历, 正是她这一举动, 成就了哥伦布的伟大壮举由此看来, 伊萨贝拉女王是一位值得人们尊敬的政治家 为了便于人们了解西班牙历史和王室生活, 王宫中除了有历代名人的雕塑、画像外, 还展示有古代各种冷兵器、甲胄以及王室珍藏的金银制品、珠宝玉器、生活用具等, 这些展品, 一方面向世人讲述着过往铁马金戈的岁月, 一方面展现着昔日西班牙的工艺制作水平 塞万提斯纪念碑— — 深深缅怀文学巨匠之地 欧洲国家素以广场众多著称, 西班牙也不例外, 大大小小的广场很多离开王宫, 我来到了西班牙广场, 这个广场虽以国家名字命名, 但面积不大, 倒像一个漂亮的花园。
广场由许多大树合围而成, 这些树木枝繁叶茂, 硕大的树冠就像一个个张开的遮阳伞, 烈日当空时, 将炙热的阳光阻挡在外, 为人们提供着大片阴凉广场中间是个长方形大水池, 池水清澈静怡, 宛如一面铺陈在大地上的镜子, 将周围景物“ 拷贝” 其中, 若隐若现的倒影颇具诗情画意 水池尽头是一座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塞万提斯纪念碑塞万提斯生于1 5 4 7年卒于1 6 1 6年, 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说《唐吉诃德》, 此书面世几百年来, 几乎被翻译成世界上所有文字广为流传, 书中主人公唐吉诃德与仆人桑丘的形象给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塞万提斯纪念碑正面, 是手拿《唐吉诃德》手稿的塞万提斯全身大理石坐像, 他表情文静而儒雅, 眼睛向下俯视, 他的坐像下方, 是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持长矛的唐吉诃德和紧随其后骑着驴的忠诚仆人桑丘的青铜雕像, 俩人形态栩栩如生, 犹如书中描述的再现纪念碑两侧则是反映小说《唐吉诃德》中一些经典场景的雕塑, 每一组画面都特别生动, 凡读过《唐吉诃德》的人一看, 脑海中便能浮现出书中的故事几年前在诺贝尔评选机构组织的一次评选中, 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 一举超越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世界文学巨匠的作品夺得了“ 世界最佳小说” 的称号, 因此塞万提斯在西班牙人心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 被誉为西班牙最伟大的作家。
广场边的大树下, 安放着一排排木制长椅, 专供到这里参观的市民和游人小憩, 我在广场游览时, 看到一些金发碧眼、手拿相机的中年人正坐在长椅上面对塞万提斯纪念碑指指点点议论着什么, 尽管听不到他们说什么, 但我想他们一定是在谈论塞万提斯, 议论他不朽的巨著《唐吉诃德》… … 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 一种情怀、一种文化 在马德里逗留期间,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 还有当地人的生活状态, 这种状态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 那最贴切的就是— — 悠闲 西班牙人的生活习惯很特殊, 普遍喜欢晚上晚睡, 早晨晚起, 周末和空闲时最大的爱好是下午找一家咖啡店, 或一个人点上一杯咖啡, 静静地放飞思绪, 或约上几位好友, 在咖啡那淡淡的清香中谈天说地、倾诉心声在马德里, 各种规模的咖啡店随处可见, 每家生意看起来都不错, 而且很多咖啡店设有露天坐席, 专为那些喜欢宽松氛围的人服务, 客人落座后只招呼一声, 服务员就会拿着咖啡和鲜牛奶壶来到你桌前, 先娴熟往咖啡杯里倒上咖啡, 接着客气地询问你加多少鲜牛奶, 得到答复后按你的要求倒入鲜奶。
朋友说, “ 马德里许多人特别喜欢这种露天咖啡座, 常常沐浴着轻柔的微风一坐一下午, 任凭时光流逝, 这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 除了慢饮细品咖啡的状态, 当地人吃饭耗时的长度也令我佩服不已, 他们吃的好像不是饭, 而是一种情怀、一种文化一天傍晚, 朋友建议我: “ 今天带你去吃西班牙风味小吃吧! ” “ 好啊! ” 很快我们来到一家小吃店, 找好座位坐下时, 我看到旁边桌坐着两位中年男士, 每人面前的扎啤杯里只剩下一半啤酒, 两人神态轻松地聊着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 当我们酒足饭饱要结账离开时, 我发现, 他们杯中的啤酒还有三分之一没喝看到我诧异的眼神, 出了小吃店朋友笑着跟我说: “ 你是不是觉得非常奇怪, 其实这在西班牙很正常, 别说一扎啤酒喝上一个多小时, 就是喝上小半天的都大有人在” 回想着刚刚的情景, 回味着朋友的说法, 我很快由诧异转为感叹, 对西班牙人这种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生活的状态心生羡慕之情 马德里的夜生活也十分丰富, 每当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闪烁着五颜六色霓虹灯的酒吧便会热闹起来, 人们陆陆续续独自或结伴而来, 品酒娱乐, 伴随着小乐队的演奏翩翩起舞, 在酒香曼舞中尽情放松着自己的身心, 欢声笑语里不时刮起热情奔放的西班牙风… … 旅游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离开马德里时, 恢弘精美的王室宫殿, 缅怀大文学家塞万提斯的纪念碑, 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点点滴滴都印在我的脑海中, 成了永远的回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