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文学史范例.docx
15页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宋代诗歌 一、宋代初年诗歌方面的三种风格,即”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1、白体:北宋初模仿学习白居易通俗平易风格形成的,代表人物有徐铉、王禹偁,主要写闲适生活 2、晚唐体:北宋初,继承贾岛姚合的风格形成的,代表人物林逋,注重用苦吟的方法描绘清新的自然现象 3、西昆体:北宋初出现的学习李商隐诗歌风格而形成的,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得名于《西昆酬唱集》 二、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1、欧阳修的文学主张:①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②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③主张文章简而有法,反对晦涩险怪的文风④提出“诗穷而后工”说重点) 2、欧阳修的诗歌创作:①针对社会问题有感而发②写景抒情类 三、王安石的诗歌创作 1、前期诗文大多直接反映社会问题 2、晚年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泊船瓜洲》 四、苏轼“乌台诗案”(最早的文字狱) 1、苏轼的诗歌内容:①讽喻世事的政治诗②写景抒情诗,多体现“理趣”,如《题西林壁》 2、苏轼诗歌的特点(重点) ①苏轼的诗题材广阔无所不包,各体兼备,既有讽喻世事的政治诗,如《吴中田妇叹》,又有写景抒情诗《题西林壁》,擅长七言五体,但也有许多律诗和绝句。
②感受新颖独特,比喻巧妙妥帖,联想出人意外(具有趣味,被后人称为“妙”),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把雨后的西湖比作西施的淡妆浓抹 ③语言色泽艳丽例《百步洪》,一口气用七种形象来比喻水势的汹涌湍急,显得富丽华美 ④以才学为识,主要表现在喜发议论和善于用典两个方面,古体诗常使用很多典故,议论很多,就是律诗和绝句中,也常见议论如《题西林壁》一诗,表现出人生的一种哲理 五、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1、江西诗派:以黄庭坚为首,是宋代声势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诗歌流派得名于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其特点是:实践上“以故为新”“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杜甫提出) 2、黄庭坚的诗歌创作:①诗歌理论:a提倡温柔敦厚的诗学观念b 提出“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理论c在语言上强调去陈反俗d 讲究诗的句法和结构 ②风格用四个字概括:生新瘦硬,生及生僻的典论,新是新词语,瘦硬是无华丽的语言无法吟唱 3、“一组三宗”:杜甫为祖,三宗指黄庭坚、陈顺道、陆与义 4、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六、南宋前期江西诗风的转变,最明显的两个人,吕本中、陈与义。
七、南宋爱国诗人,中兴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1、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 ①诗歌思想内容:a表现民族意识,抒发豪放悲壮之情B写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表现闲适的情调 ②艺术成就a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兼备b语言自然精炼,平易晓畅C 雄浑沉郁和清新自然兼备 ③陆游提出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切感受, 是诗歌创作的现实基础 2、杨万里和“诚斋体”《诚斋集》 诚斋体:指杨万里所创作的那种平 易自然、清新活泼的诗体其诗歌 特点是善于发现和把握自然、万物 与日常生活中常人难以发现的容易 忽视的富有情趣和美感的景象,注 意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主 观领悟与体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 不同的理趣判断) 3、范成大和田园诗 范成大的代表诗集:《四时田园杂 兴》60首把表现田园宁静的生活 和农民遭受的苦难这两条田园诗的 特点统一起来 八、南宋后期诗文 1、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①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 翁卷,多表现凄清落寞的心境和自 然淡泊的情怀,艺术上刻意求工, 苦心的推敲锤炼字句,意境清远幽 深。
②江湖诗派:南宋后期出现, 以刘克庄、戴复古为代表人物,得 名于陈起刊刻的诗集《江湖集》,内 容上多指斥时弊、讽刺朝政,学习 晚唐、风格清丽 第二章宋代文学 一、北宋散文 1、欧阳修的散文创作 贡献:①以散文为主,融合骈体文 ②开创了平易晓畅、委曲婉转的风 格《醉翁亭记》 2、苏轼的散文 A、内容:①议论文,善于翻出新奇 的议论②叙事记游文,手法自由 ③书札序跋与杂著 B、特点:以意为主,骈散交杂,长 短错落 第三章宋词 一、北宋词坛 1、柳永和宋词的新变 ⑴柳永词的内容:①沿袭传统题材, 写男女恋情歌儿舞女的情态《定风 波》②描写都市繁荣华丽的景象, 例如《望海潮》,不仅写出杭州风景 优美,也写出民众生活的富足③ 感慨人生失意,抒发行役之思如 《八声甘州》、《雨霖铃》 ⑵艺术成就:①他善于将抒情、叙 事、议论、写景、说理融于一体, 容纳复杂的内涵例如《雨霖铃》 上阙写景叙事,夏末秋初的季节, 雨后空气清新带有凉意,送别无语, 船夫催促,天空一片模糊,下阙抒 情叙事,离别后,再美的风景,又 能与谁一起分享?②善于化用以前 诗歌中的语汇和意象。
2、苏轼与诗风变革 贡献:①扩大诗的题材a、有传统 题材和山水题材B写自己的理想抱 负,慷慨豪迈,例如《江城子*密州 出猎》c面对自然,感怀今昔时这里 感受重点)例如《水调歌头》② 词的风格多样化a、婉约、委婉、 细密《江城子*记梦》b、豪放词《念 奴娇*赤壁怀古》③语言上“以诗为 词” 3、北宋后期词人 周邦彦:①他是北宋婉约派词的集 大成者,代表作品《兰陵王*柳》 ②以前的词论家评价他是“词家之 冠” ③艺术成就:a、重视词与音乐的配 合b、讲究“章法”即整篇的结构 c、重视语言的锤炼,自然而又精致 工巧 二、南宋词坛 2、李清照背诵《声声慢》《醉 花阴》 ⑴词的内容:①早期词作中淡淡的 惆怅和温馨、喜悦相交织②后期词 充满愁苦悲凉之情 ⑵词的特点:①善于用细小生的形 象来表达难以言传的感受,表现情 感的微妙变化②语言上精心锤炼 又浅易自然③语言上雅语与俗语 兼用。
⑶其词论思想:她主张词“别是一 家”,即词与诗相区别,艺术上有独 特性 3、辛弃疾与南宋爱国诗人 ⑴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①抒发报国 之志和壮志成空的悲哀,例如《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歌咏历 史上的英雄人物来抒发自己的豪情 壮志②在乡居生活中寻求排遣苦 闷例如《清平乐》 ⑵艺术成就:①境界扩大,感情豪爽 开朗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词中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 ②在词的意象上,多用奔腾耸峙、 不可一世的自然景象,或奇伟英豪 的历史英雄形象例如《水龙吟》 中对沧江的描写和《永遇乐》一词 中对孙权等人的描写都属此类③ 扩大了词的内容,拓宽了词的题材, 既有传统的婉约词,《摸鱼儿淳熙 己亥》,又有表达豪放情感的豪放词 《永》④在语言上以文为词,语言 更加自由解放,在词中大量使用散 文句式,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 奏例《水龙吟》一词中,有的句 子很长,但意义连贯,铿锵有力 辛派词人:陈亮、刘过 第四章宋元话本(小说、新兴市 民小说) 1、“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 史、合生 2、“话本小说”的体制结构:题目、 入话、正话、篇尾 3、“话本小说”的思想内容:爱情 类、公案类(社会问题小说)、豪侠 类、神怪类,其中爱情类和公案类 作品最多、成就最高。
4、其艺术成就:①情节曲折、故事 性强,注重趣味性和虚构,注重情 节的设计,注重叙事的诙谐例如 《一窟鬼》②“话本”所表现的思 想感情与市井民众在类似情况下所 可能产生或向往的言行和思想感 情例《简帖和尚》,市民注重日常 生活和谐再如《宣和遗事》③注 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善于通过戏剧 性的对话表现人物,描写的非常细 腻例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刘 贵拜寿时的对话,家境殷实的呃老 人资助落魄的女婿 5、文言小说 6、北宋中后期三类成就较高的小 说:①深受传统礼教的束缚,例如 《赵飞燕别传》,宣扬女子的美德是 不能嫉妒,否则受到神的惩罚② 受礼教的影响,但也有与话本相通 的因素例如《炀帝开河记》写他 多愁善感的一面③有鲜明的市井 民众的思想特色,例如《张浩—花 下与李氏结婚》(蕴含新的婚姻观 念,婚姻是否成立或合法取决于当 事人的意愿而不是父母之命考判 断) 7、南宋和元代的文言小说 ⑴南宋:代表是洪迈的《夷坚志》, 文言文小说集 A、其特点:①篇幅加长,情节更加 复杂。
②题材扩大,既有志怪的内 容,也有反映纯粹人间故事的篇章 ③描写更加详细,引入若干口语④ 注重趣味性 B、具有说教色彩的篇章:《吴小员 外》、《西湖女子》、《张客奇遇》 C、南宋传奇的新变化:把男女之情 置于封建礼法甚至个人生命之上的 倾向 2、元代文言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娇 红记》 ①歌颂了青年男女的坚贞爱情,并 写出了这种爱情被扼杀②在表现 人物的思想感情方面非常深切、细 腻 第五章辽金文学 金代的作品:《西厢记诸宫调》董 解元 A、诸宫调:是流行于宋金时期的讲唱文学,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成短套,再以不同宫调的短套联成长套,杂以叙述说唱故事 B、《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源于元稹的《莺莺传》,后人又称“董西厢” C、其成就:①铺叙了爱情和礼教的矛盾冲突,以男女私情作为礼教的对立面而加以铺叙的,“董西厢”是第一个②侧重人物思想的刻画。
