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doc
8页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 型的判断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一、选择题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融化.冰川消失现象非常严重,在过去的80 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 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山■顶可能将在 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 别读下图,回答1〜2题1 •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反映了全球环境的某种变化与这种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有()A・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B.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C・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将减弱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度升高2 •乞力马扎罗山()A・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山地冰川融雪补给B.该山地是在地垒构造的基础上形成的C・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是位于背风坡D・冰川范围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解析 第1题,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冠”渐趋缩小,是全球气候变暖的 结果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增加,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 度升高第2题,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会导致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乞力马扎罗山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雨水补给;乞力马扎罗山主要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乞力马扎罗山南坡■线位■低住要原因是迎风坡,降水多.答案读下图,回答3〜4题。
3 •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图中的哪些过程有关 ()A. ab B・ ac C. bd D・ be4 •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 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③城市 形成光化学烟雾 ④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①③解析 第3题“温室效应”是大气逆辐射加剧的结果”二氧化碳和水汽可以大量吸收地球辐射的热■增温,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传递给地球;图中e表示大气向宇宙辐射、a表示地面辐射第4题,光化学烟雾主要是交通工具向大气排放的废弃物在强烈光照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短期内,“温室效应”加剧将导致大量冰川融化,以冰■补给为主的河流 径流■增加答案下图是1992年和2019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5〜6题5. 1992年至2019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6•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解析 本题组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和影响。
第5题,1992 年至 2019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是由冰川融化造成的”冰川■化的原因是全球 气候变暖第6题,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冰川融水增多,对全球水■没有影响,只是水在形态上发生了变 化;海洋面积增加,沿海低地被淹,海岸线长度减少;冰川融化是全球变 暖的结果,不会造成全球温度下降答案读亚洲部分地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下图),完成第7题7•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上图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解析 该城市位于印度半岛南部的西海岸,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终 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D图符合该特点答案D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完成第8题经纬度位置1月平均气温(°C)7月平均气温(C)年降水量(mm)多年平均暴 雨日数(天)33°N, 98°E-&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 D・植被解析 根据表格中的经纬度信息,并调动区域地图知识,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应是地形答案C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 答9〜11题B・三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9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A・两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10 •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 •下列地点与图中数码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A・惠灵顿一②B・巴黎一③C・威尼斯一④D.开普敦一⑤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①地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②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它们都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地和④地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 会形成地中海气候,⑤地全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这五地最可能分属三种气候类型。
第10题,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第11题,惠灵顿、巴黎属 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⑤;开普敦属于地中海气候,对应③或④;威尼斯属于纬度较高的地中海气候,受西风控制的时间较长,对应④答案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 •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13.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解析 第12题■欄据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判断”赞比西河流域主要为热带草年高温,在干季时,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叶质坚硬、答案右图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 图”下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 月平均降水量表”据此回答14〜15题月份甲地平均降水量(mm)乙地平均降水量(mm)1月7月14•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A・地中海 B・印度洋北部C・大西洋赤道附近 D.西北大西洋15 •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洋流影响④地表状况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 •①④解析 从题目可知甲地7月降水多,说明此时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1月降水多,说明此时乙地位于迎风坡,7月、1月风向不同且大致相反,故应为季风气候区,同时由图推知该岛屿平均海拔较高,结合选项可知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印度洋北部。
甲、乙两地降水■差异与大气环流(季风)和地形(地表状况)有关答案二、综合题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岀: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本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6・4 °C材料二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1) 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表格中A・极冰融化 B.毁林C・沿海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2) 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釆取哪些措施?(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 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解析第⑴题,注意前后因果关系自左向右B、D、A、C第⑵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如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CO2排放■大第(3)题,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修建防波大堤等工程■另外还要疏浚河流以防内涝第(4)题■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
答案(1)(自左向右)BDAC⑵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 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⑶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波大堤;整理疏浚 河流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4)①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结构,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③积极发 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17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区域陆地和海洋的名称分别是 (大洲)、 (大洋)⑵判断B地所属气候类型名称: 3) 判断图中A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描述其特征并分析成因4) 判断图中C地所属气候类型,描述该气候类型的全球分布特点;结合C 地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分析其成因解析 本题比较容易,考查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结合所学 知识解答答案(1)北美洲太平洋(2) 热带沙漠气候(3) A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成因:该地处于30°N〜40°N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 控制4) C地所属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球分布特点: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该地气候分布特点:分布于40°N〜60°N大陆西岸,沿西海岸狭长地带南 北延伸成因:除常年受西风带影响之外,西海岸的地形因素(山脉阻挡)也是其分 布的主要成因。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